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雞丁,是清朝四川總督丁寶楨,
將辣椒和花生加入醬爆雞丁中,
改良而成的一道中國美食。
但在萬千中國美食中,
即使是宮保雞丁這樣的美味,
也難以說有多麼特別。
反而是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國,
這道菜卻火得一塌糊塗。
宮保雞丁在美國有多火?打個比方:
美國人眼中的宮保雞丁,
就像是中國人眼中的KFC和M記,
毫無疑問的中餐代表作!
美國人有多愛宮保雞丁呢?
美國高官政要紛紛為它打call。
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到北京訪問時,
雖然當晚的家宴設在了一家烤鴨店,
但主菜中仍有宮保雞丁。
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有次被問到,
「對中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這個問題時,
他幽默地表示就是宮保雞丁。
如果說政客們對宮保雞丁的愛還比較含蓄,
那麼美國普通民眾對宮保雞丁的愛,
就真的是比較奔放露骨了。
不少美國人到中餐館必點宮保雞丁,
甚至有些人每周都要吃至少一次宮保雞丁。
美劇導演們也樂此不疲地為它打廣告,
在《生活大爆炸》、《老友記》、
《醜女貝蒂》、《白宮風雲》等熱門美劇中,
宮保雞丁的出場率有時幾乎僅次於主角們。
並且因為太過喜愛宮保雞丁,
有些美國人甚至不滿意中國人對它的態度,
表示中國人是不是恨宮保雞丁,
不然這樣的美味為啥不是中國美食中的NO.1?
對於宮保雞丁能在美國收穫如此高的人氣,
不少中國人表示感到自豪,
但卻很少人知道,
這道美食的輝煌背後,
在19世紀60年代,
美國開始建造太平洋鐵路,因為工程量巨大,
很多白人員工因為吃不了苦,
因此常常鬧罷工,導致工程進度被嚴重拖延。
而恰巧這個時期,
不少懷揣著淘金夢的中國人來到了美國,
相比起嫌苦怕累的美國白人,
這些中國人不僅吃苦耐勞,
還天生自帶基建加成屬性。
因此鐵路公司開始大量招募中國工人,
這些天生基建天賦滿級的中國人,
後來直接帶飛了美國鐵路建設,
讓整個鐵路工程比原計劃提前 7 年完工。
也因為這樣,
中國人吃苦能幹的品質得到了一致好評,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美國找到了工作,
與此相對的,則是越來越多的白人開始下崗。
結果那些失業的白人,
認為是中國人搶走了他們的工作和薪水,
因此開始瘋狂仇視中國人,
並引發了排華高潮。
在這樣的浪潮中,
明明什麼錯也沒有的中國人,
卻不得不失去工作,最終想要生存下去,
他們只剩下開飯館一條道路。
而事實證明,中國人是充滿智慧的,
即使是在異國他鄉,在飽受排擠的情況下,
他們也能在任何行業干出名堂,
在反覆試驗之後,
各種美式中餐開始俘虜美國人的胃。
其中最有名的無疑就是宮保雞丁,
而這道菜品在美國的大火,
也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在美國,雞肉是第一大肉類消費品,
而美國人最愛的雞肉部位就是雞胸肉,
因此選擇以雞胸肉為主要食材的宮保雞丁,
無疑更能讓美國人接受。
同時中國人還根據美國人的飲食習慣,
對傳統宮保雞丁做了改變,
將口味從偏辣改為偏酸甜,
無疑正對了天生嗜甜的美國人的胃口。
現如今,宮保雞丁成了美國最愛的中餐之一,
它的走紅有著歷史的巧合,
也有著時代的必然,
它是中國人堅韌不拔的品質的象徵,
也是中國人那段辛酸歲月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