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已經成為了擾動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新勢力,其背後的OpenAI團隊也因此成為了當下最熱門、最受關注的AI公司,在中國AI科技領域,誰又會在這場全球性的科技競賽中脫穎而出?
文 | 哀佳 石丹
ID | BMR2004
當AI能夠寫詩、作畫、譜曲,甚至能夠在模擬律師考試中取得前10%的好成績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在科學家們不斷地努力下,人工智慧開始滲透到人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下一代的世界要被徹底改變了。
如今,ChatGPT 已經成為了擾動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新勢力,其背後的OpenAI團隊也因此成為了當下最熱門、最受關注的AI公司,甚至引發了科技巨頭們的深度焦慮。與此同時,一個關鍵的問題隨之而來:在中國AI科技領域,誰會在這場全球性的科技競賽中脫穎而出?
01
前有訊飛,後有百度
2023年3月16日,百度科技園K6-揮手點江山報告廳里,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攜「文心一言」正式亮相,然而,在這個備受關注的日子裡,李彥宏卻顯得有點不太自信。
發布會上,李彥宏既強調了在這個時間點推出文心一言的緊迫性,也放低身段承認自己「並沒有完全ready」,同時他還表明,如果拿文心一言對標ChatGPT甚至ChatGPT-4,這樣是不太公平的。
這些複雜的情緒也感染到了股民,發布會當天,百度集團股價閃崩,一度跌超10%。一部分人認為這種「以市場換時間」的方法過於倉促,另一部分人卻認為「如果等國內的算法趕上ChatGPT-4再推出,市場就錯過了。」
除了文心一言,國內已有多家機構和企業推出了類GPT大模型。2023年2月,小冰公司的ChatGPT應用「小冰鏈」開啟了小範圍內測;3月初,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邱錫鵬團隊發布類ChatGPT模型MOSS;阿里達摩院類ChatGPT產品已處於內測階段,京東雲將推出產業版ChatGPT——ChatJD……更多大模型也在逐步內測推進中。
實際上,作為在技術、產業上都積累了數十年的老前輩,科大訊飛也是目前國內最被寄予厚望的人工智慧領域玩家之一。
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執行院長劉聰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明確回答了兩個問題:一是科大訊飛已經開始布局類ChatGPT模型,二是科大訊飛為什麼有能力把ChatGPT做好。
劉聰表示,科大訊飛計劃採用「1+N」架構,將大模型技術應用到行業中去,其中「1」是通用認知智能大模型算法研發及高效訓練底座平台,「N」是應用於教育、醫療、人機互動、辦公、翻譯、工業等多個行業領域的專用大模型版本。據悉,科大訊飛的AI學習機將成為認知智能大模型技術率先落地的產品,預計於2023年5月6日進行產品級發布。
他強調,科大訊飛的優勢主要來源於「技術上的優勢積累」,一方面是資金投入和研究團隊的組建。科大訊飛與中科大合作承建了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另一方面則是核心算法、數據和算力三方面的長期積累。
「科大訊飛在AI領域的布局其實早於百度,做類ChatGPT的模型我們完全可以期待,科大訊飛在技術、資金和數據量三個方面都不缺,但為什麼百度先做出來了?因為百度前幾十年主要在深耕搜索領域,這和當下ChatGPT的功能有共通之處,而科大訊飛早年主要在語音領域發展,這和文字型的生成模式存在一定差別。但是,當ChatGPT發展到以語音交互形式出現,科大訊飛的優勢就突顯出來了。」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分析。
02
智能語音賦能
人工智慧,通常主要指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音處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技術的總和,而涉足人工智慧的企業又可劃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個不同層面。
科大訊飛就被劃歸為技術層企業,同層次的還有發力計算機視覺領域的AI四小龍(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智能語音領域不僅有科大訊飛,還有雲知聲以及搜狗知音等企業;自然語言處理方向有達觀數據、搜狗等企業;知識圖譜領域有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機器學習領域有百度、騰訊等企業。
TMT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在涉及人工智慧的企業中,計算機視覺領域仍是 AI 技術賽道中貢獻最大的市場,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對於落地實踐的需求上升,可以覆蓋廣泛場景的智能語音開始成為人工智慧的重要賽道。
艾瑞諮詢《2021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研究報告》中指出,智能語音技術落地分為三類應用場景,首先為以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和語音轉寫為主的垂類應用,隨著新冠疫情催化和產業的數智化轉型加速,該類語音應用在教育、公安和醫療等領域加速場景落地;其次為消費級智能硬體中加載的語音助手,語音交互入口帶來的功能性定位讓其隨著智能終端的規模擴大具備強需求增長動能;再次為對話機器人產品,形式可為文本機器人、語音機器人和多模態數字人。隨著對話機器人產品客服功能的豐富,以及向營銷和企業信息服務場景的應用滲透,對話式AI的場景變現能力會逐步增強。
張書樂表示,總的來看,不管是在To C消費端的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慧辦公、智能駕駛,還是To B企業端的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客服等多個領域,都會是ChatGPT渴望落地的場景,而相比文字、圖片等形態,語音的應用範圍將會更加廣泛。
譬如文心一言剛發布時,在汽車領域,搭載文心一言技術的量產車型長安逸達也隨之公布,同時金融領域的多家券商機構也成為了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態合作夥伴,應用場景主要包括為客戶提供「更個性化」「更有溫度」的客服解答服務。
那麼,拉開科大訊飛與百度及其他企業語音識別的技術差距是什麼?
「在機器學習的世界裡,真正決定不同機器之間能力差異的就是數據的質量。」張書樂說。
「語音識別率的提升需要有龐大的數據量進行訓練,而在教育、醫療、生活、出行等剛需領域,科大訊飛早就躬身入局,先是把便於落地的垂類領域打通,然後進一步收集優質的數據,由此推出的類ChatGPT模型就會有很大不同。」張書樂補充道。
03
科大訊飛的千億布局
2021年2月8日,在科大訊飛舉辦的年度總結計劃大會暨頒獎典禮上,董事長劉慶峰隔著螢幕發出靈魂一問:我們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
劉慶峰表示:「兩年前我們提出,科大訊飛從人工智慧1.0戰略進入2.0戰略,現在站在『十四五』新起點上,我們提出了非常清晰的階段性奮鬥目標。一要在人工智慧2.0時代達到十億用戶,實現科大訊飛千億元收入,帶動萬億產業生態;二要成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領導者,並且在全球人工智慧產業中代表中國贏得話語權;三要成為用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的傑出公司,並向著偉大公司邁進。」
在這樣的戰略目標下,科大訊飛圍繞「平台+賽道」的業務布局,以訊飛開放平台為核心,「智慧教育」作為根據地業務,覆蓋了城市、醫療、政法、工業、汽車、金融等多個垂直應用場景,形成了面向G/B/C(政府用戶/企業用戶、個人用戶)端的業務發展格局。
以智慧教育領域為例,具體來看,G端業務主要以市縣區等區域建設為主體,涵蓋面向區域內所有學校及用戶的因材施教整體解決方案等;B端業務主要以學校建設為主體,包括校內大數據精準教學、英語聽說考試等;C 端業務主要以家長用戶群自主購買為主,包括人工智慧學習機、個性化學習手冊等產品。
對於科大訊飛的布局策略,丁道師分析認為,科大訊飛多產業布局方法是帶有試錯性質的,只有融入生活的AI,才是可靠可用的AI。早年的科大訊飛是一家完全To B的公司,也比較低調,存在感不高,往往被市場尤其被消費市場所忽視,而後其發力C段業務,下場做了大量的硬體產品,包括阿爾法蛋、訊飛翻譯筆、智能錄音筆在內的數十款AI產品,且訊飛C端的發力方向,也是基於大眾市場最日常、最普通、最頻繁的需求,比如兒童對知識的獲取,會議達人對會務信息的整理,出國旅遊與外國人的溝通等等。
「但是,相比C端業務,B端業務能夠更可持續性地賺錢,對於C端消費者來講,產品可以隨時更換,但B端用戶的獲客門檻高,客戶依賴度也比較高,用戶一旦做出選擇,其被他人搶走的可能性會更低。因此,未來科大訊飛實現千億元產業的目標,還主要靠B端業務來實現。」丁道師補充道。
04
仍存行業通病
受到ChatGPT概念的影響,自2023年1月16日以來,科大訊飛股價漲幅高達52%,
在科大訊飛的官網上,從今年1月份開始,科大訊飛接受了來自國盛證券、浙商證券、西南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研究機構的調研。
其中,西南證券認為,公司作為國內AI領軍企業,在智慧教育、開放平台、消費者業務等支柱領域已構建起「剛需+代差」的可持續發展優勢,疊加多行業AI應用的規模化落地,預計科大訊飛未來幾年發展向好。國泰君安預測,科大訊飛2022~2024年將實現營收分別為200.54億元、275.68億元、367.91億元,歸母凈利5.88億元、22.17億元、28.69億元。所有券商機構觀點一致:維持「買入」評級。
從股價方面來看,文心一言發布當天,科大訊飛股價大漲8%,成交額27億元,股價再創14個月以來新高,總市值達1215億元。
公司市值一路狂飆,但從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上看卻是「虧損」。
2023 年1月份,科大訊飛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上指出,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7億~6.23億元,較上年減少約10億元,同比下降60%~7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3.92億~5.38 億元,較上年減少約 5 億元,同比下降45%~60%。此外,實現營業收入183.14億~201.45億元,同比小幅增長0%~10%。
對於此次業績下降,科大訊飛方面表示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受到新冠疫情反覆的影響,其次是2022年在教育、醫療等持續運營型根據地業務的合作平台拓展,新產品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國產化適配等方向新增投入約 8 億元,這些投入在2022年尚未形成收入,所以對當期經營業績造成了影響。
此外,《商學院》記者發現,科大訊飛的研發費用從2017年到2021年逐年攀升,分別為5.96億元、12.63億元、16.40億元、22.11億元、28.30億元。
除上述因素外,主要影響因素還包括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等金融資產因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約 5.87 億元。據統計,2022年三人行股價下跌超過22%,寒武紀下跌超過42%,商湯大跌近60%。
針對科大訊飛業績滑坡,丁道師認為高投入仍是人工智慧企業的通病。對於以To B方向為主的企業,時間長才能看出成效,而科大訊飛發力的領域又比較多,這不可避免會帶來經營壓力。而作為營收的重要支柱,科大訊飛的教育產品和服務卻面臨毛利率不斷走低的問題,這說明從市場競爭層面來看,科大訊飛最重要的教育產品和服務領域,正面臨一些壓力。
財報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毛利率分別為51.38%、50.03%、46.02%、45.12%、41.13%、40.12%,已經是連續多年不斷下滑。
「現在大部分人工智慧觸及到的都是消費者的癢點,而不是痛點,還沒有解決用戶的核心需求,在這種大背景下,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圈的頭部玩家紛紛開始加碼類ChatGPT技術研發,即便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相較於其他企業有一定的領跑優勢,也會隨著時間慢慢被稀釋掉。」丁道師補充道。
來源 | 《商學院》雜誌2023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