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德國媒體傳出重磅消息,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要對公司動刀了,準備進行一場「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重組」。
重組的起因,據說是對大眾汽車集團的核心——大眾汽車品牌業績的不滿。今年第一季度,大眾汽車品牌在集團內眾多品牌中,利潤率(銷售回報率)墊底了。
一季度奧迪利潤率高達10.8%,史上最佳,保時捷更是高達18.2%,連斯柯達也有8%,可是大眾汽車品牌只有3%,還不及去年的3.6%。
很快,大眾汽車品牌公布了「重組計劃」,不過嚴格來說這並非什麼大規模重組,而是提升業績和盈利能力的新業績計劃。
大眾汽車品牌的目標是讓3%的利潤率,能夠在2026年提升到6.5%。
這份計劃名為「ACCELERATE FORWARD | Road to 6.5」,KPI已經體現在名字里了,就是讓大眾汽車品牌的銷售回報率能夠上一個新的台階。
6月14日,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Thomas Schäfer)在沃爾夫斯堡總部舉行的工作會議上,詳細介紹了這個新計劃。
為了實現更高的銷售回報率,大眾汽車品牌將優化並加快管理流程、提高研發和製造的效率、優化車型陣容、減少車型數量,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到2026年增加100億歐元的盈利。
為此,大眾汽車特別設立了一個項目管理辦公室,而領導這個辦公室的正是前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博士。
提到降本增效,外界自然會和裁員划上等號,而且今年5月,大眾汽車剛剛對軟體部門CARIAD動過刀,因為軟體研發進度滯後,大眾汽車裁撤掉了軟體部門的大部分高管。
不過這次的新業績計劃應該不會對員工下手,大眾汽車勞資委員會主席Daniela Cavallo特別指出,管理董事會和勞資委員會確定了將繼續在盈利能力和工作保障兩方面合作,並且達成了共識,成本縮減要在不降低工資或裁員的情況下完成。
施文韜也強調,這份新業績計劃能夠保障大家的工作崗位,而且增加的盈利還能繼續在產品、研發和員工培訓方面進行投入。
不從裁員和降薪方面下手,大眾汽車品牌如何降本呢,這就要從精簡產品線和增加協同效應兩個方面入手了。
產品方面,大眾汽車品牌也會像之前寶馬和奔馳這些豪華品牌所做的那樣,把重點放在高盈利的車型上,砍掉那些過於小眾的不賺錢的產品線。
用施文韜的話說就是「更多關注主流車型」,像大眾CC這樣銷量不高的小眾產品未來就停產了。
而且重點車型的款型也會精簡,不會一款車推出很多N個版本,施文韜舉例說,大眾ID.7的車型款項比第七代高爾夫會精簡99%。
大眾汽車還會進一步發掘幾個品牌之間的協同效應,讓大眾汽車乘用車、商用車、斯柯達和西雅特/CUPRA幾個品牌之間的協作更加緊密,優化MQB和MEB平台的產品和生產。
舉例來說,大眾汽車規劃的成本2.5萬歐元的入門級電動車,會首先在西雅特工廠投產。大眾帕薩特和斯柯達速派會聯合研發和生產,這樣兩款車全生命周期能夠增效6億歐元。幾個品牌之間還會優化銷售和運營的開支,比如在售後服務方面聯合。
此外,為了提高盈利能力,同時更靈活地應對未來需求和市場波動,大眾汽車還計劃優化工廠的產能利用率。
這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大眾汽車預計三年後,能夠增加100億歐元的收益。不過省錢不是重點,重點是把省下的錢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在2022年度財務會議上,大眾汽車曾宣布未來五年斥資1800億歐元推進集團的電池戰略,其中68%的資金會投入到數字化和電動化相關的領域。
也就是說在面向未來的投資上,大眾汽車從不手軟。而這次大眾汽車品牌的新業績計劃,也是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把錢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