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別忘了吃6樣,做好2件事,納祥祈福,老傳統別丟了

2023-08-07     市井覓食記

原標題:明日立秋,別忘了吃6樣,做好2件事,納祥祈福,老傳統別丟了

「時至立秋年過半,日月如梭轉瞬間」,立秋的到來是秋季拉開了序幕,意味著夏季結束,由陽盛逐漸轉為陰盛,降水量也開始趨向於減少,而萬物都由繁茂的成長期進入到了成熟期,農民即將迎來禾穀、果蔬最大的收穫季,一年努力耕耘的結果就要揭曉了。

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每一個都是四季的始點,都有著各自的重要性,古人都十分重視,立秋也不例外,況且它還關係著一年的豐收,也因此留下了許多與其相關的傳統習俗,寄託著人們對豐收的祝福、對身體健康的期望。

明日就是立秋了,別忘了「吃6樣做2事」,納祥祈福,老傳統千萬別丟了。

立秋吃6樣:

1、吃立秋餅

俗話說「入伏面,立秋餅」,在立秋這日許多地方都流行吃餅的習俗,有「咬秋」的含義,和立春吃春餅所呼應。而且,秋天也是豐收的季節,用夏天新收的小麥攤成一張張麥香十足的大餅,或是烙成燒餅,全家圍坐在一起吃,也是在祈求之後的秋收能順利迎來大豐收。

推薦食譜:【蔥花餅】

所需食材:麵粉、小蔥、五香粉、鹽

第一步:取適量麵粉加半勺鹽,攪勻後分兩半,一半加熱水揉成燙麵,另一半加涼水和麵糰,再揉成一團,揉成長條切分成小的麵糰,刷上油密封醒半小時。

第二步:小碗里加麵粉,放一勺五香粉和適量鹽,燒熱油澆入碗中,攪勻成油酥,另備些蔥花。

第三步:醒好的面劑子,擀成長方形,刷油酥、撒蔥花,再像扇子一樣錯落的疊在一起,從一端開始卷,卷好後擀成餅狀。

第四步:平底鍋刷油,油熱放入蔥花餅,烙成兩面金黃盛出即可。

2、吃紅燒肉

按照老傳統,在立秋後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貼秋膘」,經過苦夏人們多少會因食慾不高和消耗量過大而變得消瘦,體內的營養需要多補充,貼秋膘就是最好的彌補方法。

貼秋膘講究多吃味厚的美食,首選就是吃肉,尤其是三肥兩瘦的五花肉,燉成紅燒肉最受歡迎,所以這立秋當天別忘了做五花肉吃,以它作為「貼秋膘」的開始。

推薦食譜:【紅燒肉燜三鮮】

所需食材:豬肉、鮑魚、鵪鶉蛋、香菇、生薑、小蔥、香葉、八角、花椒

第一步:五花肉洗凈切塊,冷水下鍋,焯水煮至變色撈出,鮑魚肉、香菇洗凈改花刀,鵪鶉蛋煮熟去殼。

第二步:鮑魚倒入開水鍋中,加薑片焯水煮至彎曲撈出。炒鍋燒熱,倒入五花肉,皮朝下烤至焦黃,再分別將其他面煎出多餘油脂。

第三步:放入薑片、蔥段、花椒、八角和香葉,炒香後加兩勺白糖,炒至融化,放四勺生抽,再把鮑魚、香菇、鵪鶉蛋一起倒入鍋里翻炒。

第四步:炒至脫生後,全部倒入高壓鍋里,加適量水,放蚝油、老抽各兩勺,適量的鹽、雞精、胡椒粉,大火燜燉20分鐘,開蓋大火收汁,翻炒均勻即可盛出。

3、吃茄子

民諺里有提「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恰好正逢新鮮茄子採摘上市,這時候的茄子最是鮮嫩、有營養,多吃一些這樣的時令蔬菜是最好不過了。

而且,茄子還能解暑驅熱,雖說已經進入秋天,但大部分地區都會出現「秋老虎」,氣溫仍會居高不下,甚至天氣多乾燥,吃些茄子補水消暑。

推薦食譜:【茄子燒花菜】

所需食材:茄子、花菜、大蒜、蔥、干辣椒

第一步:茄子洗凈,帶皮切滾刀塊,花菜掰小朵,拿淡鹽水浸泡,沖洗乾淨,切蔥絲、姜碎和干辣椒段。

第二步:茄子塊撒上半勺鹽和五香粉,放五勺澱粉抓勻,放入油鍋炸八分鐘左右,至邊緣處焦黃撈出。

第三步:炒鍋燒熱油,放蔥段、蒜瓣、干辣椒爆香,倒入花菜大火炒三分鐘,倒入茄子,放兩勺生抽、五勺番茄醬和半勺白糖,大火炒勻。

第四步:鍋中倒入半碗清水,蓋鍋蓋燜煮三分鐘,加雞精、鹽,炒勻關火出鍋。

4、吃涼粉

在山東、河南等地,立秋當天多會去吃涼粉,或是家中有手巧的主婦會自己在家坐著吃。這些地區立秋了的氣溫還是比較高,涼粉吃起來清涼爽口,能緩解不少燥熱感,降低體溫。用黃瓜、香醋、醬油等一起涼拌著吃,還十分開胃,增強食慾。

推薦食譜:【涼拌紅薯涼粉】

所需食材:紅薯澱粉、黃瓜、大蒜、香蔥、小米椒

第一步:紅薯澱粉加適量清水,攪勻成水澱粉,用濾網過濾一遍。

第二步:煮鍋接水,水開後倒入水澱粉,邊倒邊攪,攪至黏稠透明關火。

第三步:倒入合適的碗中,冰箱冷藏一小時,凝固好取出,切長條,另準備黃瓜絲、香菜段、蒜末和小米椒。

第四步:小碗里放一勺芝麻醬,加生抽、香醋懈開,加辣椒油、白糖、鹽、雞精和芥末,放蒜末、小米椒和香菜段攪勻,淋在鋪了黃瓜絲的涼粉上即可,吃前拌開。

5、吃秋瓜

我國民間素來都有「啃秋」的習俗,主要是要啃吃秋瓜,瓜類的水分含量高,營養價值也不低。像西瓜、南瓜、黃瓜、冬瓜等都行,吃起來補水解熱,尤其建議吃南瓜。

俗話說「秋食南瓜勝良藥」,南瓜剛好是秋季的產物,不似西瓜、黃瓜那麼寒涼了,嫩南瓜水分也不低,買回家炒著吃鮮嫩營養。

推薦食譜:【肉絲炒嫩南瓜】

所需食材:嫩南瓜、肉絲、生薑、大蒜、干辣椒

第一步:嫩南瓜洗凈,帶皮切絲,準備薑絲、蒜末和干辣椒段。

第二步:肉絲加薑絲、一勺生抽和少許鹽,抓勻腌制15分鐘。

第三步:起鍋燒油,放蒜末、薑絲和干辣椒爆香,倒入肉絲炒散炒至變色。

第四步:鍋中倒入嫩南瓜絲,翻炒一分鐘,撒上雞精、鹽,炒勻入味關火出鍋。

6、吃秋桃

在我國的江南一帶,立秋有著吃秋桃的習俗,桃子吃起來清甜可口,滋潤營養。關鍵桃子自古以來都有著很好的寓意,有「仙桃」、「壽桃」之稱,代表著吉祥平安、健康長壽,一直都被視作吉祥之果。

立秋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吃了桃子就寓意都意味著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和祝福,而且吃完桃子後,桃核不能扔要保留下來,到了除夕夜燒了,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順利健康。

推薦食譜:【什錦水果罐頭】

所需食材:桃子、杏、櫻桃、冰糖

第一步:將桃子、杏、櫻桃這三種水果,有破損的果子挑出來不用,剩餘的果蒂去除。

第二步:把三種果子用淡鹽水浸泡,之後清洗乾淨,桃子和杏去皮,再對半切塊去核。

第三步:找個合適的罐頭瓶,洗凈後放熱水鍋里煮一會殺菌,取出晾乾。

第四步:把桃子肉和杏肉放入煮鍋,加清水和冰糖煮開,放櫻桃煮三分鐘,關火盛入玻璃罐頭瓶里,蓋好蓋子放冰箱冷藏五到七天後食用。

立秋做2事:

1、迎秋

立秋作為傳統的「四時八節」之一,自古以來都是倍受人們重視的,自先秦時期就定下了「迎秋」這一習俗,當朝的天子要率領三公九卿,以及各諸侯、大夫,前往西郊進行祭祀典禮,以表達下半年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願望。

到了唐宋時期,又拓展出了「秋獵」、「秋闈」、「搭台唱戲」等各式迎秋活動,時至今日,在湘西苗族等地區,也會在立秋這日盛裝出行,大家相聚在一起舞獅子、盪鞦韆、載歌載舞的迎接秋天的到來,祈禱秋季能五穀豐登,吃穿有餘。

故而,在立秋當天若是家中附近有舉辦迎秋的活動,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參加、感受一下傳統活動氛圍,也是為自己和家人祈福,能夠事事順利、平安健康。

2、曬秋

立秋是秋季的開始,氣候從多雨逐漸轉變為乾燥少雨,但溫度依舊不低,光照強烈,這一氣候變化讓人們得以利用,那就是將一些成熟的農作物,置放在院中屋外晾曬,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立秋的另一大習俗——曬秋。

曬秋一方面是為了慶祝豐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將收穫的食材曬乾便於儲藏起來,等到了食材較為匱乏的冬天,再拿出來烹飪食用。曬秋的食材很廣泛,像辣椒、豆角、南瓜、黃瓜、茄子等等都可以曬,大家在立秋的時候也可以多買點這些蔬菜,自己在家曬一些,曬好了秋冬天用來燉肉、拌菜都很好吃。

——老井說——

立秋之後,在作息上就要有所調整了,夏季提倡晚睡早起,但進入秋天后最好要重新恢復早睡早起,慢慢的天氣會變得涼爽,睡眠質量也會提高,早睡一些也能來補償夏季睡眠不足的狀況,讓身體更好的恢復精氣神。另外,在穿衣上雖講究「春捂秋凍」對健康有好處,但如果遇上天氣驟冷,還是要適當的添加衣物才好,以免降低抵抗力導致生病。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9049f573143156b37fe614a892656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