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市場開年就卷,小鵬降價之後誰還敢跟進?

2023-01-19     每日汽車觀察

2023年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開年就已經捲起來了。

1月6日特斯拉放出降價大招之後兩周之內,問界與小鵬汽車已經先後跟進了,市場也在期待下一個加入價格戰的品牌會是誰。

不過對於眼下依然在虧損中掙扎的新造車們來說,跟進即意味著割肉,在銷量和盈利之間必須二選一。

特斯拉賣爆了

經過1月6日的調價之後,特斯拉國產Model 3價格區間將至23-33萬元,與小鵬P7、零跑C01和比亞迪海豹等車型重疊,Model Y則進入26-36萬元區間,與問界M5、比亞迪唐EV和極氪001等車型重疊。

花旗分析師Jeff Chung在研報中指出,特斯拉此次降價產生了負面的溢出效應,許多國產電動汽車品牌的訂單積壓,大量訂單被取消。

與降價後特斯拉在售主力車型價格重疊最多的問界和小鵬汽車,也成為了最快跟進降價的兩個品牌。

1月13日,問界宣布調價,問界M5 EV調整後售價為25.98萬元起,問界M7調整後售價為28.98萬元起,起售價均下調3萬元。

1月17日,小鵬汽車啟動G3i、P5、P7的降價,三款車型的價格整體降幅在2萬-3.6萬元之間。

招銀國際的數據佐證了特斯拉這輪降價對小鵬汽車等品牌的衝擊有多大。

1月9日-15日這周,特斯拉中國的日均銷量同比增長了76%,達到12654輛,同時期小鵬汽車的銷量下降了36%。只有老大哥比亞迪表現依然穩健,同時期銷量增長一倍,達到40435輛。

如果這段時間去電動汽車品牌扎堆兒的大商場,也能看到類似的場面,特斯拉店內人頭攢動,其他品牌則冷清許多。

跟進意味著割肉

對於這輪價格戰,財通證券表示,產品盈利能力的差異或導致車企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盈利能力較強的公司,或能更好應對終端價格變化。

相比之下,2022年三季度毛利率高達27.9%、單車利潤接近1萬美元的特斯拉即便放血,也依然有賺錢的空間。

而對於「蔚小理」這些仍在努力扭虧為盈的新造車來說,跟進降價只會讓財務表現雪上加霜。

2022年前三季度,問界母公司賽力斯的凈虧損為26.75億元,小鵬汽車凈虧損則達到了67.78億元。

保住銷量與市場份額,還是保住盈利,在這個「保大保小」的千古難題下,國內電動汽車品牌選擇了前者。

在宣布降價之後,瑞信發布研報稱,下調小鵬汽車目標價至13美元,反映售價及毛利率遜預期;大摩則表示,小鵬汽車首季毛利率存在下跌風險。

2023年開年的電動汽車降價潮,預示著今年汽車行業的內卷又將卷出新高度,當然對整體車市也起到了帶動作用。

華創證券認為,2023年電車售價將見頂,有望刺激國內消費需求,預計國內電動車市場維持中高速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b8666e2837c26fa09f5be1d35f169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