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各大車企紛紛交出2019年財報,愈發緊迫的生存環境也促使著新一輪人事大換防持續上演。
3月31日晚,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在社交平台宣布因個人原因離開零跑汽車。有媒體統計,這已經是近1個月以來,第5家出現高管離職的造車新勢力。
此前,合眾汽車原營銷副總裁鄧凌、博郡汽車原市場營銷和銷售副總裁陳曦、天際汽車原首席營銷官向東平、小鵬汽車原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谷俊麗等造車新勢力高管,都前後離職,而且他們當中大多數都重新選擇回到了傳統車企任職。
有人說,職業經理人對資本的動向有著最為靈敏的「嗅覺」,尤其是疫情的出現讓車市的走勢加劇下滑,此時具備更強大抗風險能力的傳統車企,無疑將是他們的「避風港」。
從另一個側面看,傳統車企此時也或許更加需要他們的回歸,因為他們的任職經歷,或將能為傳統車企在銷售、售後等模式創新上帶來創新。
最近從蔚來汽車跳到長城汽車擔任銷售公司用戶總經理的趙昱輝就其中一個例子。
媒體報道,長城汽車對於這新設崗位的要求比較「特殊」,只招蔚來汽車出來的人。因為其董事長魏建軍對新零售模式非常感興趣,而且覺得蔚來汽車打造的NIO HOUSE體驗店模式有著不少可借鑑的地方。
同樣於本周內進行人事換防的還有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和奧迪。
4月1日,一汽集團將原一汽豐田中方負責人,任常務副總經理的王剛調回了一汽集團,負責一汽紅旗銷售業務,並擔任一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據悉,王剛此次的「回歸」,是負責紅旗的銷售工作和一汽出行業務。紅旗最近勇猛的上升勢頭也無需多說,而一汽對出行業務的重視,也是表明一汽集團在加碼「新四化」的投入。
與王剛同日上任的,還有新任的奧迪汽車銷售和市場部高級副總裁Henrik Wenders。
據悉,這位曾在拜騰擔任市場營銷副總裁的高管,對中國市場和電動汽車有著豐富的經驗。而同時將輔助他的,還有Sven Schuwirth——奧迪的數字體驗業務負責人。
目前,奧迪已經把營銷預算50%用於電動出行領域,其全面轉型電動化的決心已展露無遺。此外,他們還將負責通過智能看車、在線下單、零接觸交車等創新的新零售方式,試圖進一步扭轉傳統的營銷理念。
不過說到壓力,即將出任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的原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丁紹斌或許會更大。
雖說位於疫情漩渦中心的東風集團已經全面復工,但其後續面臨到的市場壓力仍然非常巨大。不過,丁紹斌曾在東風股份、東風裕隆、神龍公司、東風有限等多個業務板塊任職的東風系「老人」,相信能夠幫助東風汽車快速走出疫情的影響,重整東風乘用車的士氣。
隨著車企全面的復工復產,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也在逐漸回暖。乘聯會公布的3月零售數據顯示,3月第一周的同比下降50%、第二周下降44%,第三周下降40%,體現車市零售已經是環比平穩改善。
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汽車消費三項舉措,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購置稅優惠政策、支持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鼓勵發展二手車銷售等。
在這三條政策中,新能源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的延長2年更備受關注。該項政策出台後,無疑給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打了一劑「定心針」,給了他們更長的應對時間。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購置補貼延長兩年,將能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度過目前這段市場低迷期。
不過,消費者最終是否選擇新能源汽車,相信補貼對於他們來說影響並不會太大,因為畢竟產品的競爭力是否足夠吸引,才應是阻礙他們購買與否的關鍵。因此,企業這時更不應因補貼延長而掉以輕心。
想想2年後或更快,比亞迪與豐田聯手研發的電動車就要來搶食了。
4月2日,豐田汽車公司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的純電動研發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這一家集合中日技術和經驗的純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的合資公司,未來將會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值得期待。畢竟比亞迪最近推出的「刀片電池」,就已經引發了一些電動車市場的「風暴」。
儘管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有眾多「大鱷」,但還是有新人願意前赴後繼。
日前,美的集團(000333)發布公告稱,擬通過下屬子公司以7.43億元的總價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權。
交易完成後,美的暖通將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決權。美的將成為合康新能的間接控股股東,美的集團何享健將成為實際控制人,公司業務延伸至新能源汽車產業。
事實上,早在2008年,美的就曾嘗試造車,但最終因經營不善,項目中止。看來如今藉由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的東風,美的意欲「捲土重來」。不過有著格力這樣的前車之鑑,美的的造車故事將要如何繼續,管理層還得好好構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