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考第一牛人,考得749分,差一分滿分,如今做什麼呢

2024-09-22     康康歷史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如今,高考儼然成了一個選拔人才必經途徑。為了能在這場"人生抉擇"的考試中大放異彩,學子們都屏氣凝神,你追我趕。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下,有一個學子考了749分。

優秀要從小培養

這個被稱為:"中國高考第一牛人"的考生名叫王端鵬。王端鵬出生於山東煙台。王端鵬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師。

自王端鵬出生起,他的父母就希望他的一生能夠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他們深知:"自己的孩子遲早有一天會離開自己"。因此,在王端鵬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

王端鵬的父母認為:這是他們能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當別的孩子還依偎在父母身邊時,王端鵬便已經學會了照顧自己。同時,王端鵬還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獨立思考,他不喜歡不加思索地附和別人,只喜歡自己去發現和探索。

王端鵬的父母深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和教育王端鵬。下班後,王端鵬的父母常常會推掉無謂的應酬,待在家裡陪著王端鵬一起玩耍,一起閱讀。他們十分珍惜王端鵬每一次成長的瞬間,王端鵬的父母總覺得每一次教育孩子時他們自己也受益匪淺。

"幸福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很快,王端鵬便到了上學的年紀。他的父母含淚將他送到了學校,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校學到更多的東西。每次放學,王端鵬的父母總會和王端鵬一起討論在學校學習的內容,他們認為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果不其然,王端鵬越發表現出對知識的渴望。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很快,王端鵬便在學習上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勢。他善於獨立思考,常常會對一個問題"刨根問底"。求知若渴的王端鵬便成了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看著自己孩子生活得如此幸福,王端鵬的父母欣慰地笑了。

一朝成名於天下

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加,王端鵬的自主學習就顯現出來極大的優勢,當別的孩子都將目光放在"背誦和記憶上"時,王端鵬卻選擇深入理解公式和定理的深層含義。這便是人們雖說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學習的同時,王端鵬還熱愛運動,寫完作業後,王端鵬總是第一個衝到操場上,他熱愛跑步,打球等,運動後大汗漓漓的他總覺得自己在繁重的學業中又活了過來。

進入高中後,每個學生的臉上都寫滿了緊張,可王端鵬卻並非如此,他總是有條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枯燥的高中生活被他安排的充滿詩意。王端鵬非常享受自己的生活,每一天,他都要求自己有所進步。

在極度自律的條件下,王端鵬自然是出類拔萃的,他成了老師讚揚,同學羨慕的好學生。由於成績優異,王端鵬還代表學校參加了國家舉辦的競賽,並獲得了獲得了一等獎。眼看著離高考越來越近,很多學生都開始焦慮緊張起來,他們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這些學生的臉上都表現出了倦意。

王端鵬的父母知道:"高考在很大一部分上考的是心態",他們從來不要求王端鵬要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只默默的在後面支持和鼓勵自己的孩子。沒了來自父母的壓力,王端鵬更加坦然地面對高考,直到高考的前一天,他還坐在家裡複習著。

高考後,經過簡單的休息,王端鵬又開始了自己新的計劃,成績下來的那一天,王端鵬沒有過分的緊張,他知道"冥冥之中的一切早已塵埃落定",自己也相信自己的努力不會白費。

果然,王端鵬考了729分,再加上競賽一等獎獲得的20分,他的高考成績為749分,離滿分只差了一分。王端鵬的父母激動地留下了眼淚,他們知道王端鵬這一路走得有多麼艱辛。

聽從我心,無問西東

高考出名後,王端鵬帶著大家的期盼來到了清華大學讀書。一進入學校,王端鵬就開始淡出大眾的視野,將自己的精力放在學術研究上。他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爭取高效率的學習。

在清華讀書的幾年,王端鵬還交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常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和探討。那些一個個難懂的課題在這群年輕人的口中變得生動有趣起來。閒暇時,王端鵬和高中一樣,喜歡參加一些運動項目。他在體育場上肆意地展現著青春色彩。王端鵬過著平凡而又有趣的大學生活。

從清華畢業後,王端鵬沒有選擇到企業上班,拿著巨額的工資,相反地,他來到了中國科學院,成了一名科學院院士,在這裡,王端鵬繼續從事著自己的"科學夢",為中國的科研事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歲月沒有帶走王端鵬認真的態度,更加沉澱了他的品格,"每一次的工作王端鵬都要求"盡善盡美",他享受著每一次接近真理的過程。

如今,王端鵬也在自己的科研事業上小有成就,他也收穫了美滿的家庭。王端鵬的父母十分支持王端鵬的選擇,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讓自己的孩子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從"高考第一牛人"王端鵬的成才經歷上,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啟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父母都應該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的影響孩子。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今,有些父母似乎太過急功近利,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彩,可卻忽略了孩子的培養過程。這不僅會傷害孩子,還會適得其反。每個父母都應該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培養起孩子優秀的品格和面對人生風雨的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9c1695853bce737881b6b5bbe864c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