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為何會淪落到後來處處被東廠壓制?

2020-07-30     看北朝

原標題:錦衣衛為何會淪落到後來處處被東廠壓制?

自我感覺良好從當初制度設計上,或者政治格局變化上,東廠是怎麼做到壓制錦衣衛的?同樣是特務機構,為何影視劇里,東廠往往是反派,壞人,錦衣衛卻是能當好人?難不成就因為觀眾都是正常男人,所以導演迎合觀眾?

lzgadsl2:錦衣衛是好人?哦,對,甄子丹拍了個翻案劇。

自我感覺良好:甄子丹還拍了個讓東廠被黑了好幾十年的劇。

lzgadsl2:甄子丹拍東廠戲的時候,錦衣衛在影視里也不是什麼好鳥。

剛果花園:話說在影視劇裡面錦衣衛正面形象太少太少吧,也就這幾年拍了幾部而已。此外,在影視劇里錦衣衛連皇帝走狗都算不上,只能說東廠走狗而已。

還有,東廠能壓錦衣衛一頭,主要在於親近度不同。但東廠本身就是一個競爭力極為激烈的地方,提督東廠太監在外面看著光鮮,但在內廷之中不算太好的位置,本身也算得上高危行業了。

十全武功陳弘曆:廠公基本上是司禮監第二秉筆太監擔任吧,在內廷地位不低吧,除了司禮監和御馬監,其他各監的掌印太監也比不了的。

netqian:東廠提督太監都是首席秉筆太監兼任的, 算是太監2號人物了, 怎麼能說位置不好呢?

李從嘉2017:御馬監管理京營、內四軍,外派的監軍太監都是它的,此外還管理皇帝小金庫,公公們的人均收入是超過司禮監的,御馬監還出過廠花汪直。

句章居士:特務機關誰接近皇帝,誰就有更大的權力。錦衣衛最多不過看門站崗,太監卻是24小時貼身伺候的。

不動之戈:不說是皇帝的話,地主家大管家和門房車夫哪個更尊貴些?

empgu都是靠著皇帝信任做事的,皇帝更親近誰,誰就占優勢,論親近錦衣衛這個天子親軍哪比得上能一天二十四小時跟著皇帝跑的太監。要是皇帝更親近錦衣衛自然就是錦衣衛支差東廠了,比如陸炳

血鑒中華:錦衣衛軍隊、武警、刑警、儀仗、外交官的活兒都干。

失禁瀉三白:錦衣衛還管外情呢,豐臣在本島集結,錦衣就上報朝廷再轉發朝鮮了,奈何棒子不是管子啊。

鐵木辛哥:也干諜報和社會調查,乾的事太多了。

taowu:錦衣衛手都伸到日本了,怎麼沒伸到遼東?

失禁瀉三白:同時期努爾哈赤正經管李大爺叫爹,欲求入朝組隊刷怪被ban。

葉鴻慈:壬辰年那段,努爾哈赤手裡才幾千兵馬,海西女真哪一部都比它雄厚,真放它入朝,不是被日軍滅,就是元氣大傷以後回來被海西四部滅。那中國歷史就完全不一樣了。

妖刀:錦衣衛對清朝對李自成等農民軍貌似作用都不大,特別是努爾哈赤的諜報工作那麼好。

數猴子的星星:當時努爾哈赤自吹有馬兵三、四萬,步兵四、五萬。朝鮮還真不敢放他進來。

大忠似奸馮玉祥似乎監獄也是錦衣衛的。

剛果花園:監獄是刑部的,屬於錦衣衛的只有所謂詔獄,即皇帝親自下詔經過正規程序的交由錦衣衛或東廠查驗的大案嫌疑人所待的地方。詔獄的犯人隨時有可能因為皇帝的原因而脫罪,所以錦衣衛的詔獄真不像明朝私人筆記說的那麼黑暗,甚至應該是類似於關押政治犯的條件優越的禁閉室。所以在筆記中的詔獄既是黑暗無比的人間地獄,但同時又是菜園子,不禁訪客,誰都可以進去轉一轉。

x風林火:東廠也是正常人啊,大領導是太監而已。

sar0803:東廠除了幾個頭目之外都是錦衣衛。

瓦而基里:錦衣衛都塊成政協養老院了。裡面充斥著退役武官,勛貴,官二代,皇親國戚等混吃等死的傢伙。這幫人指望能幹活就是做夢。

錦衣衛的問題是混吃等死的人越來越多。就像老國企一樣運行不良了。而且最麻煩的是基層官僚中充斥著世襲官僚和退休武官。應等奉此的公文好做,真幹活就算了。東廠好歹是新興的組織。也沒什麼關係戶接班戶,幹活能力強。

橙色指揮官:真要是充斥著世襲和退休武官,錦衣衛的素質和水準反而會高出很多。

開始出問題就是從正統朝開始,太監、文官都開始往裡塞人了(比如王振的親戚,嚴嵩家的子弟)。再往後就是花錢了,二三十兩銀子就弄個錦衣校尉了。

真正造成問題的是太監、文官子弟以及後來那些花錢的,工作效率差不說,還禍害地方。世襲、退休武官的總體素質要比這些人好很多!

薩里沙之刃:那是南鎮撫司。

日月重開:我一直沒搞明白,錦衣衛理論上的編制是5600人,陸炳最囂張時實際達到六萬人,這些是世襲的錦衣官還是包括聘來的雜兵?

逆風起飛:有編制的人數遠遠少於臨時工看來是古已有之啊。

剛果花園:那是你自己理解錯誤,錦衣衛雖然稱衛,但其實並非衛的編制而是司的編制,其下僅千戶所就十多個,所以有史料稱錦衣衛最高曾達十餘萬人,除了大量臨時工外,更多的是領干工資的掛靠官N代。

日月重開:十幾個千戶所依然是衛,這點並沒有變。至於長官高配,錦衣衛的長官經常高配為都督,但並不表示衛所本身拔高了。

剛果花園:但這個衛是有五個衛編制的司府改編而來的。

莫澤恩里克:那西廠咋沒人提?

自我感覺良好:西廠存在感太低,黑都沒人黑。

李從嘉2017:廠花汪直不就讓黑了。

莫澤恩里克:不是還一個內廠嗎?

力克小白勇豎刁:三廠一衛,西廠內廠都是湊數的,東廠有官有權,但沒有行動力量,真正要辦事,還得指派錦衣衛的人。

十全武功陳弘曆:三司是怎麼淪為巡撫的下屬的,錦衣衛就是怎麼被東廠壓倒的唄。

wsrg:錦衣衛指揮使也算是高危職業了,能夠善終的不多啊。

szz:司禮監在明代表現很突出,內廷第一人,下首的持筆也是提督東廠,而第二人御馬監則沒多大存在感呀,不會內廷也像外朝一樣文壓武壓的死死的吧。

剛果花園:首先大傢伙要正確理解東廠的作用。東廠的主要作用在於監視文武百官,一般都是明目張胆的到各部門旁聽。比較現代職業,無非就是閹了的新華社記者,無非給皇帝寫幾份內參而已。那麼東廠提督太監無非也就新華社主管而已,真的有太多太大權利嗎?當然有人會說東廠本身有執法權,這也不錯,不過這個執法權其實是在皇帝手上的,他需要得到皇帝的允許才有執法權,東廠提督太監無非借用而已。

所以總而言之,所謂的東廠、錦衣衛無非是被文人渲染過的東西,而且這些所謂的記載矛盾衝突極多,基本上沒法採信。

glowworm1985:至少在帝位轉換的過程中,東廠提督一般是個隱形人,而御馬監太監則差不多趕上內廷第一首領太監的戲份了。

szz:不會像東羅的禁衛軍一樣,不過京城最大武裝的大頭領,在這種事時侯,有話語權也正常。東廠提督在司禮監也只排第二,在御馬監面前本來就不夠看的吧。

dengjianyyy:為什麼會有東廠?是因為朱棣覺得錦衣衛不忠於他。

~心靈捕手:這些特務機構是逐層推進的邏輯關係。理想狀態下,官僚機構正常運轉,不需要錦衣味,更不需要什麼廠。

因為官僚機構本質上利益和皇帝不一致,大企業的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必然不同,所以皇帝沒辦法,只好設立特務機構監督員工幹活

(好比你去停車場停車,收費員會小聲跟你說,開發票15,不開發票5塊。。。開發票的15歸老闆所有,他除了固定工資拿不到一分錢,而不開發票的5塊錢全部歸他私人腰包,員工當然選擇私賺5元,損害老闆利益,老闆投資停車場,看上去生意不錯,實際上帳上收入卻很少,所以老闆要設立特務機構監督員工不開發票私吞收入的行為。 有人說員工工資由固定改成按比例提成不就是了,那隻看到一部分問題。老闆投資停車場是有成本的,開價15是要考慮到投資設備成本 場地租金 銀行貸款利息,就算老闆自己不賺錢,這些成本也有11元,能夠給員工提成的最多給4元。所以員工不開發票賺5元 ,依然比4元多,只要中間存在利益差,哪怕只差1毛錢,員工照樣會選擇不開發票接私活,因為員工沒有成本啊,他員工又不需要付租金和銀行貸款,等於是無本買賣,成本全部由老闆負擔,收入卻被員工個人凈賺,老闆背負投資成本,他給員工開出的工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比員工私收的錢高,他一單給員工提成6元,員工下次可以不開發票收7元,只要7元或者8元依然低於老闆的總成本15元,就會有車主選擇和員工合夥謀私,所以改革工資方式並不解決根本問題。)

但是後來,必然地,用於監督官僚機構的錦衣衛,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官僚機構,其謀私貪腐的程度和他的監督對象變得完全一樣,甚至結為共謀,一起糊弄皇帝,這是利益法則下的必然......於是皇帝只好在設立一個機構來監督錦衣衛,監督監督者。

然後又過了一百年,發現連監督監督者的人也腐化了,變成了新的官僚機構損公肥私了,只好再新設立一個西廠取代東廠。

另外說一下,東廠西廠只是太監任最高領導,其他無論上層指揮者還是下層辦事人員基本上都並不是太監,是健全男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hp3oHMBLq-Ct6CZWm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