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虹:自主創新驅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2022-03-05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陳虹:自主創新驅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文:張浩然 朱耘

ID:BMR2004

陳虹的兩會關鍵詞

助力「雙碳」目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補鏈強鏈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

過去的一年裡,「綠色低碳」「智能網聯」「晶片短缺」成為汽車行業的熱詞,如何在向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更好地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如何能夠在整個汽車產業「缺芯」的背景下,減少對自身產業鏈的影響成為每一個車企思考的問題。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著眼這些問題,提出相關議案。

聚焦「助力落實『雙碳』戰略目標」

全球氣候急劇變化之下,節能降碳早已轉化為全球各個國家的共同行動。隨著2020年中國正式向世界做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以來,各行各業都在探討「雙碳」話題及如何 「減碳」。

汽車行業作為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是助力「雙碳」目標早日實現的主力軍之一,汽車供應鏈低碳化也日益成為影響供應鏈變革的又一重要因素。

為了更好地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在汽車領域早日實現碳中和,本次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聚焦「助力落實『雙碳』戰略目標」,提出《關於完善相關政策體系 支持汽車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以及《關於加強產業鏈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的建議》的議案。

陳虹表示,從「助力落實『雙碳』戰略目標」角度,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體系。汽車業助力落實「雙碳」目標,不僅要繼續擴大新能源產品的普及,還要在生產端和使用端共同發力,推動全產業鏈實現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

陳虹進一步指出,一方面,建立健全支持汽車產業低碳發展的政策措施,希望儘快出台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規劃,加快推進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並通過持續豐富政策工具箱,與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積分政策等有效銜接,進一步降低製造、流通、使用等環節的成本。

另一方面,加強產業鏈布局與低碳技術研發創新,對鋰、鈷等上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掌控,保證產業鏈安全;推動「官產學研」各方形成合力,通過技術孵化、項目示範等方式,加快清潔能源、綠色製造等技術落地,以及原材料的循環利用。

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車使用端的支持力度,如,持續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提供充電電費優惠等,進一步形成鼓勵低碳產品消費的氛圍。

瞄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2021年被視為未來汽車的「開局之年」,汽車產業不斷向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轉型。近年來,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亮眼表現為汽車產業變革提供了堅實的力量,在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助力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動之下,智能汽車正經歷從技術驅動向用戶驅動,功能從有到優,軟硬體結合發展的「新革命」。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信息顯示,我國汽車產銷總量已經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並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國作為汽車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正向汽車強國邁進。

未來,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促進下,汽車行業將繼續積極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成為推動全球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領跑者,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做出汽車行業應有的貢獻。

此次兩會,陳虹瞄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建議調整完善法律法規,加快推動商業化落地。

要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更快發展,特別是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還需要在法律法規上實現突破。

基於此,陳虹建議:「比如,建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確自動駕駛系統的合法地位,並制定人類駕駛員與「自動駕駛系統」(車企、零部件供應商等)的責任劃分標準規則和處置機制。又比如,建議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辦法》中,建立「自動駕駛系統」的等級評價認證體系和准入機制,等等。同時,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持力度,通過專項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引導企業自主掌控作業系統、線控底盤等核心軟硬體研發能力,加快形成行業標準、儘早實現產品技術規模化。」

著眼「產業鏈補鏈強鏈」

疫情之下,「缺芯」問題一直困擾著汽車產業,此前一年裡,由於東南亞等地受疫情影響,晶片廠的產量大幅減少,導致晶片價格大幅上漲。

到目前為止,豐田、福特都已經發布了相應的車型減產計劃。據央視財經報道,自年初以來,有多家汽車廠商宣布對旗下產品售價調整。一汽大眾的兩款新能源車均價將上漲5200元,小鵬汽車上漲超過4000元,蔚來汽車公布的最新售價相比去年也有著一定上漲。汽車晶片短缺是這些車企共同提到的原因。近期,長城汽車的歐拉品牌也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停止了對黑白貓兩款車型的接單。

危中有機,此次晶片危機對中國的本土晶片企業來說也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此前在傳統汽車晶片市場中,國產晶片的份額不到3%,且多處於中低端水平。

在「晶片短缺」的行業背景下,本次全國兩會,陳虹著眼「產業鏈補鏈強鏈」,建議加強政策保障促進國產大算力晶片發展。

陳虹表示,疫情暴發以來,汽車行業持續受到「缺芯」影響。隨著今後智能網聯汽車的加快發展,車用晶片尤其是大算力晶片的需求還將持續快速增長。

為此,陳虹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多方協同,建立車規級晶片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標準,並成立第三方檢測認證平台;國家牽頭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晶片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參與,加快形成國產大算力晶片的研發、製造和應用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57a351da80f24e7514c51c9e28794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