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為98.8%,我國僅為53.5%,差異為何?

2020-03-02     健客醫藥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別看只有栗子般大小,卻被稱為男人的「生命腺」。

前列腺在人體功能中擔任重要角色,主要包括前列腺液的分泌,包繞部分尿道,可有效控制尿液排出,但是這小小的前列腺,近年來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飲食習慣逐漸西化等因素,發生癌症的幾率卻在逐年上升。


據統計,近年來前列腺癌全球發病率持續上升,2018年全球有近130萬新發病例和35.9的死亡病例,占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13.5%,高居第二位。

前列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顯著的地域差異,在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前列腺癌比較常見,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國民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等,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

同為東亞國家,中國和日本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差異巨大

最具有明顯地域差異的國家是中國和日本,雖然同屬於東亞國家,但前列腺的死亡率卻顯著不同。

國家癌症中心最近公布了日本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數據,顯示日本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總體為66.4%,其中前列腺癌的生存率最高,為98.8%。調查結果基於日本318家醫院和65萬病人的個人數據。

與日本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差異巨大的是,我國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僅為53.5%。

中國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為何如此之低?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前列腺癌篩查標準,而老百姓的篩查意識不強。我國70%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診時處於中晚期,絕大多數已失去根治的機會。在美國,只有19%的首次前列腺癌患者是晚期的。

因此,及時篩查、早期診斷、規範治療高危人群是提高我國前列腺癌患者總體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隨著醫學治療的進展,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包括內分泌治療、放療、化療、外科治療等。

對於我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內分泌治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法。由於大多數前列腺癌的生長依賴於雄激素——睪酮,通過手術減壓(雙側睪丸切除)和藥物變性阻斷雄激素可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長。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藥物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動劑或拮抗劑。

地加瑞克(費蒙格)屬於GnRH拮抗劑,可以直接和下丘腦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受體結合,對FSH、LH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迅速降低體內雄激素睪酮水平,與GnRH拮抗劑相比,費蒙格不會引起睪酮「反跳」現象,也不會促使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出現脊髓壓迫、骨痛加重等症狀。

臨床研究表明,費蒙格起始劑量給藥後可立即抑制睪酮水平,用藥3天後可使96%的患者血清睪酮達到去勢水平(T≤0.5ng/ml),用藥一個月後100%的患者達到去勢水平。費蒙格以維持劑量長期治療一年後,97%的患者可達到睪酮的持續抑制。

費蒙格已經於2018年9月在我國獲批,廣大前列腺癌患者可在醫師的建議下諮詢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PghnnAB3uTiws8K2i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