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高中生是否要做科研的讨论越来越多,打开知乎也能看到不少相关话题。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高中生跟科研就是完全不搭边的二者,高中生就该以学业为主,而科研就应该交给那些有能力有学位的群体。
可是他们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因素:世界在飞速变化,早已不能用过去的观点来看待现在的事了。
在当下,高中生去大学做科研项目已经不再局限于少数几个学校,更多的是以“XX计划”在各城市、各高校展开,不少中学也开设了类似的实验班。用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不再框死在传统教育中,这对高中学生来说益处不少。
第一,开阔眼界,形成对科研人员和科研工作的正确印象。
其实我们的大众流行文化是对科研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的。学生一般都很崇拜一些著名科学家,可惜并没有见过实际的科研。要知道,真正的科研并不是拍拍脑袋突发奇想,也不是穿着洁白无瑕的白大褂摇晃五颜六色瓶子。阅读、开会、聊天、设计、苦力、电脑计算、总结、做ppt,这些都可能是科研的一部分,对科研的正确认识有赖于学生在实际中观察。
第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搞科研没有人手把手地教,背景知识也超出了高中的范围,这都需要学生自己去下功夫去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总结问题,而不再只是抱着教科书、习题册就万事大吉。现今的科研工作非常强调合作,一般都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何况中学生去实验室必定是打下手为主,需要在工作中学习合作的方法,更要学习怎样与非同龄人(特别是实验室的研究生)沟通交流。
第三,预判自身对科研工作是否有兴趣,有助于树立人生观和较为明确的发展意向。
进入一流大学后会有很多发展路径,比如走科研道路——积极上课,进实验室;走贴近社会道路——多参加实践实习;走学生工作道路——在学生会或团委中锻炼管理能力;除此以外,也可以选择遍览祖国名山大川,或者积极参与海外交流,或者结合志同道合的同学搞搞有益的兴趣爱好。
提前见识见识科研工作可能也有助于中学生掂量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预判一下发展路径,少走弯路。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通过实践可能要比通过书本更可靠。
那么高中生去申请参与科研项目前需要做什么?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倒是可以参考斯坦福大学的举措,该校的一位导师之前针对想尝试科研的高中生给出了一些建议,并给出了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高中的研究经历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对我来说也是如此),而且高中生可以成就非凡的事情。但对我来说,这是有机会成本的:我的博士生、博士后和我可以与斯坦福大学和其他地方的其他优秀博士生和优秀本科生一起工作。
1.如果你已经决定尝试安排自己的实习,在你的邮件中解释你为什么要联系你正在发邮件的那个人。
你需要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出相当的熟悉,不仅仅是浏览一下他们的网站;对于你发出的每封邮件,这可能需要1-2个小时。这将使你专注于更少的线索,但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尽管每个都成功的可能性仍然很低。
此外,你要考虑与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以外的机构的人员进行接触,例如社区学院和国家实验室-他们与学生打交道的机会较少,因此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更多的机会。您最终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学习体验。
2.说出你所能提供的内容
你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对什么充满热情?
你有什么特殊技能吗?
如果你是一个很强的学生和/或正在上高级课程,请说出来,因为这表明你有能力集中注意力和处理复杂的想法(即使有人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却没有得到好成绩)。你从事多年并达到高水平的活动也显示出你的专注和奉献。关键是你的简短电子邮件“求职信”,但如果你有更多要说的,可以考虑附上一页纸的PDF简历。
3.如果你已经完成了一些事情,尽管有挑战或人们对你所做事情的假设,你可能会想在你的叙述中加入这些信息,至少有两个原因:a .克服挑战对你未来的前景有希望。b .许多科学家强烈希望将科学领域的机会扩大到不同的人群。
4.
您想从事多长时间和多强度的实习?
一个或多个夏天?
学年的时间?
每周8个小时?每周40个小时?
您要从事哪些活动(计算机模拟,建筑设备,从做任何对您的导师最有用的技术贡献开始,等等)?
5.您的体验目标是什么?
6.尽量留在当地(或者,如果您的财务和家庭后勤条件允许,则可以在夏天访问的某个地方)。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 Skype进行指导,但是如果您要进行实验性工作,而不是理论或计算机仿真,那么双方都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