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是最近的关键词。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现在都已经入了冬。北方部分地区,清晨起床可以看到哈气,树叶上已经打了霜。北京,也在前几天迎来了初雪。
清晨,我们在北方的暖气屋里赖着床,思考着等会吃啥的时候,南方的朋友,是否也和我们一样?今日,早城故食,宜宾走起。
早餐,你吃面了吗?
宜宾,一座来了就必须要吃面的城市。
宜宾人对面的喜爱程度,完全不亚于火锅。在此之前,我很疑惑“为啥宜宾人如此爱吃面”,知乎上的一个回答让我瞬间明白。
浇头好、汤底浓,花样多,这样的面怎么会不好吃,怎么会不让人着迷呢?宜宾人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自己对面的喜爱,一日三餐都要吃,尤其是早上。
说道宜宾的面食,就不得不提当地最具特色的燃面。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面条松散红亮、麻辣相间,深受食客的喜爱。
宜宾的面,多是论两卖,对普通人而言,2两面就可以吃到饱饱的。
宜宾燃面,是没有汤的拌面。
虽说面上的菜码和浇头是重点,但面也同样重要。燃面使用的并非普通的面,而是宜宾当地的水叶子面。何为水叶子面?它其实是碱面。这种面含水量低、口感偏硬、吃起来有嚼劲。
煮好捞出的面,配上宜宾自产的碎米芽菜,麻油、芝麻,最后再加上香葱、豌豆尖,现拌现吃,美味的不得了。
因为是碱面,所以燃面看起来比普通的面条要偏黄一些
宜宾人,喜爱面,早餐也多以面食为主,除了上面所说的燃面之外,常见的面还有辣鸡面、姜鸭面、牛杂面等。
一碗看似普通的面,却将面香、油香、肉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赶走了宜宾人早上的起床气。
是粑,还是糕?
燃面好吃,但略微重口,天天吃身体也有点受不住。因此,宜宾人偶尔也会换下口味。
此时,他们的首选便是“粑”,各式各样的“粑”食。
宜宾猪儿粑
叶儿粑,是四川的特色小吃,也是宜宾人喜爱的早餐之一。
不过,在宜宾,它有另外一个名字——猪儿粑。其实,叫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它有用到猪肉,而是因为它的形状,刚蒸熟的叶儿粑,洁白而有光泽,仿佛是煮熟的小猪。
看着像熟睡的小猪吗?
猪儿粑,外皮是用糯米粉做成的,软糯Q弹,但丝毫不粘牙。而且,它是有馅儿的。咸口的多为肉馅,甜口多是豆沙馅,让食客有更多选择。
刚出锅的猪儿粑最诱人,蒸盖揭开的瞬间,白白的蒸汽冒了出来,就连整个空气里,都弥漫着香味,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满足。
黄粑,同样深受食客的喜爱。
名为黄粑,它的颜色却是红色的。因为里面用到了红糖,因此,吃起来的味道甜甜的。它和猪儿粑的做法类似,但是用料有所不同。
它,没有馅料。它的味道,主要来自红糖和糯米。说它是早餐,其实也可以当做下午茶或者小零食。
白糕,虽不是宜宾当地的美食,但却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很多人经常分不清白糕和猪儿粑,把他们两个混为一谈,其实,他们很好区分。白糕,多为原味(没有味道)和甜味,吃起来有点像小时候的发糕,吃起来很有童年的感觉。
我,其实是一个“花卷”
宜宾人的早餐,种类丰富到让人“吃惊”。
想当初,我第一次看密子君“宜宾密食”那期的时候,我真的全程惊讶,这也是早餐?这也是早餐?这还是早餐吗?
除了上面所说的燃面、姜鸭面之外,水饺、抄手、水粉,在这里也被当做早餐。不仅如此,里面还要放上红红的辣椒……
宜宾人的胃,是和我们的胃不同吗?或许真的不一样吧,毕竟“嗜辣如命”。
如果你无法接受早上吃面、吃抄手、吃猪儿粑,那就一定要“康康”燕窝丝了。这个东西,真的是吃一次就爱上。
燕窝丝也叫银丝卷,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东西,是因为密子君的吃播。虽然当时她吃的很开心,但在我心里它就是个普通的“花卷”。
密子君视频截图
然而,打脸来的就是这么快。燕窝丝,也太好吃了吧!
它,真的不是普通的花卷。口感非常的松软,还有猪油的香味,用手掰开看的话,会看到是一丝一丝的,这和它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
燕窝丝的做法很复杂,需要将酵面拌成丝条,卷成燕窝丝状,在上笼屉蒸。里面还会加入猪油,这点很重要,这是燕窝丝能被分成一丝一丝的重要原因。
吃上一个刚出锅的燕窝丝,真的很巴适。
宜宾,是四川省的城市,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但提到五粮液想必各位并不陌生,它产于宜宾,也是宜宾的标志。
因此,一小部分人也称宜宾为“酒都”,说这里的大街小巷都飘着酒香。但,经过了解之后,觉得酒香并不全是宜宾的“味道”,它还有燃面香、猪儿粑香、燕窝丝香……
不同的香味,组成了宜宾的美味,让人心驰神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