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下半年,全國解放戰爭已經進入最後的階段,但在中國的西北部,國民黨軍仍然保有一定的實力,尤其是以馬步芳和馬鴻逵為首的所謂"馬家軍",在解放戰爭中沒有遭到我軍的致命打擊,主力尚存,國民黨當局妄圖以他們固守西北,爭取時間,取得美國進一步的支持,以挽救其徹底失敗的命運。
馬家軍士兵在操練大刀
馬步芳在蘭州集結了主力約5萬人,依託其苦心經營了數十年的蘭州城防和黃河天險,企圖吸引和消耗我一野主力,同時以馬鴻逵部主力和胡宗南部分別側擊我軍,三面夾擊,擊敗我軍於蘭州外圍。我一野主力在彭德懷的指揮下,於1949年8月12日開始進軍蘭州,由於敵軍為了集中主力與我決戰,放棄了蘭州外圍的許多據點,使得我軍各部前進速度極快,部分指揮員認為敵軍有可能棄守蘭州,產生了輕敵情緒。因而在末作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於21日即向蘭州以南的敵軍陣地發起攻擊。激戰兩日,不僅毫無進展,反遭較大傷亡。而馬家軍見解放軍攻擊受挫,氣焰更加囂張。
第一野戰軍向馬家軍盤踞的蘭州進軍
彭德懷當即決定暫停進攻,以3天時間總結經驗,周密偵察,調整部署,改進戰法,準備再度攻擊。8月25日拂曉,我軍再次向蘭州發起進攻,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各部隊向敵軍陣地勇猛衝擊。敵軍在我軍的猛烈攻擊下,一系列前沿陣地相繼動搖被我攻下,但馬家軍畢竟實力仍在,且其士兵多數被宗教洗腦,在軍官的鼓動下,向立足未穩的我軍發起瘋狂的反擊。整營整團的敵軍滿山遍野而來,他們光著膀子,揮著馬刀,狂呼亂叫,不顧我軍火力直撲而來;敵指揮官則在後方手舉長刀,大呼大叫,進行督戰。我軍指戰員則奮不顧身地與馬家軍展開白刃搏鬥。陣地上刀光血影,殺聲震天,硝煙瀰漫,經過多次肉搏戰,終於打退了馬家軍的反撲,我軍每打垮馬家軍的一次反撲,即乘勝出擊,逐步向前發展。經過13個小時的激烈爭奪,我軍終於攻占了沈家嶺與上、下狗娃山等主要陣地,但我軍損失也很大。在蘭州外圍的其他陣地,我軍也同馬家軍展開了殊死戰鬥,在營盤嶺馬家軍主陣地被我軍攻下後。馬家軍指揮官即以機槍、大刀督戰,驅趕大批士兵向我軍實施反突擊達7次之多,但均被我擊退,死傷慘重。下午14時,敵最後一道防線被我軍突破,在激戰後守軍大部被殲。17時許,營盤嶺被我軍全部占領。
我軍向馬家軍陣地發起攻擊
在竇家山、馬家山,古城嶺的爭奪戰中,雙方無不是短兵相接,反覆激烈爭奪。敵軍組織了大刀敢死隊、督戰隊、執法隊,採取了歃血宣誓、喝護身符及"攻上去賞銀元,戰死就升天"等欺騙宣傳,鼓動士兵們與我軍死戰。先後組織了7次大的集團反衝擊和無數次小反撲,均被我擊退。
馬家軍的退路黃河鐵橋
經過一整天的激戰,馬家軍南山主陣地被我軍相繼占領,馬步芳的決心發生動搖,當晚就命令全線撤退,企圖通過黃河鐵橋逃往青海。午夜我軍發覺敵軍逃跑,立即發起追擊,攻入西關,直插黃河鐵橋,切斷馬家軍的退路。這時,潰退之敵不斷湧向橋頭,鐵橋上車馬炮擁擠不堪,你爭我奪爭先逃命,我軍以猛烈火力射擊,橋頭上的人馬死屍越堆越多,幾輛彈藥車在橋上中彈起火,發生劇烈爆炸,堵塞了大橋。絕望中成百上千的馬家軍士兵跳入黃河企圖逃出生天,但在黑暗中被擊斃和溺死者不計其數。26日2時,我軍完全控制了黃河鐵橋,堵住了馬家軍的退路。與此同時,我軍攻入城區的各部隊與馬家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負隅頑抗的馬家軍大部被殲;天亮後,城內各要點全被占領。10時,我軍越過黃河鐵橋,占領了白塔山。至12時,城內馬家軍殘餘被肅清,蘭州戰役勝利結束。
我軍部隊占領黃河鐵橋
蘭州戰役,我軍殲滅馬步芳部隊共計27000餘人,餘部全部潰散。我軍傷亡9500餘人。
蘭州戰役中被俘的敵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