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高忽低時晴時雨的天氣搞蒙,杭州的桂花開啦!明後兩天高溫回歸,想看的可得抓緊

2020-07-21     青年時報

原標題:被忽高忽低時晴時雨的天氣搞蒙,杭州的桂花開啦!明後兩天高溫回歸,想看的可得抓緊

浙江上周六(7月18日)出梅,第二天,杭州就迎來首個高溫日,最高氣溫35.7℃,天空還出現「日暈」;

誰知到了昨天,天氣又任性的涼快起來,傍晚起還下起了大雨,最高氣溫降到26.1℃。

這忽高忽低時晴時雨的天氣把杭州的桂花都搞蒙了,以為秋天來了,少兒公園的早桂居然開!花!了!

這株明星桂位於少兒公園西南側主園路上,向來以開花早著稱,近幾年已連續領銜盛開,算是提前給廣大市民朋友發送的甜蜜福利。

為什麼少兒公園的桂花開花這麼早?

眾所周知,今年杭州度過了一個超長梅雨季雨水充足,二十幾度的適宜氣溫天數較多,前幾天又碰上出梅,氣溫升高,時晴時雨的天氣使得空氣中水汽充足。

這株明星桂地處絕佳的地勢,這裡水汽更易集聚,十分有利於桂花花芽發育,催促花苞盛開。

再加上這株明星桂的品種屬於早銀桂,是桂花品種中開花比較早的品種,近日晝暖夜涼的反差溫給它傳遞了一組假消息,讓它以為秋季到了,急不可待地探出頭來。

記者翻了下近7年來少兒公園這株明星桂的開花記錄時間:

2019年是7月16日;

2018年是8月30日;

2017年是9月5日;

2016年是9月4日左右;

2015年是8月28日;

2014年是8月17日;

2013年是9月8日。

去年和今年的開花時間都比較早,都在7月。

那麼,現在花開得怎麼樣了?

得益於最近的好天氣,這株明星桂的花苞一天一個樣,7月19日尚且嬌羞裹著黃褐色素衣的鈴梗,昨天竟已經露出淡黃色的小禮服,深一處,淺一處,密滿枝頭。

湊近一聞,滿鼻清幽淡雅的桂花香,沒錯!是我們熟悉的味道。

那麼,眼下已經到了最佳賞花期嗎?用專業人士的話說,昨天已經從「鈴梗期」逐步進入「香眼期」,「香眼期」僅維持半天至一天的時間就進入到最佳觀賞期了。

目前,園區只有這一棵「明星桂」開花,之後杭城將回歸高溫天氣,這可能會對桂花樹開花有一定影響。

確實,杭州市氣象台說,明天,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明後兩天,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晴熱,高溫或將返場,白天最高氣溫可達36-37℃。

周五到周六,由於副熱帶高壓再次南退,會有一次雷陣雨天氣過程。周日將迎來二伏,「大暑+中伏」,讓人只想「空調 wifi 西瓜 …… 」

所以想要在夏季聞到秋天的味道,可要抓緊去看。 下一波桂花將在9月上旬到中旬開放,到時候,杭城飄香,甜蜜翻倍!

另外,杭州自7月16日入伏以來,喜熱的西湖荷花,就進入了最佳觀賞期。

圖片來源:@斷橋里爾

據悉,西湖荷花最集中的區域在北里湖,從斷橋出發沿著北山街一直向西直到新新飯店,這條荷花路永遠不缺人氣,也是攝影愛好者的最愛。

圖片來源:@斷橋里爾

據介紹,目前西湖景區荷花種植面積160餘畝,460多品種,花期將持續到9月初。

【新聞+1】

結束50天超長梅雨期

高溫、颱風天氣即將來襲!

昨天上午10點,浙江舉行2020年防汛防颱抗旱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對剛剛過去的超長梅雨期情況,做了詳細彙報。

「歷時50天的梅雨期終於過去了。在這個梅雨期,我們見證了多個歷史『之最』,我省連續遭遇9輪強降雨過程,新安江水庫水位創歷史最高水位,建庫以來第一次開9孔泄洪,省防指首次啟動錢塘江流域防汛Ⅰ級應急響應。」省防指辦常務副主任、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趙孟進說。

據了解,今年梅汛期的主要有入梅早、出梅遲、梅雨超長超量的特點。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偏多20天,列1951年以來梅雨期第6位。

全省平均雨量548毫米,其中浙中北達633毫米,為1951年以來歷年梅雨量第一位。苕溪、杭嘉湖東部平原主要江河站點高水位運行時間長,浙西、浙中北地區山體土壤飽和度高、防汛壓力大。

在第8輪強降雨期間,新安江水庫水位持續上升,最高水位達108.39米,超歷史最高水位108.37米(1999年6月29日),新安江水庫建庫61年來首次開啟9孔泄洪。省防指首次啟動錢塘江流域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全力應對錢塘江流域性洪水。

視頻來源:杭州發布

從常年情況來看,7月份應該有不少颱風生成或是登陸我國了,今年為什麼颱風生成偏少、偏晚?對後期影響我省颱風的趨勢怎麼預測?

對此,省防指辦副主任、省氣象局副局長王東法表示: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只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一個登陸我國,均較歷史同期偏少。

主要原因是:2019年秋季厄爾尼諾事件發生,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西伸脊點偏西;南半球冷空氣活動偏弱,導致越赤道氣流偏弱,赤道西風位置偏西;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面的海平面氣壓異常偏高,不利於對流發展。

前期颱風偏少並不表明後期颱風不活躍,夏末到秋季,隨著海溫和大氣環流的調整,形勢會發生一些變化,還是需要提早做好預防。

預計夏末到秋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區域生成的颱風數接近常年,熱帶系統和颱風將逐漸活躍,強度接近常年或偏強。」王東法說。

此外,在經歷史上最暖冬季後,今年上半年的氣溫也比較偏暖。那麼今年三伏天高溫酷暑的情況又如何呢?

王東法說,我省今年上半年氣溫異常偏高,下半年氣溫可能會有起伏,但全年氣溫偏高的狀況很難改變

梅雨季節結束後,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省高溫最集中的時段,這段時間我省出現大範圍高溫的機率較大,特別是浙西南高溫持續時間較長;由於全球氣候變化,極端事件發生的機率增大,極端高溫出現的可能也在增大;高溫酷暑的情況主要看副高的強度和位置。

預計出梅後,我省北部受梅雨帶南緣的影響,仍多陣雨天氣,以間歇性高溫為主;浙西南地區以局部雷陣雨天氣為主,以持續性高溫為主,局部可能出現39-40℃的高溫。

來源:時報記者 周淳淳 韓中美 通訊員 周楊 樓卿磊 孫佳怡 趙軍

編輯:孟泓穎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PyKcnMBfGB4SiUwsTU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