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東:律師助理加速成長的 10 條要訣

2019-10-08   麥讀法律閱讀

作者=方向東 律所高級合伙人

來源=《民商法實務技能手冊》

麥讀君按:在《律師如何從菜鳥變超級專業?答案在「1000個問題理論」里》一文中,方律師分享了律師成長的「1000個問題理論」。律師助理如何成長?方律師也有一套內功心法,並且已經幫助到無數閱讀過《民商法實務技能手冊》的讀者。聽說麥讀要發布這篇文章,方律師決定再送麥友們一個彩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10修正案及相關法律解釋-20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10修正案及相關法律解釋-2017)》

律師助理成長的十條要訣

作者|方向東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微信號:dfx207

*本文經授權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其供職機構及麥讀立場,且不作為針對任何個案的法律意見。*

在行外人看來,律師是一個不錯的職業。但多數人都不大會注意到律師身邊的助理,更不大會關心一個律師助理是如何成長為律師的,這個過程需要怎樣的努力和付出,以及有著什麼樣的迷茫。2004年,本人研究生畢業即進入了律師事務所,一直工作到現在,當過助理,也帶過助理。筆者把自己對律師助理的經驗體會和觀察思考寫出來,給律師助理朋友們(包括新律師和准律師助理)看看,希望有點幫助。

一、工作是為自己乾的

不論在哪家律師事務所,剛入行的律師助理總是處於最低層級的,事情不少,收入不高(大部分勉強餬口),前途還不明。一句話,壓力不小。但如何面對壓力,則每個人就不一樣了。有人心生抱怨,受不了壓力跳槽走人;有人磨洋工少出力,感覺混過去自己就賺到了;也有人化解壓力,努力前行。

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人只有是在為自己做事的時候,動力才是最足的,也是最願意努力和付出的,也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律師助理化解壓力的具體方法有很多,但最好、最根本的方法是,你必須樹立這樣的觀念:今天承受壓力都是鍛鍊自己的過程,一切努力和付出終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說得再直白點,表面上你為事務所幹活,經濟收入不多,但你做得越多,積累的經驗就越多,而經驗在將來是可以「變現」的。懂了吧,你努力工作賺了經驗,其實就是在為自己賺錢。如果不能明白這一點,那麼在壓力之下,通常就會覺得工作都是為了老闆、為了律所,然後怨氣橫生,事情也不可能做得很好,最終阻礙了自己的成長。

二、外在是助理,內心是大律師

在正規的律所,律師助理的工作成果通常是不能直接面對客戶的,需要律師或者合伙人的審查把關才行。正是因為這樣,律師助理往往容易犯兩種毛病:一種是認為自己只是助理,經驗少,犯錯很正常,再說最後反正有人把關,即使有錯也會被人發現糾正,所以就不嚴格要求自己;另一種則是,因為事事都有人審查把關,慢慢就形成了依賴症,自己不能判斷自己做的是對還是錯,需要依賴別人的審查才能放心,到最後失去了獨立的判斷能力。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因為業務能力和經驗還不夠,律師助理的工作成果達不到直接面對客戶的水準,所以需要更高層級的人來把關。但律師助理必須要清楚的是,不能因為有了別人的把關,你提交的工作成果就是一個半成品;不能因為最後有人審查,你就可以降低對自己工作成果的要求而錯漏百出。相反,你提交的工作成果必須是成品,深信你的上級挑不出毛病,可以直接交給客戶了。雖然只是一個助理,但內心裡卻是以大律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是律師助理必須要有的精神態度。

「這件事情我負責!」結果,他成了領導人。「這件事情我頂著!」結果,他是團隊的頂樑柱。「這件事情我來做!」 結果他是領導最信任的人。「這件事情我不會。」結果他是最基層的員工。「這件事情怪我嗎?」結果他成了淘汰者。這是在微博、微信上經常看到的段子,對律師助理也是很適用的。若你做事的標準處處向合伙人律師看齊,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成長並非難事。

三、我辦事,你放心

跟大多數服務行業一樣,律師服務本身缺乏有形的客觀標準。客戶委託律師的基礎就是信任,相信律師會全力辦好他的事情。為了對得起這份信任,就要求律師在辦理業務時,做到全力以赴,讓客戶可以放心。律師助理雖然通常還不會直接面對客戶,但這個要求對律師助理同樣是適用的。律師助理在為律師、合伙人辦事的時候,就是要做到自己做事,其他人可以放心。要做到別人可以對你的工作成果放心,那麼你就不能僅僅把工作當成「任務」來完成,而是要對自己的工作傾注足夠的心血。也只有這樣,你才可能有更多的機會。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那麼你在辦訴訟案件時,就應該把「贏」當作自己的目標貫徹在工作中,而不僅僅是走走訴訟流程;你在做法律研究(Legal Research)時,就應該是窮盡相關法律法規,而不是隨便找個結果糊弄一下你的上級。要知道,你的上級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就筆者自己而言,對於剛配合本人工作的助理,在還沒有對他放心之前,對他的工作成果必定是要全面檢查的。如果知道助理是在糊弄的話,便不會對他這個人放心,也不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給這樣的人去辦理。道理其實很簡單,找助理幫忙做事本來是想分擔自己的工作,也想讓助理得到鍛鍊的機會,但如果助理老是做得一塌糊塗,必須要自己重做的話,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四、人品高於業務

在當今社會,誠信、人品都是一些稀缺的東西,人品不好,不講誠信的人比比皆是,也包括我們不少同行。但筆者還是想說,做律師,人品是第一位的(當然也有很多人不同意這個看法),這是行業之根。律師的業務都是受別人之委託而來,委託在英文中是entrust,其詞根就是trust,信任。應該說,沒有信任就沒有委託。

信任是廣泛的,客戶委託律師,不僅是相信律師的業務能力,也還是相信律師的人品。比如,客戶委託律師,通常都會跟律師交個實底,包括告知不為外人所知的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如果律師接受了客戶的委託,反過來把客戶給賣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雖然社會上這種人不少見,但將來一定為社會、行業所不容。另外,從事務所內部來看,目前的律師助理很可能是事務所將來的合伙人,合伙人之間要承擔連帶責任,合夥的基礎也是信任,沒人願意跟人品不好的人做合伙人。

五、養成一生受用的良好工作習慣

對於醫生和律師這類職業,社會上普遍的看法是越老越吃香。那是因為人們認為,執業年限長的人經驗更豐富,更能處理好他們的事情。但筆者要說的是,經驗這類東西並非完全與年紀相匹配的。在工作中,遇到過不少執業年限比自己長很多的同行,但有一些同行讓人實在不敢恭維。

為什麼會這樣?經過觀察和思考,筆者的看法是這樣的:每個人在入行之初,基本上都是白紙一張,如果在律師助理階段能夠得到嚴格、良好的職業訓練,往往都會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反過來,如果在律師助理階段沒有受到這方面的指導訓練,久而久之就往往會養成一些壞習慣。習慣這個東西平時看不見,但是很強大,一旦養成,一輩子都難改。不少老律師從業之初,整個行業基本是處於粗放發展階段,根本沒有得到好的培訓,所以執業多年依然有很多壞習慣。相反,那些成功的律師,往往是在執業之初便獲得良好的培訓,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很困難嗎?其實也不是,大多數良好工作習慣基本上都是靠培訓和自我約束養成的。在這方面,管理正規的大所普遍要比放羊型的中小所強一些。比如,目前國內一流大所律師做的文件樣式基本都會很好看,而一些小所律師的文件就有些慘不忍睹了。事務所能否有良好的培訓,也應該是律師助理看重的一個方面。如果你所在的律所完全沒有人帶教和培訓,那麼你還是趁早換地方吧。

六、事實是工作的基礎

律師工作與學生時代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課堂上接觸的案例事實都是被整理過的,砍去了枝枝蔓蔓,完全是假定的法律事實。而實際工作中,事實經常是一個複雜甚至說不清的事情,有當事人認知的事實、客觀事實和法律事實之分。但是,對律師工作真正有意義的事實是法律事實。如何把當事人認知的事實、客觀事實證明認定成法律事實,是律師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律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不論是訴訟業務,還是非訴訟業務,都離不開對各種事實的查明認定。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客戶在電話中把「事實情況」吧啦吧啦快說一通,就要求律師立即處理某某事情。很多時候,律師助理聽了這樣的電話就開始工作了,但等客戶把他的證據材料傳過來的時候,才發現證據材料跟客戶電話中說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發生這種情況很正常,一方面客戶不是專業人士,他不知道哪些是你要的事實;另一方面他是當事人,往往都是說對他有利的情況而有意無意忽略不利的內容。在筆者剛開始做律師助理的時候,我們的合伙人律師就要求我,遇到這類情況一定要求客戶把書面材料傳過來。直到現在,筆者都還保持著這個習慣,並要求助理也這樣做。

七、法律是律師最重要的武器

大家都知道,律師本質上是靠法律吃飯的(當然也有人靠勾兌、拉皮條謀生)。再直接地說,律師是靠提供法律意見吃飯的,提供「法律意見」(而不是其他意見)是律師區別於其他行業最顯著的特徵。可以說,法律是律師最重要的武器(不是之一)。儘管當今法律這把劍有些時候還很軟、很鈍,但我們還是要明白,就像劍客離開了劍便不再是劍客一樣,律師離開了法律便不再是律師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在律師業的一種解釋就是,不論你是剛入行的律師助理,還是執業經年的資深律師,人人都可以平等地拿起法律武器,可以平等地闡釋自己對法律的理解。只要你準確把握了法律,你依法所出具的法律意見就可以面對其他任何人,面對你的上級、客戶、法官,而不用懼怕。

當然,要使用法律,首先你得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得到你想要的法律。法律研究(Legal Research)是每個從業人員都不陌生的話題。法律研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律師專業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事務所應該給新進的律師助理做法律研究(檢索)方面的培訓,如果你所在的事務所沒有這方面的培訓,你也可以留意社會上這方面的培訓。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法律研究培訓往往只能教給你一些技巧或者方法,最核心的能力——對法律的敏感,往往是教不了的,需要自己去體悟。要提升對法律的敏感度,最關鍵的是你要從內心裡喜歡這個職業,而不是僅僅把職業當作謀生手段。喜歡並專注於這個職業,會敏感到不論你是在讀書看報,還是在刷微博、閱微信,都不會錯過相關專業信息。

八、細節成就專業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基本都成心靈雞湯了。但即便如此,筆者還是要對律師助理們說,細節成就專業。雖然現在律師業務的範圍大為擴展,但除了極少數領域的小眾業務外,對於大部分業務,律師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甚至也都可以辦理。比如,一般的民商事業務和一般的訴訟業務,基本上多數律師都可以說自己「會」。但隨著業務越來越細分,律師業比拼專業水準的,靠的已不再是一般的大路貨,而是細節。

說這些可能讓律師助理們覺得有點遠,那就說點律師助理們常遇到的問題吧,看看你是否注意細節。比如,你寫的文件裡面是否有明顯的錯別字呢?你發郵件的時候,郵件是否有明確的主題、附件是否有準確名稱呢?你在填寫重要通知的EMS快遞單時,是否把「內件品名」那一欄給漏了呢?你在為律師準備證據材料時,是否會少複印一份文件呢?如果你經常犯這一類毛病,那你需要好好反思改正了。

九、問題死磕到底,成果勿忘整理

律師是幫助人家解決問題的,自然會遇到很多平時想不到的問題,其中有不少問題可能一時弄不明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你是選擇跳過問題,繞開走,還是選擇「死磕」到底,非把問題弄明白不可呢?不同的選擇決定你不同的成長速度。

在工作中筆者發現,很多助理都有這個毛病,遇到問題不是打破砂鍋問到底,把問題徹底搞明白,而是只管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就好。任務可能剛好變通完成了,那個未知的問題便被丟在一邊了。如此,工作時間再久,長進終究不大。

筆者常跟助理說,我們業務領域內的確有很多問題,可能有幾百上千個,我們每次做事的時候,不僅要完成領導交付的工作任務,而且也要把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弄明白。比如,在審查合同時,必須要對合同所涉的未知問題進行研究,這樣既是對客戶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如此幾年下來,你必然成為專業人士。(延伸閱讀:方向東:律師如何從菜鳥變超級專業?答案在「1000個問題理論」里)還是那句話,完成任務主要是為了別人,但把問題弄明白,最大的收穫者卻是自己。這個道理,你懂的

當然,問題弄明白了,還要學會歸納整理。我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工作繁多,如果你不對問題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往往不到兩個月你可能就忘了。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可能又要重新研究,嚴重影響效率。不歸納整理,你就是猴子掰玉米,掰了很多,最終也沒有多少積累。

十、注意保護自己

前面都是說律師助理應該怎樣,現在要說一下,執業過程中將伴隨著各種風險,律師助理還是要注意保護自己。

只要你進了這一行,你就要知道這一行的規矩和邊界。所以,行業部門所制定的執業規範和職業紀律必須要熟悉。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絕對不做,心中一定要有數。比如,辦理刑事案件會見當事人時,就要嚴格遵守監所部門的規定,不要違規為當事人傳遞物品。又如,辦理一般訴訟案件,記得不要收取客戶的證據原件,以免承擔丟失原件之責。再如,對於重要的提醒事項,應該發郵件而不是僅僅電話說說。

要防範風險除了注意一般的執業規範和紀律之外,根本上還有一點,那就是要正確處理與客戶的關係。我們要全力為客戶服務,但我們還是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保持自己的判斷。你要知道,投訴律師最多的往往都是律師曾經的客戶。

彩 · 蛋 · 時 · 刻

回復 10 至麥讀公號後台,即可獲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10修正案及相關法律解釋-2017)》電子版。建議搭配《刑法注釋書》一起使用。

方向東律師按語:我國刑法在 1997 年做了大修之後, 後面都是通過修正案方式來修正,市面上沒有看到完整的刑法文本,於是在需要引用刑法條文的時候,發現要找到準確的條文相當費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幾年前我開始把刑法修正案整理進刑法文本。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個版本,把 10個刑法修正案及相關法律解釋都整理進來,相關條文的修訂沿革過程一目了然:不同的修正案用不同的顏色。現在發給大家,供參考使用。這個版本花了我不少的閒暇時間,所以也請尊重我的勞動成果。當然,手工整理,難免有錯漏,敬請諒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10修正案及相關法律解釋-2017)》



回復以下關鍵詞看看:投稿 轉載 微課 公共課

精要目錄 集成目錄

回復 實務書單給你 30 份法律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