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蹕駐--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宋時選故鄉(奉化溪口下蹕駐)

2019-12-13     寧波記憶

下蹕駐村位於奉化溪口鎮西南,曾是蹕駐鄉政府所在地,於2001年後併入溪口鎮。相傳五代十國時,吳越王錢繆曾來探望隱居的陳文雅(陳殿中監),駐蹕於此,此地於是被稱為駐蹕,後來為了方便,改為蹕駐,以剡源為界分為上蹕駐和下蹕駐。蹕駐為「剡源九曲」中的第二曲。村民主姓宋和王,王姓居住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宋姓也有三百多年。村中古建築眾多,有夏房(行房窗門) 、周商房 、第四份、第六份、第八份、老二房、王家三房窗門,王家窗門、新房,還有古橋和古樹等,名人有:台灣國民黨前中常委,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宋時選、民國時期蔣總裁事略編纂員,奉化三先生中一員王宇高、國民黨前中央委員政策委員王宗坤等。

下蹕駐村


剡溪二曲--下蹕駐

元代詩人陳子翠詩:「二曲縈迴水合流,錢王祠下碧悠悠。乘閒試讀高僧傳,始信長門出頌頭。」元末詩人陳基詩:「二曲山頭草木芳,錢王駐蹕有餘光。故家喬木今無恙,禮樂衣冠比鄭鄉。」清代史學家全祖望《剡源九曲辭》寫道:「溪流瀉碧玉,蜿蜒出山麓,山溪雨濛濛,遺音在空谷。」

下蹕駐村,現在正對剡溪進行整治,溪中只有少量的水。

下蹕駐村口古樹

這張是整治前拍的


下蹕駐村口古橋--聚勝橋

聚勝橋,建於民國初期,三孔石樑橋。

聚勝橋

下蹕駐老街--直街

直街2號,門上、窗戶上和木板上都寫滿了標語。


夏房(行房窗門)和老二房,都是下畢駐宋氏家屬的。宋氏乃唐相宋璟之後,避安史之亂由蘇州入奉化,清朝時遷至蹕駐。宋姓是下蹕駐的一個大姓, 據村民介紹:宋家分為八房,老宅有夏房、周商房、老二房、第四份、第六份、第八份等。

夏房(行房窗門),在奉化對老宅院一般都叫「閶門」,可在下蹕駐卻叫「窗門」,是寫錯了,還是當地就叫「窗門」?在其他地方還沒看到過這種寫法。

夏房,建於清中期,坐北朝南,由兩個院落組成,後院稱夏房,前院稱行房,統稱夏房。


前院「行房」,為夏房擴建,年代稍遲,為一「四合院」建築。

前進明間為廳,雙扇格扇門,後進正屋面寬七開間,明間為敞堂。

「行房」後進

「行房」後進敝堂


夏房

據村民介紹:這裡是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宋時選的故居,其祖母是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姐姐毛英梅,其母親是蔣介石老師毛思誠的女兒。

夏房為三合院式建築,一正兩廂。

正屋面寬七開間,明間為敞堂,前施六扇格扇門,後部施八扇圍屏。

廂房面寬二間一弄,有門與前院相通。



老二房

「福」

老二房內已沒什麼老宅了




周商房,與夏房相近,清晚期建築,坐北朝南,由位於同一中軸線上的前後兩個院落組成。




周商房,為宋姓周、商兩房合建,以敞堂為中軸線,東面為商房,西面為周房,前院為四合院式,前進門廳面闊三開間,兩側各有耳房一間,中有五馬頭封火牆,正屋面寬三開間,明間為敞堂。

東西廂房與前院廂房相連,正屋兩側又建兩棟樓房,東側五間一弄,西側五間二弄。


堂內喜報

宋家「第四份」




「第四份」,為一「四合院」。




宋家「第六份」

宋家「第八份」


新房



丁家7號老宅


丁家18號老宅



王姓分大房二房三房和上房,這是三房窗門,原規模較大,現只剩門廳和兩邊廂房,據村民介紹:門前有擂鼓。

王萬高,乾隆年間,賜進士,出自三房的。


門廳

王家大房的遺址:石鼓閶門,明嘉靖年間武進士王會名王天奇出自大房。

王家窗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n4o_W4BMH2_cNUgIG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