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北府兵還敢輕敵?苻堅本想奇擒晉帥,卻收穫洛澗大敗

2019-09-14     看北朝

筆者以往與網友討論此事時一位網友提出,苻融可能通過擒獲胡彬與東晉主力之間的信使,掌握了東晉主力的動向,認為東晉東西兩大戰場之間尚未形成良好配合,本戰區倉促之下備戰水平不高,如果此時前秦主力急速進軍,可能迅速瓦解東晉的抵抗,擒獲其將帥,打開南下長江攻克建康的道路。這對於原定在淮南決戰的計劃有重大影響,苻融當然要上報全軍總指揮。其彙報的要點是速進諸軍,掎禽賊帥。而苻堅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感到喜出望外,但其動員的全軍尚未完成集結整頓好,就趕緊帶著先頭部隊趕來了。我以為這種說法很可能就是事實真相。



圖/網絡。

但無論如何,我以為苻融應以一部圍攻胡彬,率領主力前出洛澗迎戰晉軍更為合適。苻融可能認為胡彬所部是水師,前秦封鎖淮水的能力有限,不願在側後留有隱患,另一方面前秦進展順利,他本對發動戰爭有顧慮,思想還沒有轉過彎來,行動上自然不夠積極。但讓梁成部孤軍在前,特別是位於淮水和洛澗的交界地帶,也很有問題。因為東晉主力在洛澗以東,據洛澗只有25里,按照後來北魏與東晉交鋒時拓跋燾寫信給劉宋文帝的說法,「吳人正有斫營伎,彼募人以來,不過行五十里,天已明矣。彼募人之首,豈得不為我有哉!」(《資治通鑑卷125》)可見當時南軍的戰鬥力可以在一夜之間行軍50里襲擊敵營,東晉軍與梁成部所間隔不到25里,遭遇襲擊的可能性很大。而北、東兩面臨水,更容易受到東晉水師的威脅。從後來梁成部遇襲後,苻融沒有救援動作來看,苻融確實缺少與晉軍主力作戰的準備。這是後來前秦失敗中重要原因。



圖/網絡。

苻堅到達壽陽後,派朱序為使者去說降東晉前敵將領,這裡《通鑑》與《晉書》的史料上又有小不同:按《晉書苻堅載記》,苻堅派朱序說降是在梁成部覆滅之後,《通鑑》則是在此之前。我以為《通鑑》的說法較合理,這時前秦正大占上風,又新獲敵方重要情報,甚至可能獲得了晉軍主力位置的情報,態勢有利於自己,志得意滿之下派出使節去勸降很合理。派對前秦態度不夠明朗的朱序去也顯得很合理,因為此時對前秦極為有利,苻堅不認為對方有機會,所以認為朱序不會叛變,反而可以現身說法,展現前秦良好的工作前景和招聘政策。

不過苻堅沒有料到朱序到了晉營立刻將秦營全部虛實告訴了晉軍統帥三謝。並且提出了改變原在洛澗以東25里組織防禦的戰略,序私謂石等曰:「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以老秦師。謝琰勸石從序言。(《資治通鑑卷105》)很可能朱序不僅提供了前秦整體部署的戰略情報,還將梁成部的具體戰術態勢告知了三謝。謝琰、謝玄能夠當機立斷,相信朱序的情報,迅速組織出擊,成就了此次大戰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洛澗之戰。



謝玄雕像,圖/網絡。

十一月,三謝在統一認識後,謝玄命令廣陵相劉牢之統領參軍劉襲及諸葛侃等帥5000精銳北府兵出擊。按照《晉書苻堅載記》的說法,此次正是夜襲。但《通鑑》和《晉書劉牢之傳》都說晉軍在距洛澗10里時被前秦方面發現,梁成阻澗列陣以待,劉牢之強渡洛澗直入秦陣,陣斬梁成及其弟梁雲、弋陽太守王詠等秦將,又分兵斷其歸津。賊步騎崩潰,爭赴淮水,殺獲萬餘人,盡收其器械,執秦揚州刺史王顯等。此役陣斬秦軍一萬餘,俘獲五千餘,梁成部全軍覆沒。這裡有一個史料間的小差異。按照《通鑑卷105》和《晉書苻堅載記》,梁成部為五萬人,按照《晉書劉牢之傳》梁成部為二萬人。按此戰,東晉軍突破後向北卷擊秦軍,秦軍先是面臨洛澗,後是背對淮水,退路被截無處可逃,當是一大殲滅戰。如果晉軍報斬首萬級,俘獲五千,秦軍將領無人得免,梁成部幾無漏網。所以很可能梁成部是兩萬人。不過由於多數史料記載是五萬人,這裡仍算存疑吧。



刻本中的謝琰畫像,圖/網絡。

無論是兩萬還是五萬,相對而言晉軍只有五千人。兵力對比十分懸殊,如果不是夜襲突然得手(《晉書·劉牢之傳》和《通鑑》都說晉軍動向已被秦軍發現),東晉軍還要強渡洛澗,這種戰鬥力對比令人十分驚異,幾有不可思議之感。我沒有收集到洛澗及其附近地域的水文地質資料,無法從戰場條件分析評論這場戰鬥。從後來淝水之戰中史料記載謝玄、謝琰部精銳8千涉渡淝水來看,再加上此前張蚝部小挫謝石隨後退回淝西,可以大致猜測,淝水可以涉渡。洛澗同為淮水支流,小於淝水,水深或更淺,不過當時當時已是農曆十一月,正值冬季,夜間涉水寒氣很重,北府兵久在江淮間活動,具有徒步涉水進攻的能力和辦法。而前秦的北方士卒對涉水作戰毫無經驗,雖然列好了戰陣,但對交戰時機掌握得不對,或貿然入水應敵,身體受寒麻痹,被北府兵突襲得手,因為五萬人或兩萬人列陣而戰,不可能同時投入戰鬥,若準備不足,前面的數排士兵被對方突然攻勢壓倒後退,很可能造成巨大混亂而失去指揮,從而潰敗。



圖/網絡。

由於缺少史料細節和當地水文地理資料,以上設想沒法確認,希望有識之士有以教我。總之,這樣的懸殊比例和困難條件下,北府兵能夠戰而勝之,十分不易。秦軍輸得也十分窩囊。

洛澗初戰得勝,晉軍士氣大漲而秦軍士氣大受影響,苻堅自己首先泄了氣。在壽陽城上觀望晉軍軍容甚盛,又將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兵,感嘆道:「此亦勁敵,何謂弱也!」(《晉書·苻堅載記》)苻融大討沒趣,兄弟倆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本文作者:mlio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q5oNm0BJleJMoPM9t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