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大帝失敗的東歐統治史:本想以夷制夷,為何最後賠錢又跌臉面

2020-05-22     看北朝

原標題:查士丁尼大帝失敗的東歐統治史:本想以夷制夷,為何最後賠錢又跌臉面

查士丁尼戰爭(533-551年)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即位,此人是羅馬帝國最後輝煌的創造者,曾主持過波斯戰爭、汪達爾戰爭和哥特戰爭等,用武力統一了原羅馬帝國70%的領土,所以被後世人們稱為查士丁尼大帝。但在巴爾幹的戰爭,他絕對是失敗的。就在他即位的當年,有一個匈人厄米家族的叫做哥斯特(527-528)的人來到了君士坦丁堡,自稱是匈人的可汗。查士丁尼大帝盛情款待了他,並為他進行了洗禮,同時還做了他的教父。不久後,此人回到了匈人地區,開始傳播基督教,因為其帶來了拜占庭的財寶和文化,所以人們都稱其為攝政王。可是當時的匈人可汗,即庫提烏爾可汗咄陸家族的伯格里(也可拼做伏爾加,504-530)對其非常惱怒,認為他拋棄了騰格里的信仰,是對祖先的不敬,所以將其治罪。可是不久後伯格里便暴斃,由其族子伯龍(530-550)擔任新的可汗。此時在東歐草原上的斯拉夫人已經遠遠超過匈人,斯拉夫人已成為庫提烏爾的主要戰士和居民。

查士丁尼一世像,圖片來自Wikipedia。

伯龍的行為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像龍一樣精明強幹。在他剛剛成為可汗後,就一改前幾任可汗的作風,開始於拜占庭修好。查士丁尼大帝確實也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景,所以便答應了請求,同時送出了大量金銀作為回報。伯龍進一步提出要求自己的人民可以去拜占庭當兵,對於正想擴張而且兵員短缺的查士丁尼大帝當然十分歡迎。

可是,這些條約並沒有帶來和平。查士丁尼的北方將領們並不把到來的庫提烏爾人與斯拉夫人當作兄弟,而是當作奴隸看待。同時,每年他們都要去庫提烏爾人的營地,即今天的烏克蘭地區進行劫掠、搶奪奴隸和牛羊。對於拜占庭的背信棄義,3年後伯龍可汗指揮斯拉夫人進行反攻,一次又一次地反覆進入色雷斯和伊利里亞,他們走過之處,幾乎全部變成一片廢墟。這也就是普羅科比在他的《戰史》所說的斯拉夫人長期進行劫掠的真正來龍去脈。查士丁尼大帝及時發現了帝國北方領土的困擾,但他知道這些斯拉夫人只是會小打小鬧的劫掠者,並不是和哥特與波斯那樣真正的敵人,只可能是癬癤。所以他下令修築堡壘以對抗斯拉夫人。原本羅馬時代的城市都是小城,而且有的城市甚至沒有城牆,這樣極易被游牧民族所攻破。而查士丁尼大帝的意思則是將多瑙河附近的所有拜占庭城市都變成堡壘,這樣擁有高大而堅固的防禦,斯拉夫人絕對是沒法闖進來的。據普羅科比說,在查士丁尼時期至少有300座堡壘在那期間被建立起來。不過絕大多數堡壘的建造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並未實際建造出來。今天能夠確定在那一時期建造的堡壘分別有辛吉頓奴姆(今貝爾格勒)到蒂莫河口的25座堡壘;從蒂莫河口到伊斯蒂尼(今維丁附近)的20座堡壘;多布羅加的16座堡壘;黑海沿岸的53座堡壘以及伊利里亞的12座堡壘。

今天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要塞的中世紀城牆,是 羅馬時代的辛吉頓奴姆堡壘的一部分,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樣做的結果的確是造成了斯拉夫人的進攻無法奏效,得不到更多的劫掠品,所以更多的斯拉夫人成為帝國難民,開始住在拜占庭境內,不再離開。作為以夷制夷的高手,查士丁尼大帝極力籠絡這群新來的人,讓他們與他們在草原上的斯拉夫人為敵。因此兩部逐漸分開,在拜占庭境內和附近的被稱作斯拉沃尼亞人;在東歐草原的被稱作安特人。兩部分斯拉夫人經常在拜占庭帝國的慫恿下互相戰鬥,拜占庭則坐收漁翁之利。

537年,貝利撒留攻打哥特人時帶了1600騎兵弓箭手,他們都是斯拉夫人和庫提烏爾人。同年,查士丁尼大帝為了緩解多瑙河和伊斯特爾河前線的危機,收買了斯拉沃尼亞首領希爾布迪烏斯,並許諾給他大量金銀,之後派遣其到奧德索斯(今瓦爾納)坐鎮,全權處理「打擊野蠻人和受理人民案件」。540年,在艱難地守衛了3年以後,終於戰死沙場。「此後,伊斯特爾河門戶洞開,蠻族隨時隨意過河襲擊,羅馬人的生命財產輕易受到洗劫,整個羅馬帝國再也找不到一個敢於面對完成這樣艱難任務的人了。」

此時,查士丁尼大帝頒布一道法令,凡是在埃及前線與哥特前線犯錯的官兵都要被發配到多瑙河前線駐紮。這一法令主要目的是想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帝國北方邊境的軍事力量。但最可怕的事情還是來了,而且就是因為這道法令讓查士丁尼大帝差點死去。541年,埃及突發鼠疫,數以千計的人民患病並致死。僅僅半年時間鼠疫便因為被發配到多瑙河前線的士兵從埃及傳到了首都附近,不久便死亡了23萬人。正當此時,查士丁尼大帝也患了病,不過在數天的將養後卻奇蹟般地重新煥發活力,讓他逃過了一劫。雖然一年後瘟疫被遏制住了,不過這次大瘟疫讓帝國至少損失了一半的人口,這讓具有30萬人的數量龐大的軍隊也頓時縮減了不少,這讓喜歡對外征伐的查士丁尼頓時感覺失去了自己的左右手。不過,斯拉夫人的大量遷入帝國,讓查士丁尼大帝看到了希望。他當即下令同意斯拉沃尼人遷入色雷斯地區,並讓他們可以自由居住和通商。接著,為了查實丁尼又授予安特人為「帝國同盟者」,條件是抵禦庫提烏爾人對拜占庭的進攻,結果因為抵禦庫提烏爾人,安特人損失了幾乎一半的人口。接著,在拜占庭的挑撥下,斯拉沃尼人和安特人又互相攻擊,最後斯拉沃尼人戰勝了安特人,安特人遠遁東方,斯拉沃尼人則成為多瑙河流域唯一的斯拉夫人。

公元500年~568年的安特人及斯拉沃尼人的分布區域,圖片來自Wikipedia。

548年,斯拉沃尼人南下進攻。他們憑藉在拜占庭學到的軍事本領,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很短時間內,他們便利用攻城車、攻城梯將大量堡壘和要塞攻破。對於他們的進攻,拜占庭守軍根本不敢迎敵,只盼望他們搶完後快點離開。果然,這些斯拉沃尼人在到處遊蕩,在搶劫以後又退回了他們在多瑙河以北的營地。549年,3000名斯拉沃尼人在沒有任何預警下再次渡過多瑙河,他們在弗拉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1800人進攻拜占庭人的軍事要地;另一部分1200人在後門守候等待對羅馬人伏擊。這次斯拉沃尼人的戰術非常完美,在攻破城牆後,拜占庭軍民從後門逃跑,剛好被另一隊斯拉沃尼人伏擊,弗拉查拜占庭軍隊被全殲。

在前20年的進攻中,斯拉沃尼人感到總進攻小城市沒有挑戰性,所以便準備對拜占庭的大城市進行進攻。550年年中,數萬斯拉沃尼人開赴到了塞薩洛尼基,準備對其發動進攻。據他們說,這樣做有兩個意圖,一是認為自己的軍事力量足夠強大,足以攻下像塞薩洛尼基這種大型城市;二是如果攻不下來就準備在附近紮營過冬,索性定居下來,什麼時候攻下來什麼時候算。不過呢,這群人終究是耐不了長久的圍攻,在7個月的圍攻不下後,這批斯拉沃尼人還是離開了。551年年初,斯拉沃尼人軍隊連同家小拖著牛車又一次渡過多瑙河,來到了亞得里亞堡,亞得里亞堡守軍沒進行什麼抵抗就失敗了。斯拉沃尼人這一次從尼斯河出發,明目張胆地走在貝爾格勒——君士坦丁堡大道上。一路上,他們幹掉了所有抵擋他們的拜占庭士兵,並收穫了數量極多的戰利品。最後他們的牛車甚至都放不下來,只能分出一部分由人來背著走。他們繼續前進到了君士坦丁堡,被大量軍隊阻止在君士坦丁堡外圍的第三道城牆處。在數天的對峙後,斯拉沃尼人中突然瘟疫橫行,為了保存實力,斯拉沃尼人北撤回了多瑙河附近。

生活在多瑙河和巴爾幹山脈中間的斯拉沃尼人,圖片來自Wikipedia。

551年秋,斯拉沃尼人進入巴爾幹西部地區。在這裡,他們仍舊以不僅搶劫而且要定居的姿態繼續著他們對拜占庭的進攻。查士丁尼大帝見到後,慌忙用金銀結束了他們的進攻,讓這些斯拉沃尼人滿意而歸。而就在同時,新任庫提烏爾人可汗扎伯干(550-562)正在策划著一次對拜占庭的最大規模進攻。

本節參考書:普羅科比《戰史》 《晚期羅馬帝國史》《保加利亞國家的誕生》《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

庫提吾爾——拜占庭戰爭(551-559年)

公元469年,即匈人帝國滅亡5年後,阿提拉的兒子埃爾納克(455-480)統治了一群匈人部落在第聶伯河到伏爾加河流域重新崛起,。他們趕走了當地的哥特人,以當地為中心生活了下來。不久後,一群自稱為斯拉夫的民族以奴隸的身份來到了他們中間,逐漸成為他們民眾和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埃爾納克去世後他的兒子拉貝特姆(480-490)成為可汗。拉貝特姆有兩個兒子分別名庫提烏爾(即後來的鮑里斯可汗)與吾提古爾,拉貝特姆在世時將部落平分給了兩個兒子,之後兩個兒子帶著各自的部落獨自發展,形成了後來的庫提烏爾人(九姓部落)與吾提古爾人(三十部落)。之後吾提古爾人與當地部落又演變成了歐諾古爾人(十箭部落),他們共同組成了後來的保加爾人。

後來成為保加爾人的匈奴人的遷移路線,圖片來自Wikipedia。

正如第一和第三場戰爭所說,後來的庫提烏爾人經常裹挾著斯拉夫人一起對拜占庭進行進攻,並劫掠色雷斯地區。拜占庭皇帝為了平息這群「蠻族」,同意吸收他們進入帝國,並讓他們成為拜占庭的「外籍兵團」以保衛拜占庭邊疆和抵禦他們的臨近民族。正因為拜占庭的許諾與花花綠綠的世界的吸引,庫提烏爾人大批遷徙到拜占庭境內,他們與他們自己過去的兄弟——在黑海北岸的庫提烏爾人,以及鄰居吾提古爾人和斯拉夫人為敵,而且庫提烏爾人和吾提古爾人還相互為敵,常年的戰爭讓他們每天都在互相敵視。

551年,新任庫提烏爾可汗扎伯干帶領萬餘騎兵從多瑙河三角洲,步著斯拉沃尼人的後塵往南進攻。查士丁尼大帝一方面許以重金讓斯拉沃尼人回到故土,另一方面開始與吾提古爾人的可汗桑迪爾接洽準備抄庫提烏爾人的後路。查士丁尼的使節斥責吾提古爾拿到拜占庭的金子,卻不幫拜占庭做事。雖然吾提古爾人沒有收受庫提烏爾人的金子,但他們卻坐看庫提烏爾人每年不定期地進攻拜占庭帝國。同時,使節還帶了大量的禮物和金銀,勸說吾提古爾人去攻打留守在營地的庫提烏爾人。吾提古爾人照辦了,但他們攝於庫提烏爾人的強大,便要求鄰居泰特拉克西泰哥特人結盟,並得到了2000名戰士。他們度過塔奈斯河,一起進攻庫提烏爾的營地。庫提烏爾人頑強抵抗,所以很長時間這場戰鬥才結束。戰鬥結束後,吾提古爾人帶著大量戰俘和戰利品回到了自己地盤上。

在庫提烏爾營地的一些羅馬戰俘趁著這個機會逃回了拜占庭帝國,他們給查士丁尼大帝帶來了吾提古爾人德勝的消息。查士丁尼大帝立刻派人帶了大量的錢財與庫提烏爾人講和,並且告訴扎伯干這個消息。聽到後院起火的扎伯干立刻帶領他的騎兵們星夜趕回營地。他惱怒吾提古爾人的背信棄義,便在吾提古爾人還在慶祝勝利的時候,便用騎兵掃平了吾提古爾人的營地。吾提古爾人被迫遁走,還有近2000人在辛尼昂帶領下逃到拜占庭境內,成為拜占庭的臣民。吾提古爾可汗桑迪爾非常氣憤,他們對兄弟庫提烏爾人的背信棄義接受了懲罰,而那些慫恿後本應受到詛咒的人今天卻成了拜占庭的臣民,過著比以前幸福得多的生活。因此他便派使節到達君士坦丁堡,認為查士丁尼大帝並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相反還給敵人通風報信,讓自己的部落收到了極大地損失。拜占庭人做事沒有任何原則。查士丁尼大帝立刻寫了一封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且還贈送給吾提古爾人大量禮物。這一舉動暫時平息了吾提古爾人的怒氣,同時也的確加強了拜占庭與吾提古爾人的聯繫。

558年冬,庫提烏爾可汗扎伯干率領7千騎兵與2萬斯拉夫步兵踏過冰凍的多瑙河,兵分三路進攻拜占庭。扎伯干在進攻前自稱是為了報復拜占庭和吾提烏爾人的背信棄義,所以進行的一場正義的戰爭。第一路主要是斯拉夫人和少部分騎兵,進攻帝國東部諸城市;第二路是斯拉夫人,進攻馬其頓地區;最後他自己帶領大部分騎兵和一部分步兵1萬人直撲君士坦丁堡。他的進攻幾乎沒有遭受任何的抵抗,庫提烏爾人無情地蹂躪著他們所見到的一切,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整個巴爾幹半島幾近全部淪陷。拜占庭帝國本有15萬軍隊,但現在有至少2/3在離首都足足2000公里以上的地方。可是扎伯乾的軍隊卻已經離君士坦丁堡的塞奧多西城牆只有30公里而已了。此時,查士丁尼大帝想到了早已退隱的貝利撒留,要求他出來解君士坦丁堡之圍。已經近70歲的貝利撒留臨危受命,帶領了300名軍士出征解圍。在劍雨和羅馬軍陣前面,扎伯干習慣於突擊的騎兵損失了400餘騎。雖然扎伯乾的軍隊足以消滅貝利撒留,但軍心早已混亂。因此,扎伯干便帶兵離開了君士坦丁堡。

559年春,扎伯乾的騎兵膽戰心驚地踩在色雷斯土地上新長出的草坪上。他們害怕拜占庭人的追擊,可是足足10天拜占庭居然沒有任何人來追擊,並且他們也沒受到任何抵抗。因此,扎伯乾的軍隊又開始大膽放肆起來。他們雖未轉向去君士坦丁堡,卻在巴爾幹半島繼續搶掠。看到這種情形的查士丁尼大帝立即派使節又去了吾提古爾人的營地,要求吾提古爾人向上次一樣偷襲庫提烏爾人。可是此時的吾提古爾人已經被阿瓦爾人所征服,他們的可汗不再具有以前一呼百應的力量。便敷衍著答應了拜占庭人的請求,但卻沒有任何行動。等了半個月,查士丁尼大帝沒聽到任何吾提古爾人進攻庫提烏爾人的信,自知唯一的解決方法只有和扎伯干談判而已了。

在成山的金銀和禮物的誘惑下,扎伯干離開了巴爾幹半島,回到了他在的營地。可剛到營地他就發現了另一支強大的游牧民族——阿瓦爾人。在發現自己根本不是這個強大對手之時,扎伯干選擇了西逃到多瑙河上游。阿瓦爾人自此和拜占庭接壤,新的戰爭開始了。

本節參考書:普羅科比《戰史》奧格里斯《歷史》《我們的祖先——斯拉夫人》《保加利亞國家的誕生》《巴爾幹古代史》《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kf9PHIBd4Bm1__YP71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