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湖南,
必然想起那四句經典:
不到湖南,你可能都不知道:
( 一 )
湖南省內方言巨多,
據說很可能只是隔了個山頭,
就誰也聽不懂誰了。
( 二 )
再兇狠的湖南話,
也有一絲微妙的俏皮感,
全在那個"咯"字之中,
你感受一下……
( 三 )
湖南人有一個字,
可以用的出神入化,
那個字就是——"搞"。
類似於東北人的"整"。
一個"搞"字,
可以有108種意思。
比如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一段:
"一個學生,搞對象是可以,
但最重要的還是搞學習……
你不搞清楚生命真諦和方向,
搞些有的沒的有什麼搞頭。
我的話,你們搞明白沒?"
( 四 )
還有那些讓人聽過一次,
就終生難忘的湖南塑普!
66666666666666
湘籍開國領袖群雕
他們不僅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也把湘菜和湘味帶到全國。
偉大領袖毛主席,
就是妥妥的"湘菜代言人",
眾所周知,他愛吃紅燒肉。
而他的那句"不吃辣椒不革命",
更是代表了湖南人,
對辣椒發自內心的喜愛……
如果說,辣椒是川菜中的"魔法",
那麼在湘菜中,辣椒就是"靈魂"。
湖南人從來不把辣椒當做調味品,
辣椒就是真正的飯桌主菜!
湖南人做辣椒也是千變萬化。
( 一 )
可以加鹽腌製成腌辣椒。
( 二 )
也可以在太陽下暴曬做成白辣椒。
( 三 )
還可以剁碎加上蒜和鹽變成剁椒。
( 四 )
還可以用炭火烤制去皮,
搗碎成擂辣椒。
即使身在異國他鄉,
湖南人都會帶著一瓶家鄉的辣椒。
而地道湖南味代表的湘菜,
作為八大菜系之一,
早在漢朝就形成了菜系,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很多人眼中,
湘菜一定與辣有關,
可以說是無辣不成席。
然而事實上,傳統的湘菜,
其實只有20%-30%是辣味菜肴。
對於湘菜與辣味的這種關聯記憶,
湘菜大師譚添三曾說:
"誰叫一盆剁椒魚頭紅遍了全國。"
湘菜的特色就是香、鮮、辣,
兩個字總結就是"下飯",
美味湘菜的最佳搭配,
必是香噴噴的白米飯。
湘菜中的經典家常菜,
是湖南年夜飯里不可多得的美味。
年夜飯要擺上6隻或8隻碗,
每一道菜都用碗來盛也是特色。
一進入初冬,湖南人就開始忙碌,
宰豬、切肉、熏制、晾曬,
於是,一道美味的湖南臘肉就做成了。
湖南人的腊味花樣百出,
有臘肉、臘魚、臘雞等等,
要吃的時候,用辣椒爆炒,
香味四溢直衝腦門~
眾所周知湖南水系眾多,
是盛產水產的魚米之鄉……
湖南人靠水吃水,
擅長將河鮮與辣椒結合,
烹飪成一道道鮮辣的美味。
經典名菜東安雞,
是湘菜的代表之作。
這道菜用雞肉、薑絲和干辣椒煸炒後,
在放入肉湯中燜個幾分鐘,
十分美味。
湖南邵陽地區的傳統家常菜,
在冬季家家戶戶都要製作它,
做好的豬血丸子用來炒臘肉,炒青蒜,
鮮香爽辣,配上白米飯簡直絕了。
春節桌上絕對少不了的重頭戲,
也是湖南人待客的招牌菜。
扣肉肥瘦相間,
一口下去絲毫不膩,
口口生香讓人無比回味。
爆炒也是湘菜的拿手技法,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農家小炒肉,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湘菜之一。
現在走遍全國,
都能看見這道菜的蹤影,
可見大家對這道菜的口味,
接受程度很高哦~
這道火遍大江南北的湘菜招牌,
用火辣辣的剁椒蓋在白嫩的魚頭上,
剁椒之味滲入魚肉,
清香四溢,咸鮮濃辣。
可以說湘菜的誘惑,
剁椒魚頭完美的詮釋了出來。
除了武岡的鹵香乾和德字香乾,
湖南的香乾扛把子莫過於攸縣香乾。
攸縣水質好,
做出來的香乾頗具特色。
吃起來口感滑嫩,
韌性耐嚼,香濃味純。
湖南永州的地方傳統名菜,
當地人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做。
色澤紅潤、焦脆爽口,
而香辣特殊的口感備受吃貨好評!
湘菜的魅力具有一種穿透力,
是那種帶著辣與汗,
又欲罷不能的感覺……
經典眾多的湘菜里,
你最難忘的是哪一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