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小吃名堂多,味道香濃軟酥糯」說到蘇州的小吃,不可忽視的一定是蘇州人和糕團的深厚情結。各色各樣的糕團,在蘇州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很多人都說蘇州人嗜甜如命,軟糯的糕團肯定更是甜上加甜了。但其實蘇州糕團的口味是多種多樣的,甜的有雙餡團、赤豆糕、百果蜜糕等,鹹的有鮮肉大方、粢毛團、蘿蔔團等等。
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眾多糰子中最特別的一個——油氽糰子(「氽」,用油炸;「汆」,沸水下料)。顧名思義,它的做法就是將糰子用油炸。
將精選的水磨粉,肉餡,一捏一揉,再放進油鍋,炸上約10分鐘,中途用筷子在每個上面戳個小口,在油鍋里再翻一翻,等到裡面的肉圓成形,趁熱撈起來,待到油微微瀝干,整個糰子由嫩白變得金黃,此時外殼金黃香脆,內里卻是綿軟。
經過油炸後的獨特香氣與肉香味包合起來,香味撲鼻,趁熱吃上一口,由內而外的幸福感,即使冒著長胖的風險,也心甘情願的吞下這口熱量。
蘇州人常去的糕團店有黃天源、明月樓、近水台等老字號,各個季節時令糕團都可以買到。但油氽糰子不是每家店都有的。
油氽糰子,當屬榮陽樓別無分號的美食,好多食客起早從四面八方趕來,為的是吃上一枚剛出爐的糰子。
招牌油氽糰子,炸得又香又軟的糯米糰子裡裹著一團鮮肉,肉的調味還是蘇州招牌的甜,一個糰子下肚,真叫人心滿意足。
輕輕咬一口,香脆的外皮會發出嘎吱聲,沾上了肉汁的糯米麵皮軟糯帶著鮮甜,肉餡緊實,吃的時候還會有湯汁緩緩流出。價格也是相當的實惠,這麼一大隻,只要3元。
除了山塘街329號的榮陽樓,去年在蘇州葑門橫街重新恢復起來的百年老字號趙天祿,如今也經營著一些蘇州人愛吃的茶食點心。
在過去,趙天祿是一家頂有名的茶食糖果店,這家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的百年老店,曾經一度毀滅。現在只要問起60歲以上的爺爺奶奶,興許還能給你講起,1978年那個火燒趙天祿的故事。
當年蘇州支、踢兩派在閶門、吊橋一帶對峙。因發射凝固氣霧彈,導致吊橋西堍南側的石路以及上塘街一帶鬧市整體被焚燒。著名的趙天碌茶食糖果店、近水台麵館等22家商店、民房被毀,算的上是蘇州近代以來最讓我們警鐘長鳴的一次災禍了。
從此,這家百年老店就從蘇州人的視線中消失了,一直到半個世紀之後的2018年年底,才被該字號的持有人蘇州杜三珍,選址葑門橫街,給重新開張恢復了起來。
趙天祿的油氽糰子除了有鮮肉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可以充分滿足老蘇州的口味。鮮肉餡兒的必須低溫油炸15分鐘,豆沙餡兒的必須10分鐘,這才保證了每一個糰子都是那麼的色澤金黃+外酥里嫩。
可以說,米與面溫柔的撐起了蘇州人四時的甜蜜日子,午後茶樓,一杯碧螺春,一份茶點,甜咸皆有,聽聽評彈,聊聊日常,那軟糯的蘇州話里,是溫婉的蘇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