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這麼可怕,保險居然不保?

2019-10-31     譜藍保

原創: 譜藍君 譜藍保

10月步入多事之「秋」,就連短袖能撐大半年的廣東也開始冷了。

10月14日,年僅25歲的韓國女藝人雪莉因患嚴重抑鬱症在自家客廳上吊自殺,「人間水蜜桃」、雪花論成為輿論救贖的手段;

10月22日,廣州暨南大學一個21歲的女學生在珠江邊失聯,1天後她的個人公眾號定時發送出最後一篇文,是她對生命結束的「儀式感」。

3天後,女生遺體在珠江找到。而在女生爺爺印象中,患有抑鬱症的孫女一直都非常開朗…

據人民日報報道,現在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億;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每100個人裡面就有2個是抑鬱症患者!

近幾年越來越多公眾人物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終於引起了大眾對抑鬱症的重視、正視。

在驚訝抑鬱症的自殺率如此之高的同時,大家也訝異於如此需要保障的疾病,保險居然不保!

今天,譜藍君想跟大家談談抑鬱症,以及抑鬱症患者如何投保。

主要內容如下:

  • 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的危害
  • 抑鬱症該如何防治
  • 抑鬱症為什麼投保難
  • 抑鬱症患者如何投保

1

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的危害

抑鬱症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

抑鬱症是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最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自殺,相當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態。

抑鬱症有三個典型症狀:

a、心境低落

輕者缺乏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生不如死。這種抑鬱的心境還有晨重夜輕的變化。

b、思維遲緩

語速減慢,對答困難,沒有辦法順利交流。

c、意志活動減退

人變得疏懶,迴避社交,甚至發展為「抑鬱性木僵」,整個人變得沒胃口、不想動、懶得說話,感覺生活失去意義,人生失去方向,常伴自殺觀念。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以上情況出現,建議儘早就醫諮詢。

2

抑鬱症該如何防治

我們只能知道我們什麼時候不對勁,也就是抑鬱症外化的時間,卻不知道它到底什麼時候紮根、發展惡化。

抑鬱症的成因非常複雜,目前其實還不明確,科學界主要歸因為三個因素:生物、心理、社會。

這些負面因素會相互交織導致病症加重,所以很難對症下藥,只能通過藥物治療配合心理輔導加上日常護理。

抑鬱症真正根治需要達到三個目標:首先是自殺傾向和心境低落等臨床表現消除,然後基本的生活作息、工作學習不受影響,再者是預防復發。

抑鬱症80%患者會復發,而且是多次復發,對抑鬱症從此免疫是空想。

那麼我們如何防治抑鬱症呢?

1、認識抑鬱症

抑鬱症不等於心情不好,但和抑鬱情緒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需要重視自己的負面情緒並及時找辦法調解。

很多人在表達負能量的時候,通常都會說「抑鬱…」「鬱悶…」「好壓抑!」「想shi的心都有了」;

但大多數是矯情、一時間的心情不好,可能轉頭一個小歡喜能讓你一蹦三尺高、又想「長命百歲」了。

抑鬱症因為「抑鬱」二字掩蓋了精神疾病的實質和嚴重性,讓很多人將它和純粹的負面情緒等同。

事實上,抑鬱症從「抑鬱」情緒而來。

如果我們感覺最近這段時間心情不好、睡不好覺、沒有什麼東西讓我們提起興趣,會莫名其妙地哭,而且這樣的跡象間斷性或持續性發生在兩周以上,在無法自我調解的前提下就需要意識到抑鬱症是否「大駕光臨」。

2、抑鬱症自測

如果覺得對工作生活長期厭倦、情緒低落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找一份抑鬱症自測題做一做,憑第一印象完成試題,作診斷參考。

譜藍君發現在微信搜索「抑鬱症」時,出現的熱詞是除了對抑鬱症症狀的科普還有對抑鬱症的自測,說明潛在抑鬱症群體正在擴大中

3、尋找專業診療

自測疑似抑鬱症,或者精神狀態實在不佳,就需要尋找專業精神疾病診療機構請醫生診斷了,確診抑鬱症的話要儘早治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大家可以去正規醫院精神心理科或神經內科挂號問診,很多醫院已經可以通過公眾號提前挂號預約問診了。

3

抑鬱症為什麼投保難

有好事者會說,有抑鬱症的人都不想活了,還買保險幹什麼?

譜藍君想說,

抑鬱症是精神疾病,我們需要做的是對抗病魔,而不是順著ta的意;

抑鬱症患者經過科學治療是可以緩解甚至根除病症的,未來依然可以恢復正常工作生活狀態,需要擔負的家庭責任、健康意外風險一點不會少。

抑鬱症患者不僅需要而且更需要保險。然而,抑鬱症病史可能會令他們投保受阻。

那抑鬱症為什麼會影響投保?

歸根到底:風險大。

保險公司作為盈利機構,被轉移的風險需要在可承擔範圍內。而抑鬱症一些特徵像是定時炸彈,讓保險公司不得不防。

1、常伴自殺觀念

抑鬱症病情嚴重的話,會有自殺傾向

幾乎所有壽險產品都會有一條這樣的免責條款:

被保險人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二年內自殺,但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

(某定壽免責條款)

重點在後半句提到的「無民事行為能力」。

如果投保2年內抑鬱症自殺,壽險公司賠不賠呢?

答案是,需要經過鑑定。

如果患有嚴重抑鬱症的人是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投保2年內自殺,壽險公司也是需要負責的

而輕中度抑鬱症患者,只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非「無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投保2年內自殺的話,保險公司是可以合理、合法拒賠的。

2、長期依賴藥物

藥物治療是中度以上抑鬱發作的主要治療措施。

抑鬱症發作3次以上需要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服藥。

長期服藥有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降低身體免疫力等,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風險也比普通人高得多。

3、復發率高,甚至多次復發

75%-80%患者面臨多次復發,而且1年內復發率達30%-40%

因此,保險公司會在核保時對抑鬱症患者更加嚴苛。

(某保險產品的健康告知)

很多產品在健康告知設置「神經精神疾病」的問詢,並在智能核保中直接拒保:

(某保險產品的智能核保結果)

即便有機會智能核保,也會把抑鬱症患者拒之門外。

所以,對於正在患有或有抑鬱症病史的人來說,市面上可選的保險產品本就非常少,還要面臨被免責除外的情況。

4

抑鬱症患者如何投保

譜藍君搜羅了抑鬱症患者可投的保險產品,希望從專業角度出發給大家減少一些困擾。

1、壽險

面對抑鬱症患者群體,壽險核保一反常態,比重疾險和醫療險更加嚴苛;畢竟抑鬱症自殺身故機率高,保險公司如果核保過於寬鬆,恐怕生意是不能好好做了。

但是,譜藍君了解到,曾確診輕度抑鬱症並且治癒1年後,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核保順利投保弘康家的大白智能定壽。

譜藍君再強調一下,保單有效2年內自殺身故,保險公司是免責的,除非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下。怕的就是有些心術不正的人騙保。

2、重疾險

因為有些抑鬱症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而且抑鬱症本身屬於精神疾病;這兩項通常會觸碰到大多數重疾險的健康告知。

(某重疾險健康告知)

即使去核保,基本也會被拒。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考慮防癌險,先把高發的癌症保障好。

比如康愛保防癌險沒有直接限制抑鬱症,只限制了過去2年因疾病連續服藥超過1個月的患者,因此,無需藥物治療的輕度抑鬱症患者可以直接標體投保

對重疾險有執念的朋友們也並非從此跟重疾險無緣。

輕度抑鬱症治癒1年後,可以嘗試申請弘康和復星聯合家重疾險產品的人工核保。

3、醫療險

醫療險和重疾險一樣,抑鬱症患者觸碰到的健康告知都是兩項:

長期服藥、精神疾病。

(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健康告知)

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可以通過智能核保實現投保,但保險公司是對精神疾病及其併發症和後遺症引起的治療費用是不負責的。

退而求其次,安享一生防癌醫療險可供抑鬱症患者標體投保,雖然只報銷癌症產生的醫療費用,但也算是不錯的選項。

譜藍君建議首選前者,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屬於百萬醫療險,即便是有責任除外,最終保障範圍也比防癌醫療險更廣。

4、意外險

短期意外險大多不會有健康告知,只要滿足職業要求,就可以直接投保了,抑鬱症患者也不例外。

只是大家需要注意看下免責條款,是否有針對抑鬱症相關情況除外責任的內容,比如自殺自傷、抑鬱症患病期間的意外等。

推薦上海人壽的小蜜蜂意外險,免責條款比較少,只有自殺自傷免責,抑鬱症期間導致的意外還是可以賠付的。

5

總結

原創歌手趙亮曾在歌曲《驪歌》中寫道:「人生是一場錯過/願你別蹉跎」。

抑鬱症患者往往更認同前半句,人生來既然意味著最終會失去,到頭來空夢一場,為什麼還要拚命爭取,得到的意義在哪裡?讓我們「別蹉跎」、別虛度的動力源自哪裡?

後來趙亮在一次採訪中說,如果現在讓他重新表達,他會改成:「人生是一場蹉跎/願你別錯過」。

相信這種對悲觀人生的釋然更能讓大家接受,尤其對生命持消極態度的抑鬱症人群是某種程度的拯救。

譜藍君希望所有可愛的人們都能笑著活下去,哪怕只是為了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E_9NW4BMH2_cNUg5a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