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我們為什麼要記住科幻作家葉永烈?

2020-05-15     不存在日報

原標題:韓松:我們為什麼要記住科幻作家葉永烈?

下午五時許,得到消息,葉永烈去世了。我很震驚和難過。

我第一次見到他,是一九九一年世界科幻協會年會,在成都舉行,在一個屋子裡有很多人,吳岩把我介紹給他,他親切地與我握手,他的手很暖和很柔軟。後來又在多個場合見過。他很關心我。最後一次是大前年上海書展,他和夫人一起,在簽售,主要是環球旅行的系列,那年他的全集也出版了。他見到我很高興,讓我坐在他身邊,問我科幻界的情況。這樣一直待了很久。那時感覺他精神身體都很好,記憶也很好。

2017年上海書展上的葉永烈/韓松

葉永烈去世了,這樣,繼鄭文光、童恩正後,中國上一代又一位大師走了。這是一個時代的消失。

有人問我,葉永烈對我有什麼影響?我說是他帶來了科幻的火種,《小靈通漫遊未來》太讓人激動了,這個小說描述的就是今天的中國,葉永烈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寫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其實就是全面小康的中國,在技術上,有生產糧食的工廠,有給學生上課的機器人,有電腦的普及,有人造肉,還有會飛行的汽車,等等。

這本書在一九七八年出版後很轟動,因為中國人之前沉浸在人與人的鬥爭中,很久沒有想像未來時空了。加上漫畫,《小靈通漫遊未來》售出五百萬冊,我甚至覺得當時很多中國人,他們走上各行業各業崗位後,就是在按照這本書的模式建設中國的,葉永烈寫的實際上就是工程師治國的模式。

這就成了今天的中國。他的科幻成真了。

葉永烈在讓科幻通俗化上,也做了很大貢獻,比如他的金明探案系列,把科幻跟推理結合。這個傳統我們應該繼承下來。科幻是通俗文學,它是要讓廣大群眾愛看的,不是玩語言文字的遊戲。它要有閃光的點子,有驚人的想像,有精彩的故事,有曲折的情節,這些方面,葉永烈都做得特別好。

當然葉永烈還有一個很了不起的,那就是他對社會的關切。他在愛滋病還沒進入中國時,就寫了《愛之病》這樣一本小說,預言了這種病一旦來到中國,會帶來什麼樣的政治社會經濟衝擊,這是中國最早的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中長篇小說,有十萬字,當時送衛生部門審稿,官員說,中國現在都沒有愛滋病,你寫這個書,要引起社會輿論的混亂,於是便槍斃了。

但是當時的中國,東方不亮西方亮,小說還是在另外的地方發表了。葉永烈還寫了一些別的科幻小說,因為想像力尺度大,受到批判,有的被批為偽科學。那些批他的人,現在都沒人記得了,但葉永烈的小說卻留了下來。

2013年,葉永烈在上海接受採訪/姬少亭

我覺得他寫的最了不起的科幻小說,至今也無法超越的,還是那篇《巴金的夢》,發表在八十年代的《科幻世界》上。他寫中國未來一定會建這麼一個牢記歷史的博物館,而且是與國際合建,他詳細描寫了這個館怎麼建,有什麼館藏。這個小說光是能發表就很了不起了。

所以我覺得葉永烈,他是真正的科幻大師,他主張想像力無禁區,他對未來是樂觀的,相信科技會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同時他又是深懷憂思的,他的作品浸染著對社會問題的關切和思考,他是科幻現實主義的代表。

在他那個時代,雖然有些短暫的波折,但總體上有一個很好的科幻環境,人們可以發揮想像力的自由。他的主要的科幻小說都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發表出版的。我是在他的影響下,在那個環境里成長起來的。

我們不要忘記葉永烈和他的時代。

作者 | 韓松,著名科幻作家,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代表作品有《紅色海洋》《宇宙墓碑》《地鐵》《驅魔》等,多次在海內外獲得大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0CIGHIBiuFnsJQVDI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