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2019年11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文,要求電子煙企業不得網售電子煙,敦促電商平台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並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一時間有關香煙與健康的話題再次引發了廣泛關注。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戒煙限酒是疾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煙民總是很難割捨那指尖的環繞,出於戒煙考慮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會選擇電子煙來替代傳統香煙,但這真的靠譜嗎?今天我們聊一聊,吸煙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影響,以及大家對於電子煙可能存在的幾個誤區。
吸煙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危害
吸煙有害健康,人盡皆知。研究已經證實吸煙與腫瘤、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過早死亡的風險增高相關。2017版《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確指出糖尿病患者應該停止吸煙和使用煙草類製品。相比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更應重視吸煙帶來的危害,儘早戒煙。
1.香煙中的尼古丁增加血糖波動
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進而導致心動過速、血壓升高、血糖波動,對病人不利。此外,尼古丁也會使人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不利於血糖的降低。而最近發表於NATURE的一項研究,更是找到了尼古丁導致血糖升高的神經生物學證據。
NATURE研究揭示尼古丁導致血糖升高機制:2019年10月17日,Paul Kenny等於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Habenular TCF7L2 links nicotine addiction to diabetes」的論文,揭示了在內側韁核高度表達的糖尿病相關基因TCF7L2通過激活韁核-胰腺軸而產生尼古丁額外的升血糖效應,為吸煙導致糖尿病提供了神經生物學證據。並且研究還發現,尼古丁與糖尿病的相關性似乎存在著「雙向性」,即尼古丁的攝入令糖尿病風險增加,而糖尿病患者往往戒煙更難。
2.吸煙增加大血管病變風險
研究顯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吸煙患者比不吸煙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2-3倍。考慮到相比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風險翻倍,因此如在「糖尿病」的基礎上加上「吸煙」這一因素,冠心病風險將較健康非吸煙人群增加4-6倍。
3.微血管病變
吸煙可能增加過早死亡風險,增加糖尿病腎病、關節活動受限以及外周神經病變和陽痿等情況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藉助電子煙戒煙不靠譜,這幾大誤區需辨明
1.誤區一:電子煙與傳統香煙成分完全不同?
從結構上看,電子煙由鋰電池、煙彈(含液體揮發物)、壓力傳感器、控制電路板、發光二極體等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電加熱煙彈內液體,形成煙霧吸入人體。
電子煙的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食用香精(調節口味)和溶劑揮發物等,其中尼古丁具有成癮性,溶劑則有丙二醇、甘油、多元醇、水等;傳統香煙的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甲醛等,其中焦油含有幾十種致癌物質、甲醛更是一級致癌物。
不難看出,既然被稱為「煙」,電子煙的主要成分中仍然包含了和傳統香煙相同的尼古丁,並且部分電子煙的尼古丁的含量比傳統香煙還要高。此外,除上述三大成分外,市面上的電子煙煙液中還被檢測出香豆素、乙醯胺、超細顆粒、有害金屬、甲醛、乙醛、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質。
2.誤區二:電子煙能夠幫助戒煙?
電子煙幫助戒煙?當心陷入營銷陷阱。研究顯示選擇電子煙的人群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為了戒煙,但可惜的是這很可能只是商家的宣傳策略。目前,不同類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並不一致,尚無充足證據表明電子煙能夠起到戒煙作用,2017年發表於BMJ Open的一篇綜述研究認為,現有的調查研究、隊列研究、臨床試驗等均不足以說明電子煙的戒煙作用。
並且由於尼古丁的成癮性,吸煙者可能成為傳統煙草和電子煙的雙重成癮者。美國一項調查顯示,近2000名高中生中電子煙和燃燒型煙草雙重使用者占12%。
因此,糖尿病患者想通過使用電子煙來達到戒煙的目的,並不靠譜。
3.誤區三:電子煙「無害」?
從主要成分來看,相比於傳統香煙,電子煙成分中確實減少了危害物質——焦油,但既然被稱為「煙」,尼古丁自然不可或缺,並且含量可能比傳統香煙還要高,其對於血糖的影響不容小覷。並且,電子煙中含有的其他物質同樣會有損健康。
電子煙可引起意外中毒和傷害:尼古丁易燃,因此即便經過稀釋,尼古丁仍然是非常危險的化學物質,可引起皮膚或者眼睛不適,如果誤服可能導致意外中毒甚至死亡。
電子煙帶來慢性損害:除了成癮性,長期的尼古丁暴露與哮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髮展有也密切相關。動物實驗表明,尼古丁可能與癌症的發生或擴散,以及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有關。韓國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煙的學生患哮喘的可能性為從不使用者的2.7倍,在中國香港青少年中進行的電子煙使用和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中也得出了類似結果。
4.誤區四:使用電子煙,呼出的是無害的「水蒸氣」?
電子煙煙霧雖然沒有傳統香煙煙霧中的大量化學物質,但同樣會導致新的空氣污染。有研究表明,電子煙煙霧增加空氣中丙二醇、甘油、尼古丁、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多環芳烴等的濃度。對比無煙的清新空氣,吸食電子煙產生的二手氣溶膠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PM2.5值高出6-86倍,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此外,某些金屬(比如鎳和鉻)的含量,甚至比傳統捲菸產生的二手煙的含量還要高。因此,宣傳中暗示的「無害的水蒸氣」實際上仍然是「二手煙」。並且,有關二手煙、PM2.5增加糖尿病風險的研究國內外均有發表。
邁向健康中國2030,戒煙勢在必行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台代表著全面改善人民健康,已經被提高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在CDS2019大會上,顧東風院士指出,管理好戒煙在內的7項心血管健康指標,將大大降低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電子煙是一種尚未被證實對健康有益但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的產品,其帶來的健康危害不容小視,糖尿病患者應予以遠離。總之,吸煙的危害無需贅述,電子煙也如是,戒煙勢在必行。
參考資料:
[1]夏英華,胡徐燕,張嘉儀,何群.電子煙對人體健康影響及其管控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9年3月第35卷第3期. DOI:10.11847/zgggws1118541.
[2]Duncan A,Heyer MP,Ishikawa M,et al. Habenular TCF7L2 links nicotine addiction to diabetes.Nature.2019,574(7778):372-377.DOI: 10.1038/s41586-019-165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