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它深遠地改變了世界的格局,給世人帶來了無數難以抹平的傷疤。
我們都知道,在戰爭之後,一個人是非常容易變的狂躁和敏感的,這一點已經在無數的關於越戰的影片中有過描述了。二戰當然也是這樣,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在戰爭中精神受到創傷的士兵呢?當時的西方醫學界給出了一個錯誤的答案。他們的答案就是腦白質切除術。
這個在被後來稱為「比魔鬼還邪惡的手術」的發明者是,安東尼奧伊加斯莫尼茲。作為一名醫生,他早在1935年之前就提出了這個構想,並且在1935年順利地實施了這個手術。在手術之後,病人果然如他所料,變得乖巧了不少,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手術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大的推廣。
二戰結束之後,那些受過創傷的,表現的非常焦躁、暴戾的士兵就被推薦去接受這個手術了。據不完全統計,被實施過這種手術的美國士兵不下200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甘迺迪的妹妹——尤尼斯。
手術之後病人們,一開始都變得非常乖巧溫順,但是後遺症卻在幾年之後快速來襲。如今的我們已經知道,腦白質是一種掌握著高級神經運動的物質,喪屍了腦白質的人都會變成「白痴」,不再能夠進行任何複雜的思想精神活動。
前面我們提到的那位尤尼斯,正在接受完這次手術後的幾年之內,智力迅速下降,甚至達不到一個三歲小孩子的標準,她整日坐在窗前若有所思,喃喃自語,如同一個退化了的人。
另一位比較著名的受害者名叫羅曼·科馬斯,他曾是一位二戰中的美國飛行員。他被他的家人強行拉去實施了這個手術,手術之後,她變成了自己六歲時候的樣子——愛玩拼圖和跳棋,自稱是「宇宙小王子」。
這個手術一度在美國風行,甚至連一些不入流的醫生都敢進行這個恐怖的手術——用一個尖銳的物體在眼窩或者頭顱上開一個洞,然後用攪拌的方式破壞腦白質。這個手術的對象除了有那些暴力傾向的人之外,還有一些同性戀。
而這個手術的發明者安東尼奧伊加斯莫尼茲,卻在1949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這是諾貝爾獎歷史上一個無法抹去的黑點,好在後來人們很快發現了這種手術的邪惡之處,很快的就將它禁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