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村,一個寧波最幸運的古村落(鄞州區首南街道)

2019-12-23     寧波記憶

寧波市鄞州區首南街道石家村毗鄰南部商務區和繞城高速,南接鄞南重鎮姜山鎮,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古村落,村中有大量的古建築,石家村由東石、西石、中石3個自然村組成,三石成磊,「磊村」,多好的名字,位於東石的「磊村谷(谷)我橋」上有「磊村」、在中石西面的土地廟對聯上寫的也是「磊村」,不知為何現在不叫「磊村」了?石家村村民以石姓為主,是北宋開國將領石守信的後代。2015年下半年,石家村舊村改造工作正式啟動,本來也像其他城郊的古村一樣,拆舊村建新村,2016年6月1日,鄞州日報報道了《鄞州石家村,你該何去何從?》一文後,引起了多方關注,最終已進入拆遷階段的石家村被保留了下來。到目前為止,在已被列入拆遷計劃的古村、古建築等,最後還能被保留下來的,少之又少,而已進入到拆遷階段還能保留的,好像還沒有,石家村應該是第一個。2017年石家村文化旅遊小鎮項目完成意向性簽約,二年過去了,項目還沒啟動,希望石家村旅遊項目早日啟動,不然再這樣拖下去,這些古建築都要倒光了。

石家村,第一次去是2013年,在村民搬遷前後又去了幾次,除了零星的幾幢房子被拆外,整個古村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不過也有不少老宅內部被拆得一塌糊塗,那些精美的石窗以及石福房內精美的樓梯扶手立柱等都已不見蹤影,好在搬遷前去拍過幾次,留下了一些比較完整的照片。

東石的老橋---磊村谷(谷)我橋,建於民國二年,單孔石樑橋。

磊村谷(谷)我橋

中石西面的土地廟,對聯:磊村風光萬年紅,萬石名宗傳世代。

東石的河邊老宅

依水而築的民居



「攸寧」



東石的橋頭門大屋


雙獅中的一隻「獅頭」沒了,這肯定是有人故意砸壞的。

這張是拍於2013年,雙獅還是很完整。


東石老宅




這扇石窗好像也不見了。

「前頭門」

「清水得福」

這是東石宗祠遺址,據村民介紹:東石的宗祠是三個石家宗祠中最大最好的,而且旁邊還有一個女宗祠,可惜一場大火把男祠燒光了,只剩下女祠的一部分,現女祠也已倒塌,這個女宗祠我在2013年就已在新浪博客里發表過,在鎮海的十七房也有女祠,事實上在寧波有女祠的宗祠還是不少的,有人說鄞州潘火的蔡氏女宗祠在浙江一帶尚屬首例,這個說法不大正確吧,可能是規模比較大吧。

2013年,第一次去時女祠還在。

東石女祠里精美的木構件

東石女祠里精美的木構件

中石宗祠,中間兩隻柱礎已經被人偷走了。

據村民介紹:原來裡面還有一戲台,現在全是垃圾。


精美的木雕




石柱上的楹聯

武威石家橋,位於中石,清咸豐七年(1857年)二月重修,是一座三孔石樑橋,橋額刻於梁板的外側,東刻「石家橋」,西刻「武威」(石家村的石氏祖上是北宋名將石守信,死後被封為「威武郡王」)。

武威石家橋

北橋台的東面牆石,有二塊捐助碑。

中石石福房

石福房邊南首牆外留餘地四尺磡傍

中石石福房


中石石福房

石福房內的樓梯扶手立柱已消失。


上面二張一拍於2013年,原來是這樣的扶手立柱。

原來牆面是青石板

彩繪




晚清民國著名書法家劉文玠所題的「衡里」,劉文玠(1881~1933)又名青,字照藜、介玉,號天台山農,浙江黃岩人。

存義小學(舊址)

原石家小學,存義小學(舊址)。


存義小學(舊址)二樓牆壁有一逃生門,發生火災時,可以踩著牆壁上兩塊突出的石構件,從二樓跳到一樓。

中石的老宅










樹德潤身






在石灰的保護下,這個磚雕完好的保存了下來。




照片左側為西石宗祠

西石老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uLaNG8BMH2_cNUgLa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