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明楷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來源=《刑法總論講義(第6版)》中文版序言
「前田教授多次向我強調以下兩點:其一,刑法學是解決本國問題的學問,中國學者不要照搬德國、日本的學說,而是要形成中國自己的刑法理論;其二,要做好學問就必須先做好人,如果沒有高尚的人品就不可能做好學問。」
我國刑法學界都比較熟悉「前田雅英」的大名。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借本書出版的機會對他作一番比較簡單但或許並不多餘的介紹。
前田雅英教授1972年3月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隨後在法學部擔任助手(師從平野龍一先生),1975年任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副教授,1988年7月晉升為教授。在東京都立大學任教期間,前田教授曾任東京都立大學評議員、東京都立大學附屬圖書館館長、法學部長、社會科學研究科長。2005年4月,東京都立大學合併其他學校後改名為首都大學東京,前田教授曾任首都大學東京都市教養學部長與社會科學研究科長。2015年7月,前田教授從首都大學東京退休後,轉任日本大學大學院法務研究科教授。
前田雅英教授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獨著的有:
《可罰的違法性論的研究》(1982年)、《刑法總論講義》(第1—6版,1988年至2015年)、《刑法各論講義》(第1—6版,1989年至2015年)、《現代社會與實質的犯罪論》(1992年)、《刑法的基礎·總論》(1993年)、《最新重要判例250刑法》(第1—10版,1996年至2015年)、《刑法37課》(1997年)、《少年犯罪》(2000年)、《刑法入門講義》(2000年)、《少年犯罪的慘狀與日本的危機》(2001年)、《有關少年使用刀具犯罪的對策的調查研究》(2002年)、《日本的治安能否再生》(2003年)、《針對裁判員的刑事法入門》(2009年)、《針對警察官的刑事法要論》(2010年)、《易懂的刑法》(2012年)、《司法考試論文題解說講義》(2013年)、《刑事法手冊——罪與罰的現在》(2014年)、《刑事法最新判例分析》(2014年)、《法的深奧之處——逝水川流不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2015年)。
除獨著外,前田教授與他人合著(包括主編)的著作有五十餘部,如《思考刑法》《刑法講義各論——現代型犯罪的體系地位》《從刑法看日本》《Exciting 刑法總論》《Exciting刑法各論》《徹底討論——刑法理論的展望》《條解刑法》《判例刑法》《刑事訴訟法講義》《刑事訴訟實務的基礎》《刑事訴訟判例注釋》《刑事訴訟法手冊》等。
此外,前田教授發表了近700篇學術論文。
關於前田雅英教授的學術觀點,我於20年前在李海東主編的《日本刑事法學者(下)》(該書由中國法律出版社與日本成文堂聯合出版)一書中有所介紹。前田教授執教四十餘年中,其基本立場雖然沒有明顯的變化,但對具體問題的研究卻在不斷深化。在我看來,前田教授的刑法學研究具有以下特色:
(1) 堅持實質的解釋論或者說是實質的犯罪論(形成實質的構成要件論、實質的違法性論與實質的責任論),認為倘若僅僅對刑法作出形式的文理解釋,刑法就不能得到具體運用。前田教授雖然採取了靈活解釋的態度,但並沒有放棄罪刑法定原則。
(2) 強調「國民規範意識」,認為離開裁判時的國民規範意識的刑事司法制度,不可能發揮應有的機能;同樣,刑罰如若不與國民的「規範意識」「正義感」相適應,就不可能產生應有的效果。
(3) 善於依據日本的犯罪現狀、司法體制等特徵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重點構築適合現代日本的「日本型」刑法理論,不照搬其他國家的學說。
(4) 注重具體問題的解決與具體結論的妥當性,將「體系性思考」置於次要地位。
(5) 充分尊重裁判所的判斷,儘可能說明判例的合理性與一致性,並且善於從判例中歸納和提升刑法理論(如因果關係的判斷方法)。在前田教授看來,日本雖然是成文法國家,但事實上也是判例法國家,而且日本的判例值得信賴;所以,前田教授反對將其他國家的通說或者有力學說作為判斷日本判例是否妥當的標準。
(6) 善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表,歸納複雜的學術觀點。
這本《刑法總論講義》雖然比第5版減少了1/3的篇幅,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領略前田刑法學的風格。我也相信,本書的出版會對我國的刑法學研究產生積極的影響。
前田雅英教授雖然潛心著書立說,但也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從1986年起,前田教授先後擔任了四十多項社會與學術兼職(大體按任職先後排列),如法與精神醫學會理事和會長、司法考試考查委員、日本刑法學會理事、東京都情報公開審查會委員、東京都個人情報保護審查會委員、警察廳綜合治安對策會議委員長、警察廳政策評價研究會主席、最高裁判所一般規則制定諮詢委員、文部科學省中央教育審議會初等中等教育分科會委員、厚生勞動省醫療安全對策檢討會議委員及事故報告範圍檢討委員長、內閤府少年非行對策檢討會主席、東京都青少年問題協議會委員、法務省出入境管理政策懇談會委員、法務省政策評價懇談會委員、警視廳留置施設視察委員、警察廳觸法少年調查指南檢討會主席、警察廳風俗行政研究會委員長、警察政策學會副會長與會長、國家公務委員採用綜合職考試專門委員、厚生勞動科學研究費評價委員、內閣情報安全政策會議委員、內閣網絡安全戰略本部本部員、東京都安全委員會委員,等等。
前田雅英教授無比熱愛刑法學的教學與研究,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刑法學的教學、研究以及相關社會活動與學術活動中,他基本上每年都出版一部新著,每兩周寫一篇論文。除了刑法學外,他似乎沒有其他愛好。當然,他喜歡美酒:在他看來,喝酒是人生一大樂趣。我曾經多次邀請他到中國講學和旅遊,但他總是說沒有時間。據我所知,迄今為止,他沒有去過其他任何國家。
我於1989年10月前往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進修學習一年,指導教師就是前田雅英教授。第一次見面時,我就感覺到他非常親切,特別善解人意,十分尊重他人的感受。在這一年裡,我每周至少會與前田教授見一次面,向他請教日本刑法理論,此外還會旁聽他的講演課,參加他主持的討論課。除了具體的刑法理論外,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前田教授多次向我強調以下兩點:
其一,刑法學是解決本國問題的學問,中國學者不要照搬德國、日本的學說,而是要形成中國自己的刑法理論;
其二,要做好學問就必須先做好人,如果沒有高尚的人品就不可能做好學問。
我們每次見面後,除特殊情況以外,前田教授都會請我吃飯(絕大多數場合都只有我們兩人),而且每次都會在不同的餐館;相同的是,每次都是我吃美食、他品美酒。記得有次一起吃飯時,服務員不小心將菜湯灑在我西褲上,服務員不停地道歉,前田教授則手拿毛巾蹲在地上幫我擦了很久。讓我好感動!前田教授很健談,每次和我在一起時,他都會向我講許多小故事,同時也問我許多中國的事情(如「萬元戶」是什麼意思?)。
1990年10月回國前,前田教授對我說:「你要回國了,我得送點禮物給你,我想你最需要的可能是日本的書,你開一個書單,我購買後寄給你。」還特別問道:「郵寄時國家名稱是僅寫『中國』就可以了,還是必須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回國後我很快收到了前田教授寄給我的一箱書。讓我好開心!
1996年4月至10月,我又在東京都立大學做了半年的客員研究教授,接收者也是前田教授。這一次,我的研究室就在前田教授研究室的對面,所以我們能夠經常見面。他將法學部圖書館的入門卡與複印卡交給我使用,所以,即使周末或者其他節假日圖書館館員休息時,我也可以利用入門卡進入圖書館看書或者借書,同時還能大量複印日文刑法資料。值得回憶的事情很多,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前田教授一直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也一直對他心存感激!
寫序題跋是文人雅事,我也喜歡閱讀序跋類文字,但我不是文人;寫序也非易事,「凡序文籍,當序作者之意」,但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夠透徹地理解其他作者的意思。所以,這些年來,我都一直堅持「自著新書自序文」的原則,既沒有請他人為拙著作序,也沒有給他人新著寫序。今天上午收到譯者曾文科博士的郵件,其中說道:「關於前田老師教科書的出版,今天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編輯聯繫我說,看您能否為本書寫篇文字。我知道您向來不為他人作品寫序,本想就此謝絕出版社的這一要求。但又考慮到您和前田老師關係非比尋常,而且前田老師在為本書寫的《致中國讀者》中反覆提到了與您的交情及對您學術精神的看法,或許您也願意對此有所回應。所以決定還是冒昧地發郵件徵求一下您的意見。」我沒有絲毫猶豫就回復表示同意。回復時當然想到了自己長期堅持的原則,但原則總會有例外,我想以這種例外方式表達我對前田教授的感激之情!
張明楷
2016年12月30日於清華明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