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圖騰崇拜
圖騰標誌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係、維繫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誌,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圖騰及圖騰崇拜在中國古籍中卻在大量記載,內容十分豐富。《禮記·禮運》說:「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是中國先人們的崇拜之物。郭沫若在《關於晚周帛畫的考察》中說:「鳳是玄鳥,是殷民族的圖騰」;「龍是夏民族的圖騰」。
對龍的崇拜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綿延了數千年的特殊現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具有非凡的能力,他有鱗有角;他有自然力,能興雲布雨,又能電閃雷鳴。關於龍的形象,無論古今,都沒有給出確切形象。而現在人們所表述的龍的形象,都是龍形象完美之後的形態。
「龍」以外的圖騰崇拜
龍是中華民族最流行的的圖騰,這一點毋庸置疑。但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上出現的圖騰卻千變萬化。
遠古時代,有以太陽或火為圖騰的部落,像大名鼎鼎的神農氏,也就是炎帝,所屬的就是此系圖騰。後世的周王朝,以及劉邦的漢朝也屬於這個系列的圖騰,因為對太陽圖騰的崇拜,所以周王朝和漢室的最高領導人,都將自己成為天子,「天子」的概念也是從此而生。商朝的先祖和秦王室的先祖同為鳥圖騰的後代,根據《史記 殷本紀》記載:殷族的母祖見玄鳥生蛋,年幼無知的她就撿來吃了,沒想到這就懷孕了,至此商朝的先祖誕生。
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係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所以,熊就是鄂溫克族人的圖騰崇拜。苗族和瑤族有盤瓠傳說,故將其視為圖騰。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
蒙古族以白鹿為其圖騰;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福建人以蛇圖騰紋身的習俗,東夷地區以鳥圖騰為主,像鳳、鴉等! 滿族以狗為其圖騰,藏族是獼猴,朝鮮是虎等等
中國十二大吉祥圖騰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十二大吉祥圖騰,它們都寄託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寓意!
一、獅子滾繡球
雄獅壯碩雄健,頸有鬣。我國古代工藝中的獅紋樣,是歷代民間藝人加工,提煉並加以圖案化的結果,較真獅英武而活潑。繡球是用絲織品仿繡球花製作的圓球。古代視繡球的為吉祥喜慶之品。舞獅子為民俗喜慶活動,且寓意祛災祈福。
二、象馱寶瓶
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象也喻好景象。寶瓶,傳說觀世音的凈水瓶,亦叫觀音瓶,內盛聖水,滴灑能得祥瑞。
三、三羊鼎立
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陽,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陽氣盛極而陰衰微也。開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萬物通。開泰即啟開的意思,預示要交好運。
四、兒童抱鯉魚
「魚」與「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節之時,家境殷實。這表達了古代人們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願望。在中國,無論城鄉,把這願望形之於圖畫的習慣,至今未頹。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掛一張兒童抱鯉魚的年畫,既表達歡慶之情,又圖來年吉利。
五、五隻蝙蝠圍繞篆書壽字或桃
《書.洪範》云:「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紋命。」
六、喜鵲、蓮、蘆
「喜得連科」祝賀連連取得應試好成績。
七、室上大吉
石,即指室,房屋、房間、內室。「雞」、「吉」諧音。「石(室)上雞鳴(大吉)」,寓意合府安康,生活富裕,大吉大利。
八、金魚數尾
魚與「余」同音,隱喻富裕、有餘。年畫多喜這個題材。「金玉滿堂」,言財富極多。《老子》:「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亦用以稱譽才學過人。
九、丹鳳朝陽
朝陽丹鳳一齊鳴的圖案出自《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比喻賢才逢明時。
十、魚躍龍門
圖案為天上有一條雲龍,水中有一鯉魚。或一龍首鯉身;或一鯉魚翻躍龍門之上。古代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凡是鯉魚能跳過龍門的,就可以變化成龍,不能跳過龍門的,點額而歸,故黃河之鯉魚多有紅色在額頭。魚躍龍門表示青雲得路,變化飛騰之意。
十一、鶴鹿同春
古人稱鹿為「仙獸」神話故事中有壽星騎梅花鹿。鹿與陸、祿同音。鶴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鶴千年則變蒼,又兩千歲則變黑,所謂玄鶴也」。鶴與合諧音,固有「六合」(指天、地、東、南、西、北)同春之意和富貴長壽之說。
十二、龍鳳呈祥
圖案為一龍一鳳。龍的傳說有很多,記載文獻也很多,鳳凰在劉安《淮南子》一書中開始被稱為祥瑞之鳥,雄曰鳳,雌曰凰。龍鳳都是人們心中的祥獸瑞鳥,哪裡出現龍,哪裡便有鳳來儀,象徵著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經過2000多年的歷史沉澱,吉祥圖案日趨豐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藝術,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後人、凝聚國民的力量。圖騰產生於人們對自然界充滿幻想和憧憬。當代,圖騰信仰比較少了!但在歷史中,圖騰信仰並未完全銷聲匿跡,他還在文化、藝術、生理等方面產生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