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嚳,因出生於高辛,故號為高辛氏,他是黃帝曾孫。顓頊帝是帝嚳的堂叔父。 黃帝長子名少昊(玄囂),少昊生蟜極,蟜極生帝嚳。 帝嚳,姬姓,名俊。是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為五帝之一。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
帝嚳上承炎黃二帝,下啟堯舜二君,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商朝、周朝的先祖。 帝嚳以木德為帝,號高辛氏,享年100歲,在位期間深受百姓的愛戴。
帝嚳小的時候就聰明好學,德行高尚,做事幹練,在他十二三歲時就已經很有盛名了。到十五歲時,他已經開時輔佐他的堂叔父顓頊,因功被封於辛。 顓頊去世後,作為顓頊侄子的帝嚳繼位,那時帝嚳三十歲。 帝嚳明察秋毫,時刻為百姓著想,他恩威並施,得到天下人的信服和愛戴。 圖為顓頊帝嚳陵一景
據傳,在帝嚳之前,那時的人們還沒有一年四季的概念,只是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從事農藝畜牧卻沒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嚴重的限制了農業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直白的就是比如說種地,不知道具體時間該種什麼糧食。 後來經過帝嚳探索天象、物候變化規律,最後終於訂立節氣,劃分四時節令。 從而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生產立的發展。使得華夏農業出現了一次偉大的變革,農耕文明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圖為顓頊帝嚳陵。
圖為顓頊帝嚳像, 看看哪個是顓頊,哪個是帝嚳!
帝嚳以仁愛治理天下,品德崇高,講究信譽。他知人善用,天下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得到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帝嚳時代了可謂是上古時期的太平盛世。他作為一代帝王。不僅能自律,而且還大公無私,倡導誠信,是後世歷代帝王所推崇的。 圖中上面碑上寫的是帝嚳陵。
帝嚳陵始建於公元前2345年。 據史料記載,商丘帝嚳陵曾於西漢時修過。 後到趙匡胤登基為帝建立宋朝,又曾下令大修帝嚳陵寢,並為之立碑。 元朝、明朝時期也有過多次修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A1rhngBMMueE88vWW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