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便麵行業回暖
從2013年開始,到2018年,中國方便麵行業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但今年開始,方便麵市場觸底反彈,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方便麵行業進一步回暖。來自世界方便麵協會的最新預測,今年我國方便麵銷量有望維持在400億份以上。
我國方便麵銷量占世界的38.85%
里斯諮詢的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方便麵銷售1036億份,其中我國方便麵銷量為402.5億份,占比38.85%。今年上半年我國幾大方便麵巨頭的業績不錯。數據顯示,康師傅營收達到304.95億元;統一營收增至114.7億元,方便麵業務收入為42.68億元;日清食品的營收為14.98億港元,凈利潤同比大增了41.1%。今麥郎、白象等其他幾家方便麵主要生產企業,也出現了強勁的市場增長。
吃方便麵的人多了,是說明人們有錢了還是窮了
我國方便麵行業為何在連年下跌後重新向上?有業內人士認為,從某種程度上,方便麵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從消費升級最初對行業帶來的壓力,到通過價值創新將這一壓力轉化為新的動力,贏得更有價值的發展,創造出新的增長通道。方便麵行業這幾年的變化,也讓市場對包括方便麵在內的消費產業升級有了更多期待。可以說,工業發達,人們投入大量時間工作,而減少做飯時間,開始大量吃方便麵。但是,大量購買方便麵,又說明方便麵成為飯店或外賣的廉價替代品。這也是經濟市場的不良表現。所以方便麵行業的回暖是難以說明經濟發展的。
當代人吃方便麵,還有可能只是吃的一種情懷(畢竟方便麵被冠以垃圾食品的名字)
其實,吃方便麵是一種情懷,每當自己靜靜的嘗上一口方便麵,品嘗著湯的味道時,總是很激動,不為別的,因為想起了往事,記得在看大學宿舍的時候,那時點不起外賣,只能吃吃泡麵,那種美妙的感覺不言而喻。但是,有錢人也吃泡麵,像剛剛卸任的馬雲爸爸…而你,在吃泡麵的時候有什麼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