新学期,即将过完一个月
不长不短的时间里,
老师和孩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学校里老师的另一面是什么样?
孩子们在新学校的感受如何?
学子篇
博雅中国部(小学)
王紫嫣
“老师不是遥控器,我们不再是机械”
尽管在巴德美际才学习生活了两周时间,但三年级的王紫嫣说自己非常适应新学校的生活,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作为一名转学生,王紫嫣感觉变化最大的是课堂。“我看到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尊重,老师不会因为学习成绩而排斥学生,比如上课回答问题,老师会给每个同学机会,而不会只抽问成绩好的同学。”
甚至在上课内容方面,老师也会尊重学生的意见。“现在的老师不再像遥控器,学生也不再像机器,课堂也不是老师规定什么,学生就只完成什么。”王紫嫣还记得刚上完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就会尊重同学们的想法,把体育课上成了我们喜欢的样子。”
王紫嫣说自己很喜欢巴德美际的老师,“上周我的眼睛被蚊子叮了,眼睛肿得几乎睁不开,老师还主动关心我。”于是,在教师节活动那天,王紫嫣站上舞台给老师念回信的时候,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她说,“要睁开眼睛,才能让老师看见我的真诚。”
李雪睿
陶艺课是学校给我的大惊喜
三年级的李雪睿说,新学期自己在巴德美际学校遇到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一直很喜欢做陶艺,以前妈妈带我去上一次陶艺课要跑很远,所以很少有机会去。”热爱陶艺的李雪睿怎么也没想到,在巴德美际的优能课里就遇到了陶艺课,并且每周都能上课,“第一节陶艺课我制作了一只碗,上面还画了一只小兔子呢!”
李雪睿说,在巴德美际学校的生活也很温暖,“刚开始住校时,每次我想家想妈妈时,班主任苏老师就会安慰我,让我和爸爸妈妈视频通话,蓝校长也会走进寝室,给同学们讲故事,我觉得特别温暖。”
博雅中国部(中学)
宁美琳
“课堂使用平板教学,学习便捷、互动更多”
开学以来,让初一(3)班宁美琳感触最深的,是老师和课堂。
“以前的课堂,老师都是在赶进度,不会过多停留!”宁美琳觉得现在老师的上课风格完全不同,“老师每讲一个知识点,就会问同学们的反馈,如果超过3个同学不懂,就会重新讲,如果不超过3个同学不懂,则会利用下课时间答疑。”
“现在我们上的是智慧课堂。”宁美琳说,“现在课前预习、课堂随机抽问、在线抢答、课后作业……我们都是在平板电脑上完成,学习变得更智能、更便捷,师生互动也变得更多了。”
让宁美琳惊讶的是,平板教学反而让师生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以前我们的老师很严肃,同学们都怕进办公室,现在下课老师的办公室总是围满了学生,有的请教问题、有的和老师谈心……在大课间,甚至还可以和老师一起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师生关系更加亲密了。”
蒋子韬
“高质量学习课堂,带我告别死记硬背”
“现在感觉学习变得相对容易了。”初一(2)班蒋子韬说,来巴德美际之后,自己都不用刻意去背书,“以前我们基本是通过反复抄写去死记硬背,但是现在老师会带着我们在课堂上消化,用故事、谐音的形式,帮助我们更快地有效记忆。”
新学期,学校开设的走班优能课也收获了同学们的普遍好评。蒋子韬说,“学校一共有20多门优能课程供我们选择,以前小学的时候是进行抢课,但现在学校是根据我们的报名情况,再设置班额,这样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
更让蒋子韬兴奋的是,优能课的种类也比以前更丰富,“以前都是学科相关的写作班、奥数班、提升班,现在有了日语、舞蹈、戏剧等语言和艺术课程,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更愿意选择。并且,还可以参加相应的学校社团。”
博雅英文部
Abigail(美国籍)
两周时间,从不吃中午饭到喜欢上食堂
第一次走进巴德美际学校Abigail,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不适应,她说,“短短两周的时间,自己已经和班上的同学打成一片了。”
对于这所新学校,Abigail最喜欢的是食堂,“以前我基本上都不吃中午饭,但是到了巴德美际学校之后,我对每天的中午饭都充满了期待,感觉每一餐都有惊喜。”
被食堂深深吸引的Abigail怎么也没有想到,学校开设的ASA课外课中,也有《中国食物》课程,她说,“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我希望在课堂上去揭晓中国美食的秘密,去学做一些中国菜。”
新学校,课堂也是崭新的。Abigail说,“现在老师上课的风格更加有趣了,会借助各种故事开展教学,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
Tiger-邓凯城
全英文教学,让英文学习有了语言环境
对于博雅英文部Tiger而言,这并不是在巴德美际学校的第一学期。但他觉得,新学年,学校的变化很多:“课程安排越来越丰富,还增加了ASA课外课……”
每天的课程安排中,Tiger最喜欢踢足球的时光,也喜欢学校的两个大草坪,“我们的足球课上,老师有时也会加入我们踢球,今天的课上,老师还帮助我们队赢回了2分。”
尽管才四年级,但Tiger总是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他说,“我们一直都是全英文教学,这为我们的英语学习创造了语言环境,甚至生活中我们也用英语交流。”
作为一名住校生,每周的ASA课外课让Tiger十分期待。“我报名了编程课和阅读课,以前我周末也要学习scratch编程,这学期在学校就能学了!”
老师篇
“在学校,我就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
姓名:
唐燕
职务:
博雅中国部(小学)语文老师
今年小升初,作为小学老师的唐燕也在给自己的孩子物色目标中学,而巴德美际这所在小区旁边的学校成了她重点参考的对象,“我们从2014年搬过来,看到这所学校从无到有,今年中国部开始招生,我们没有丝毫犹豫就来考察了。”
给孩子选好学校后,唐燕想离孩子近一些,与孩子作息同步,于是决心就从原来的学校离职加入巴德美际,她说,“想和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并肩作战。”
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唐燕希望工作的同时,给孩子更多的照顾。根据课表的安排,唐燕看上去每天只有1-2节课,但实际上她忙得不可开交,“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到学生增减衣物、吃药喝水,寝室住宿样样都要关心。”
在唐燕眼里,一个好老师不能与“上好自己的课,孩子不出安全问题”划等号。即使没上课,她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观察学生。她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是“孩子在学校的第一监护人”,要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电话家访也是唐燕每天的固定工作,当孩子们正常上其他课程的时候,唐燕会悄悄走到教室外面,打电话给家长,聊聊孩子需要改变的习惯,抑或是聊聊孩子每天的进步。唐燕最近10个通话记录里,一半都显示是学生家长。
“管得宽”是唐燕给自己贴的标签,有时候还会给家长聊聊家庭教育,发现有的女孩总是穿一身黑色运动装,还会提醒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唐燕说,“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女性和一位妈妈,从多个身份出发,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刚开始给家长打电话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他们都期待听到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唐燕计划,一个月要做到给每个孩子的家长进行至少一次电话家访。
从公办体制出来,已有15年教学经验的唐燕说,“巴德美际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成长机会。”每当疲倦的时候,她总会想想蓝继红校长,“蓝校长是以身作则的实干型校长,她能做到那么好,我也想试着向她靠近,靠近自己的偶像,自己也会幸福一点。”
“孩子童年的不幸,要用一生来治愈。”是蓝校长留给唐燕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于是,尽管每天的工作再忙再累,唐燕也会想着怎样投入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乐。
“第一次面试被批评了还很高兴”
姓名:
王小菊
职务:
博雅中国部(中学)政治老师
离开自己已经适应的学校,王小菊想得很明白,她想走出舒适区,给自己更多的挑战,她说,自己还有更多的价值没被体现。
在不断选择、面试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向王小菊抛来了橄榄枝,而她说选择巴德美际的理由很简单:认同校长的理念,也被校长最实诚的面试所打动。
“很多学校都是填一大堆单子,会有很多甚至都不知道是谁的人进行多轮面试,也会有传统的试讲。但巴德美际不一样,我们第二轮直接是校长面试,试讲也是校长随机出题,老师即兴讲课。”王小菊至今清晰记得,自己试讲结束后被刘静波校长批评了一通,“他说我是最传统的讲法,给学生讲定义不能这样讲,他还给我分析应该怎样讲……”
不讲形式主义、灵活不呆板、讲求创新……王小菊说,第一次面试被批评还那么高兴,自己认同刘校长的理念,接到录用通知时毫不犹豫就做了选择。
王小菊觉得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我7月份入职的时候,也参与了教学准备工作,学校把老师当自己人,让我们与学校同甘共苦,这也让老师们更加了解每一个学生,这远比让我直接去上课更有意义。”
正式上课以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具有10余年教学经验的王小菊,开学第一个月就受到了家长的质疑,“家长可能传统观念里认为班主任应该是语数外主科老师,而政治老师怎么能当班主任呢?”
面对家长们的不认可,王小菊只能默默地开展工作,主动和孩子们相互适应:有坏习惯的学生,就耐心找出适合的方法去规范他;不被同学认可、甚至家长都觉得很调皮的学生,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还主动与家长沟通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我的想法就是做出成果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变化。”
6点多起床上班,回到家总是11点,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但王小菊说自己累并快乐着,“我们没有怨言,因为我们加班校长也在加班,我不是单枪匹马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有一个团队互相支持,所以即使很累,但心情很愉快。”
短短的三周时间,家长的质疑声逐渐变成一句句感谢,王小菊说,“家长看到孩子成长时的喜悦和肯定,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巴德美际学校
BADE INTERCULTURAL ACADEMY
一所有更多优质选择的学校
K12一贯制、双轨制
分设博雅中国部和博雅英文部
在5、8、10年级提供多次双向选择学部的机会
多元升学出口
中高考、艺考、国际留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WI1XQBURTf-Dn5yV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