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立法2035年禁售燃油車,內燃機徹底沒戲了?

2023-02-15     每日汽車觀察

歐洲2035年禁售燃油車又上熱搜了。

關注汽車行業的人可能覺得困惑,感覺這件事已經提了很多年,而且隔段時間就上一次熱搜,歐洲到底確沒確定這件事啊?

說來話長,歐盟有這個禁售燃油車的想法,確實已經很多年了,2021年7月,歐委會提交了《氣候保護法草案》,其中提到了2035禁售燃油車的目標。

草案有了,接下來就是歐洲議會、委員會、理事會好幾輪的討論啊投票啊,直到2022年10月,才算就這個目標達成一致了。

2月13日這次呢,是歐洲議會以340票贊成、279票反對和21票棄權,通過了2035年停售燃料發動機車議案。

不過這裡請注意,歐洲議會通過了議案,不代表這事已經立法了,接下來還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再具體立法,2026年還要審議這個立法的可行性……

也就是說歐洲2035年禁售燃油車這事距離變成法規,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對於燃油車生產和銷售大國雲集的歐洲來說,這一項法律推進緩慢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這相當於讓老牌工業帝國們自掘墳墓,革自己的命總是最難的。

但是,大目標已經確定了,再過12年,想在歐洲銷售汽油新車或者柴油新車,肯定是沒戲了。

有些自媒體甚至高呼,歐洲人太狠啦,以後內燃機徹底退出歐洲了,連插混都賣不了。

這裡還是要澄清一下,目標是目標,手段是手段,內燃機並不會在歐洲徹底死掉。

這個議案的規定是,從2030年開始,歐洲待售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21年減少55%,2035年減少100%;輕型貨車則必須在2030年前減排50%,2035年減排100%。

議案里並沒有明確提到禁止銷售內燃機,所以只要能夠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標,手段可以多樣化。

因為去年夏天提案公布後,德國就第一個站出來公開反對。隨後的談判過程中,義大利、葡萄牙、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都表示過反對。

最終大家達成一致的前提條件,就是給這項禁令開了這個口子,要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為零,除了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和使用零碳能源的合成燃料車也都可以滿足。

所謂合成燃料(e-fuel),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等)發電,由氫氣和二氧化碳合成的液體燃料,其所需的氫氣是從電解水中提取,二氧化碳則通過直接空氣捕集技術從空氣中獲取。

目前純電動汽車的電能是以電化學形式儲存在蓄電池裡,而合成燃料是以液態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儲存,它能夠用於傳統的內燃機,其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低於從空氣中獲取的二氧化碳量,所以相比傳統內燃機更加環保。

使用合成燃料後,汽車製造商只需要對內燃機進行改進就能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這意味著內燃機不用被徹底趕下舞台。

德國對合成燃料最積極,政府剛剛宣布投資16億歐元支持合成燃料量產化。

大眾集團旗下保時捷、大眾、蘭博基尼等品牌都在研發合成燃料技術。其中,保時捷尤為積極,與西門子能源、埃克森美孚等合作開發合成燃料。

所以,內燃機在歐洲還沒走到壽終正寢的那一步。

當然,合成燃料頂多屬於曲線救國,大方向上來看純電動車肯定還是主流,車企們也都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

2021年福特就宣布到2030年在歐洲只銷售電動汽車,去年大眾汽車品牌宣布2033年起在歐洲只生產電動汽車,捷豹、賓利、MINI等品牌也都有類似計劃。

談到這次通過的議案時,歐洲議會法規首席談判代表Jan Huitema也表示,「電動汽車的運營成本已經低於內燃機汽車,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價格親民的電動汽車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c0dd80cb1b3cb83b71233f21bbd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