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連長不簡單,要戰士挖「一洞三位」,聽聲就知美軍進攻方向

2020-04-09     看北朝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末期,志願軍總部命令我63 軍在漣川和鐵原地區組織防禦掩護主力北撤,63軍的阻擊陣地正面寬約 25 公里,縱深約 20 公里,由於鐵原與金化、平康構成韓戰中著名的「鐵三角」地區;這裡是朝鮮半島罕見的平原地區,漢城至平壤的鐵路和幾條重要公路都交匯於此,是我軍囤積、轉運物資的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遏制 " 聯合國軍 " 進攻態勢的戰略要地。鐵原一旦失守,我軍東西線部隊的聯繫就會被切斷,會對整個戰爭產生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


63軍部隊在鐵原地區的阻擊戰堪稱驚天地泣鬼神


由於敵我兵力對比懸殊,63軍在美軍優勢兵力和火力的攻擊下傷亡很大,阻擊戰開始的第三天,戰場形勢已十分嚴峻。當日19時,63軍首長決定188 師進入二線防禦陣地。188 師 563 團 8 連隨主力也冒雨進入了陣地。8 連所扼守的高台山,主峰是 255.1 高地,主峰向左延伸的山樑是 200 高地,向右延伸的是無名高地。255.1 高地由主峰向東、向南伸出的兩條山嶺,嚴密地控制了山下的公路和鐵路。進入陣地後,8連長郭恩志帶領戰士連夜修築工事。他要求每個戰士必須修 " 一洞三位 ",即防空洞、防空炮位、堅守位、機動戰鬥位置,他知道即將到來的將是一場惡戰,工事不但要堅固,而且必須便於實戰。6 月 5 日,美軍騎兵第 1 師開始向 63 軍二線陣地發動攻擊。在猛烈炮火準備之後,2個連的敵人開始向 200 高地進攻,2 排戰士把敵人放到 30 米時才突然開火,把對方打得扔下 60 多具屍體後狼狽退下山去。但隨後敵人又開始了更猛烈的進攻,先是飛機輪番轟炸,緊接著就又是一陣猛烈的炮火轟擊,足足持續了近一個鐘頭,8 連陣地上又是一片火海。


美軍B-26輕型轟炸機對我軍的陣地投擲凝固汽油彈


美軍向 200 高地幾次進攻受挫後,郭恩志根據無名高地上密集的爆炸聲判斷,敵人可能會有新的企圖,改變攻擊方向。等炮火剛一停止,他便立即招呼迫擊炮手和重機槍手直奔 1 排陣地。果不出所料,敵人開始向 1 排陣地進攻。等到敵人進攻到了我軍火力最佳殺傷範圍後,60毫米迫擊炮和重機槍立即開始射擊,趁敵人混亂之機,兩個戰鬥小組從側翼撲向敵人,手榴彈像冰雹一樣落入敵群,緊接著連主力從正面發起白刃突擊,敵人再次被打退。


美軍正在集結準備對我軍發起攻擊


夜深人靜後,郭恩志安排 3 排長帶上 8 班3名戰士奔襲敵人陣地。4個人輕輕模到敵人陣地前,突然一陣手榴彈過去,把正在休息的美軍炸的一片大亂。隨後我軍又對著亂跑的敵軍猛烈射擊,在美軍反應過來之前就扛著繳獲的武器彈藥回到自己的陣地。


我軍夜襲敵軍


6 日早晨,敵2個營的兵力在 8 輛坦克和2輛吉普車的配合下開始向 8 連陣地攻擊,郭恩志將 3 排分別加強到了 1、2 排陣地上,將敵人擊退。這時擔任偵察任務的 3 排長報告說:"剛才山下的敵人在大聲地用中國話說攻不上去就不攻了,讓炮火把山頭炸平 。郭恩志一下子就識破的敵軍的伎倆,他們果真想用炮砸咱們,還會用中國話大喊大叫嗎?


志願軍連長不簡單,要戰士挖「一洞三位」,聽聲就知美軍進攻方向

1951年5月五次戰役後期,大批南韓新兵正登上火車準備運往前線


看來敵軍已經掌握了我軍的防炮規律,想騙我軍進洞,然後偷襲我們!於是郭恩志通知各排注意警戒,不要進防空洞,馬上做好迎敵準備。果然,敵人在沒有進行炮火準備的情況下,一個營的兵力向我陣地偷偷摸來,正當他們自以為得計時,又被 8 連的火力打了回去。64軍各級首長都在密切關注著8連的戰況,當軍長傅崇碧得知 8 連已與團部失去聯繫,預感到情況已經十分嚴重,命令563團一定要把8連接出來。哪怕是剩一個人也要接出來!563命令3 營組織了40 多人前去接應,但由於敵人封鎖甚嚴,兩次接應都未能成功。


五次戰役中英軍的重機槍陣地


入夜,已彈盡糧絕的 8 連,在連長郭恩志帶領下,集中全連僅有的 13 發子彈和 1 枚反坦克手雷,趁著夜色由他和3排長打頭陣,指導員負責後衛掩護,按照 3、2、1 排的順序,經過勇猛衝殺,從敵人力量較薄弱的西面跳崖突圍成功,安全地回到營部400 高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nwrYnEBnkjnB-0z24s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