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郊到底有沒有一條經典景觀道路?

2020-01-13   貞觀


道路是城市的形象,經典景觀道路更是城市特色的重要體現。


西安北郊發展起步晚於南郊,不管在教育、醫療、公共綠地還是文化服務設施都遠遠落後於南郊,但在經開的核心區卻有一條不起眼的道路規劃相對來說是比較成功的,那就是明光路。


明光路自行車道 終南行者攝影


明光路不寬,雙向四車道,但路西的綠化帶卻有30米寬。兩旁企業較多,其中電子行業占大多數,據說在設計之初,便特意選擇了「線路」作為參考,將綠化帶中的人行道設計為筆直樣式。對於常年在這裡居住的我來說,感覺自行車道、人行道、綠化帶嚴格分離設計得尤其科學,而且綠化帶設計為公園可供居民休閒健身,但僅僅這些離一條美麗的經典景觀道路還有距離。



要說西安的經典景觀道路,你可能會隨口說出唐延路、雁塔南路(大唐不夜城)、雁塔西路(雕塑師範街)、大慶路和幸福林帶這樣的道路。但把目光轉向北郊,會發現這裡是空白的。


單就道路名稱而言,經開區的幾條南北主幹路命名卻非常經典的,南北中軸線叫未央路,西邊分別是文景路、明光路,東邊則是貞觀路和開元路。分別取自漢長安城的未央宮、明光宮以及著名的文景之治,而東邊則為貞觀和開元,就更不必說了。


從明光路的規劃來看,相關部門是有能力有水平規劃好建設好這樣的經典景觀道路的,但實際上北郊很多道路是沒有超前合理規劃的。


西安經開區發展至今已有26年,很多最初的製造企業已經部分搬遷到草灘和渭河以北了,如今放眼經開區,全是密密麻麻的樓群,尤其欠缺市民健身休閒的公園和綠地,更沒有經典的景觀路,身處經開區,看不出這是城市的哪裡。


經開區密密麻麻的樓群 終南行者攝影


我時常在想,曲江能把唐風唐韻做到極致,毗鄰巨大漢長安城遺址的經開區雖是工業區怎麼就沒有深入挖掘發展漢文化呢?既然漢長安城遺址不能大規模開發利用,何不在經開區建造一條這樣的景觀道路來作為一個嘗試。


其實北郊也需要一條經典的景觀道路。



從北二環到北三環的6公里之間,偌大的區域僅僅只有一個文景公園和城市遠動公園。今年年初開放了開元公園和高鐵寨漢墓遺址公園,但都是比較小的街心公園,不像東有滻河灞河,南有曲江池,有著巨大的水域和綠帶。經開區雖有渭河,但畢竟離得遠,總不能每天早晚鍛鍊、散步跑那麼遠。


如何既經典又能滿足公眾的休閒健身功能,我覺得雁塔西路的「雕塑示範街」就可以借鑑。


2009年,雁塔區政府與西安美術學院將大學師生的優秀雕塑作品搬出課堂,在長達2300米的雁塔西路上,樹立起近百座風格迥異的雕塑作品,建成了雁塔雕塑示範街。示範街西起西安美術學院,東至大唐通易坊,從路的東頭開始,按周秦漢唐的順序,均勻排列著栩栩如生的雕塑。一條涵蓋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等領域,集文物宣傳、作品展示、藝術品交易、創意產業、文化旅遊功能為一體的永久性多維度文化藝術街區就這樣誕生了。


雁塔西路的雕塑


2017年底,雁塔區政府與西安美術學院、陝西歷史博物館合作,對之前的「雁塔雕塑示範街」再次升級。如今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佇立在鬱鬱蔥蔥的林蔭道旁,通過可視可觸的雕塑藝術向每一位過往的遊人訴說古城西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當然,也不是建好就一了百了,必然少不了長期的維護更新、綠化景觀設計和周邊環境提升改造。



西安市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的奮鬥目標,其中六個支撐體系之一就是要加快建設絲路文化高地。


文化建設提出具體的目標要求,就是要著力發揮全市文化資源優勢,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加快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彰顯西安的獨特魅力。


如今西安和漢文化有關的景區(渭河以南)有漢城湖景區、未央宮遺址公園(即將開放)、宣平里、昆明池和杜陵生態遺址公園,巨大的漢長安城遺址如今是西安最為失落的區域,毗鄰的經開區有責任有義務去挖掘和發揮漢文化優勢資源帶動發展漢長城遺址區域。


而道路的升級改造就是以小見大,也是實踐試驗的方式之一。


1 可以對明光路進行精心改造。


明光路西側有著30米寬的綠化帶作為基礎,可以在綠化帶內設計漢文化主題雕塑和有經開區工業形象元素的雕塑,讓普通的綠化帶公園升級為時尚美麗且富有歷史文化的經典景觀道路,這就同時既做到了展示漢文化,又能將經開區的電子產業特色呈現出來,與雁塔西路雕塑示範街形成南北呼應。


明光路西側自行車道 終南行者攝影


這條路的兩側匯聚了西安兩大最美書店,一是鍾書閣,為西北首家鍾書閣書店和面積最大鐘書閣書店;一是藍海風,被稱之為全國最大紙質「峽谷」,可以在明光路兩側繼續尋找場地修建一些漢文化展示館、中國漢服文化館等場所等。


2 可以把文景路改造為西安的第一條銀杏大道。


2018年文景路對路燈進行了更換,但對道路整體景觀提升作用不大。目前西安沒有一條較為完整的銀杏景觀大道,林蔭大道多為國槐、法桐。文景路中間的行道樹種植為銀杏和其他樹種相間,不能形成規模,氣勢美就不能形成,建議全部改種為銀杏。目前灃東新城的鎬京大道的銀杏樹就已初步形成規模景觀。


文景路行道樹 終南行者攝影


3 對於朱宏路西側,從漢城湖景區封禪天下廣場向北繼續拓展延伸漢城湖景區,到西安繞城高速公路處,這樣就將整個漢長城東護城河遺址上全部打通,在兩岸可建設富有漢文化特色的景觀街區,同時將在豐產路與宣平里景區連為一體,以先開發漢長安城遺址外圍部分的思路逐步推動。


如此一來,文景路、明光路和朱宏路將成為北郊的三條重要經典景觀道路。


作者 | 終南行者 | 西安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