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區五鄉鎮素以「魚米之鄉」聞名,境內山明水秀,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河流密布,風光秀美,有「水上威尼斯」之稱。後塘河是寧波「六大塘河」之一,流經東吳、少白、沙堰、寶幢、五鄉、邱隘等地,是這些鄉鎮的「母親河」。這幾年,當地政府通過對河道的整治,同時對古塘路、古橋等進行保護與修復,並融入濱河景觀,再現了千年塘河風韻,後塘河(五鄉段)也因此榮獲寧波市級"美麗河湖"、浙江首屆省級「美麗河湖」。
五鄉鎮
千年塘河 活力五鄉
後塘河(五鄉段)--寧波市級"美麗河湖"、浙江首屆省級「美麗河湖」.
美麗r的後塘河(五鄉段)
「水上威尼斯」
長塘夾水 碧環映輝
碧環橋,位於仁久村,「寧波市十佳古名橋」之一,根據橋額記載,建於明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碧環橋,為單孔拱形石橋,橋面兩側均有浮雕荷葉欄板,欄板間置望柱,柱頭雕刻蓮花,有覆蓮、仰蓮等多種形狀,欄端設彩雲紋抱鼓石,拱圈頂部的一塊扇形橋額「碧環橋」,上款「嘉靖癸已(1534)」,下款「仲冬建」。
皎碶橋,位於皎碶河村後塘河上,據橋碑記載,於清嘉慶七年重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左側的為貼水橋)。
皎碶橋,南北向橫跨於後塘河,為一座三孔二墩石拱橋,每側共有11塊欄板,望柱10根,蓮花望柱以花蕾雕刻。
中孔橋欄上鐫「皎碶橋」
平水橋(也叫貼水橋),與皎碶橋相連,三孔兩墩梁橋。
平水橋(也叫貼水橋)
《重建鄞東皎碶橋》和《眾善碑》
東碶橋,位於皎碶橋西側,東西走向,為五孔石平橋,建於清雍正年間。
東碶橋北側,橋墩邊都有凹槽的石柱,是用來安裝閘板的。
橋欄中間刻有「東碶橋」三字。
五鄉橋(西碶橋),三孔石平橋,現橋面呈弓形,1956年邱隘水利會造。
五鄉橋
秀水橋
「仁久橋」,單孔石板橋,意為「仁義長久」,仁久村的村名也是來自於此橋。
德潤橋,單孔石板橋。
天官第,門樓前現還剩一塊旗杆石。
上掛「天官第」,「經元」二塊匾。
雕刻精美的石橙
這是照壁的基座
「天官第」裡面有很多房子,但老宅都不太完整,這是保存還較完整的石牆門。
「天官第」裡面算這幢老宅保存相對完整一些。
這二根石柱,原來應該是大門的柱子吧。
石牆門
登科,康熙壬寅年。
一幢保存非常完整的老宅
院內很乾凈,種有許多花草。
老宅基本上沒有什麼改建過。
這幢老宅門前也有一根「旗杆石」
五鄉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