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國企上班看《大明王朝》、私企上班看《大秦帝國》就對了

2019-09-20   眾享文化

為什麼說 在國企上班看《大明王朝》、私企上班看《大秦帝國》?看過這兩部中國評分極高的歷史劇的都知道《大明王朝》的政體已經形成,主要在於如何協調發展,這就如同在國企單位;而《大秦帝國》的政體斌沒有完善,更多的是如何征服外敵、擴大自己的國家,這好比私企單位的市場。

一、在國企上班看《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這部歷史劇里,對官場、人性、權術刻畫的淋漓盡致。看似普通的鏡頭無不充斥著對於政治、職場和前途事業的謀略,心機和智慧,可以說滿滿的都是套路。與其說這是一部官場劇,不如說是活生生的職場戲,戲裡描述的官場套路非常符合國企的職場之道。

開篇從浙江「改稻為桑」的國策切入,矛盾便出現了。嚴党進言嘉靖皇帝,將稻田改為桑田,可多生產絲綢,出口海外利潤極高,另也不加收農民賦稅。方案如能施行,確實好事。可實際上,嚴黨在浙江的心腹將勾結富商巨賈購買百姓的田地。而浙江地區又是倭寇鬧事的地方,不出數月大亂將至。上層嚴黨與裕王(徐階、高拱、張居正)的矛盾、地方浙直總督胡宗憲與地方勢力的衝突、百姓與縣官小吏的衝突、層層鋪開來;有新長秧苗被踏百姓的痛心與無奈、有貪官污吏頤指氣使的惡氣、也有胡宗憲、戚繼光為民著想的英勇與智慧、更有江南製造局(宮中宦官)與西洋商人買賣絲綢的精明……一幕幕,對比強烈,引出矛盾,以及矛盾的雙方。故事就在這種矛盾中漸漸展開。他們各自有各自的性格和立場,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價值觀而掙扎奮鬥,產生種種矛盾衝突,才有了這個故事。從思想上看,本劇探討的不僅僅是「反腐敗」問題,而有著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多層次的思考另外,本劇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其中反映的種種現象,不是一地、一時、一代、一朝之事,照進現在,更覺得別有深意。《大明王朝1566》中的大環境就先當下的國企,限免的職場潛規則,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沒錯!在國企上班看《大明王朝》、私企上班看《大秦帝國》就對了

1.首先, 成就自己,先成就領導

出自第一集,劇情大抵是天降瑞雪,太監馮保趕快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皇上和內閣大臣,但卻讓別人壓住不要說,很明顯是要邀功。鏡頭一轉,很多太監頭子表示不高興了,紛紛在背後議論,說馮保爭著立功,日後說不定會取代他們的地位。甚至還當著馮保的面數落他,馮保就跪在地上哭訴自己沒有那野心。

2.職場上,如非必要,不要輕易說謊

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電視劇中,這都是一個必要的法則,一個謊言要用更多的謊言來彌補,圓謊圓不下去的時候就非常尷尬,而且不要覺得你的上級不知道,上級也是從你的這一級混上來的,你撒過的慌和玩過的套路,他都懂。比如電視劇里部堂大人胡宗憲面對自己治理的九個縣區河提被嚴世藩下令炸毀的事情在皇帝面前撒了謊,說道河堤被毀是河堤質量修繕不嚴格的問題。事實上皇帝早就先他一步,從別的渠道知道了有人幕後操縱炸毀橋樑一事,如此一來,胡宗憲撒謊的時候真相究竟如何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3.重要的事情,要有自己立場不能搖擺

俗話說得好,屁股決定腦袋。在職場混,看清楚自己的立場是非常重要的,對人對事在重要的事情上反覆搖擺,不僅會讓你失去上司必要的信任,有時候會讓你左右為難,下不了台,這時候無論是你屬於職場中的哪一類,都會受到同事的排擠。劇中的胡宗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本是嚴家父子所舉薦上來的封疆大吏,但是後來與裕王的心腹來往,導致與朝廷中的兩派關係都鬧僵了,面對自己轄區借糧食的事情兩頭不討好,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在職場中,這樣的尷尬應該是要儘量避免的。

4.一個終極原則!一定要牢記,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缺點,要是已經暴露了,就要記得時刻警惕,不能忘記抵制誘惑

不然你隨便的疏忽就會為自己日後的倒霉埋下悲催的伏筆,帶來很大麻煩。片中的縣長高翰文本來也是個有志向做好高的有志青年,後來被嚴黨知道了他不僅有志,還是一個文藝男青年,對大才子嵇康的琴曲非常偏愛,也是就派了一個懂得詞曲的美女勾引他,並且故意把曲子彈錯吸引他的注意,真的是滿滿的套路啊。果然文藝青年高翰文沒有經得起誘惑,其實是他強迫症實在不能忍有人居然把自己愛豆的曲子彈錯,於是借著讓美女好好學習的機會兩人暗度陳倉,被有心設計的嚴黨派來四個gay里gay氣的太監簽下了一個賣身文件,從此走上了被脅迫言不由衷的不歸路,這告訴我們在職場上良好的自我克制是多麼重要啊。

5.較高級的職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在國企要熬的起

二百多年來,高級職位差不多都被皇親國戚和文官世家把持著,能做到天官的,哪個不是在家鄉數得上名號的大家族出來的人?一個普通人想要往上走,除了自己才華出眾以外,還要靠人提攜。可想要讓人提攜哪裡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像張居正從入閣到成為首輔是一直熬完嚴氏父子、徐階和高拱等人的。

6.要緊的問題,職場不僅要有能力,更重要的是素質

這個是素質你要做好本分工作,是你要去接讓上級尷尬的「鍋」,是你要不動聲色得甩讓自己極度危險的「鍋」。可能有人不理解,為什麼要去接鍋,那我們就看胡宗憲,趙貞吉。胡宗憲接了什麼鍋?毀堤淹田明眼人都知道,但都不能說,胡宗憲也明白,所以他去接,他也沒得選,只能說成是修堤時候貪墨,自己又失查,你看看,嘉靖滿意了,嚴嵩也勉強接受了,這一關他是過去了。簡而言之,就是要去表現自己,至於結果如何,要看你接的是什麼鍋,什麼情況下接鍋。甩鍋,還是看這兩人,胡宗憲甩什麼鍋,嚴嵩叫他不全剿倭,他不願意了,這是史書上的鍋,身後之鍋,是自己沒辦法解決的鍋。趙貞吉甩的鍋那就更明顯了,審案審案,只審嚴嵩之案,不審嘉靖之案,海瑞的案卷連名都不願署,這也是甩鍋。簡而言之,這部劇里少數能影響職場的東西,就是甩鍋和接鍋的素質,至於像徐階一類的上位者,只能說如果像他一樣事事隱忍,那就只能期盼一個嘉靖一樣的老闆了,而且他還必須某時某刻對嚴嵩這樣的拍馬屁至上的員工厭煩了

二、在私企上班看《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這部歷史劇包括《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和《大秦帝國之崛起》。從秦孝公渠梁接受商鞅變法,一代強秦由此崛起 。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在戰國舞台上,已屹立起不容列國小視的身影。大批英才名士紛紛登上戰國大舞台,各國關係不斷重新洗牌。蘇秦入魏遊說六國結盟合縱,對秦國構成合圍之勢。秦國陷入空前大危機。年輕的秦國國君果斷任用張儀。這是繼秦孝公任用商鞅,秦國又一次君臣攜手,成為流傳千古又一段政治佳話 。秦昭王當政不久,列國展開一系列兼并戰爭。秦國看準時機,先與齊連橫,攻略魏國大片土地。由此,戰國到了秦齊趙三國並強階段。此時秦國國內,穰侯擅權,宣太后掌政,秦昭王王權旁落。此時,局勢對秦國十分有利:縱橫家蘇秦與燕王秘約赴齊間齊,以滅齊為目標"死間"齊國。面對國內政治困局和國外有利機遇,秦昭王毅然起用范睢,逐魏冉、廢太后之權而恭養之。同時,與蘇秦合謀,舉兵攻破齊國。秦昭王遣將白起,相繼在伊闕、郢都、華陽、長平發動四大戰役,殲滅了韓魏齊楚趙百萬以上兵力,使秦與列國消長發生了根本轉折。自此,秦國崛起 。

看影視作品《大秦帝國》中也確實能反映出那種氣息,利益紛爭權柄易位分分鐘可以驚天逆轉,遊說策略與反間計大行其道,潛伏諜戰屢見不鮮。古時的為君之道、為臣之則,發展到今天,無非也就是職場上的生存守則罷了。或許比起戰國,現如今的職場是個更加殘酷的戰場。戲裡描述的官場套路非常符合私企的職場之道。

1.職場上千萬要選對老闆、找對合作夥伴

商鞅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自己決定一生要輔佐的秦孝公,最終成為法聖,助秦國東出稱霸。商鞅和孝公肝膽相照,共謀大業,惺惺相惜,成就伯樂和千里馬佳話,而精忠報國的屈原,則不斷遭到猜忌,最終魂斷汨羅讓人扼腕。

2.職場上千萬要恪守職業道德

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商鞅一心為公,赤膽忠心扶保大秦,縱然遭到詆毀亦能堅立不倒。商鞅是不世之才,他自比是稀有的真貨,為了賣給識貨的人,他在魏國等待時機,與齊國交流,暗訪韓國,最終因秦國求賢令來到秦國,他不走關係辛苦走遍整個秦國,此時他身懷治國長策,但是卻未示人,卻總是拋出一些陳詞濫調來糊弄秦國國君及大臣,浪費了兩次絕好機會,就在秦國君快要失望之餘,他抓住了一個機會一展才華直抒胸臆,與秦國君暢談3天3夜啊,最終讓君上信服。這充分體現了商鞅在選擇自己領導的高明之處,作為HR在選擇自己領導的時候需要通過一些手段或者方式來識別什麼樣的領導才是適合自己的,一旦選對了以後做事就事半功倍啦。

3.眼光要放長,錢途是建立在前前途上的

商鞅其人,在未學成之前,不在乎職位不在乎金錢,只求豐富自己的學識,鍛鍊自己的技能。職場人需要有一段時間來沉澱自我的,不計較薪資職位。引申到職場,要看到自己在公司有沒有發展空間,有的話就可以在開始不計較薪水。

4.在私企不要跪舔領導,要讓人看的起

戰國時代,君臣之間的地位是平等,那時候臣子見君上,只需作個揖禮即可,非常優美省時,並且相當自主性,甚至比當前的握手都好,握手,當你伸出手去別人如果不理睬就相當的尷尬了,更不用說中國後來的跪拜禮了,簡直是違背人性。引申到職場,就是對待上級保持應有的尊重就好,不卑不亢的進行相處,這一點外資公司普遍較好。

5.善於分析敵我形勢,不打無準備之仗

認清自己的優勢劣勢,了解外部的機會威脅。有用的東西裝在腦子裡,不是放在那當擺設現學現賣。這就是戰神白起戰無不勝的法則。

6.懂得與人溝通之法

和高層溝通之前,你應該先準備好你想要談話的內容,讓高層感到你的敬業和專業,你最好先弄清什麼是他關心的,什麼是他不關心的。一般來說,高層通常並不太清楚你的具體工作情況,他們對那些枝微末節的東西並不太感興趣,因此你在談話的時候 最好少談一些技術方面具體的東西,而多談一些你的想法施行後可以為公司帶來的價值 這樣才能夠讓對方多了解你的想法,使溝通順利進行。蘇秦、張儀就是一能說會道幫助秦國創建帝國時代。

這兩部劇雖然是嚴肅的歷史正劇,但其中還是有不少職場經驗和智慧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啊,話說劇中人物的鬥爭過程中時不時就冒出幾句古人的程朱理學孫子兵法,一聽就是高級職場撕逼術,古人的職場廝殺,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現代人,如何優雅地職場鬥爭,如果做一個合格的職場達人,趕緊跟著《大明王朝》和《大秦帝國》學習起來吧。既能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放鬆一下心情,又能提升自己的職場能力和為人處世之道,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