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龍鳳藻井圖案

2021-02-10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原標題:莫高窟龍鳳藻井圖案

第16窟團鳳蓮花四龍紋藻井

第234窟五龍藻井

龍鳳圖騰的歷史源遠流長,作為中華民族的圖徽、標誌和象徵,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文化現象。龍和鳳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在中國歷史上充滿著吉祥的色彩。龍鳳呈祥,龍鳳和鳴等都表達了人們美好的願望。在封建社會,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后則是鳳舞九天,可以說龍和鳳在古代人們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莫高窟石窟中的藻井圖案,本是仿照中國古代建築中,宮室內部屋頂上用方木疊套而成的方井結構和裝飾手法,即所謂「交木為井,繪以藻紋」而創作的。佛教石窟內繪製龍鳳圖案是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的結果,是用通俗的辦法告訴佛教徒,佛陀是佛國世界裡的最高主宰,地位如同人間的「天子」。象徵佛國天界的佛窟藻井繪製龍鳳圖案,是表現天界的幸福、自由、歡樂、太平。

西夏是莫高窟繪製龍鳳藻井圖案最多的一個朝代,一方面說明西夏党項民族吸收中原漢民族的文化藝術,另一方面說明西夏皇室貴族顯示他們與中原漢族天子王妃同樣高貴。

西夏洞窟藻井中的龍鳳造型,維承宋代的表現手法,多用瀝粉堆金或浮塑塗金的雕塑形式,使龍鳳形象具有主體感,並且顯得金壁輝煌,豪華富貴,成為此時藻井裝飾的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窟的團風四龍藻井和第234窟的五龍蓮花藻井。

第16窟始建於晚唐,是莫高窟最大的中心佛壇式洞窟,後經西夏抹壁重繪。主室平面為方形、覆斗式藻井。藻井是西夏時期重新繪製的。藻井口寬闊,邊飾寬,層次多,井心小,略顯長方形。紅色方井中心繪一五彩卷瓣輪形大蓮花,四角各塑一條浮塑塗金蛟龍,環繞大蓮花飛騰。綠色的大蓮花中心圓內,浮塑一隻金鳳凰,作飛翔之態。鳳頭欲銜一顆火焰寶珠,是一造型完美的團鳳四龍圖案。鳳凰、姣龍都向著同方向飛翔、旋轉,整個藻井圖具運動感。中心蓮瓣以多種色彩疊暈,四周邊飾採取瀝粉堆金的手法繪製,顏色多用石綠、朱紅、金粉,對比強烈,艷麗悅目,整個畫面顯得金壁輝煌、富華高貴。這是莫高窟西夏重繪石窟藻井中規模宏偉,裝飾最富麗豪華的一幅藻井圖案。

第234窟始建於中唐的一個中心佛壇洞窟,窟內壁畫是西夏時期重新繪製的。主室為方形覆斗形藻井。方井中央石綠底色上,繪製一條浮塑描金的戲珠蟠龍。蟠龍身軀細長,長尾和和前爪相接,組成圓環形,龍頭在圓環中心,欲銜一顆火焰寶珠。蟠龍周圍,用桔黃的團雲紋和五色寶珠花紋組成一朵大蓮花。方井四角浮塑四條描金蟠龍。四條蟠龍環繞大蓮花飛騰旋轉,騰雲吐霧、氣勢兇猛。四龍周圍,雲紋飛旋,整個藻井圖充滿了動感。是西夏五龍蓮花風格特色的藻井圖案之一。這幅藻井圖案還有一個特點是方井四周只有層聯珠紋邊飾,以外是遍布藻井四披的棋格團花,沒有多層次的邊飾和山形,彩鈴垂幔紋。不同於唐宋時期的華蓋式藻井,是別具風格的藻井圖案。

莫高窟的藻井圖案是敦煌圖案中的精華部分。這兩幅藻井圖案由於處於石窟頂部,受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較少,保存完好,色彩紋樣十分完整。整個畫面洋溢著一派祥瑞之氣,龍和鳳都是一種瑞獸,這兩種圖案配在一起,也代表一種國泰民安的寓意。相比民間流傳至今的龍鳳呈祥圖案,則顯得變化多端,靈動飄逸。其絢麗的圖案讓幽暗的石窟散發出迷人的光彩,不僅張揚了一種裝飾藝術之美,也讓我們了解到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龍鳳藝術。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