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諡號文正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2021-04-12     新車測評

原標題:歷史上諡號文正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諡號制度,其實在周朝就已經開始了,原本設定的初衷僅是為了概括性的評價天子。

隨著統治的需要,皇帝需要給予大臣榮譽,以提高其忠誠度。

於是漸漸的擴展到諸侯,再從諸侯擴展到九卿,再從九卿擴展到品級比較高的大臣。

例如我們熟知的包拯包大人,他的諡號是孝肅,秉德不回曰孝,執心決斷曰肅,孝肅這個諡號就是評價比較高的,表達的是很正面的評價。

包拯包青天—諡號孝肅

而文臣中的最高評價,就是「文正」。

有句話說,文臣的最高境界就是生當太傅,死諡文正。生當太傅的人,每朝每代不知道有多少,然而中國封建社會這麼多年,能夠諡號文正的,卻只有30個人。

那麼,為什麼這個諡號這麼難呢?

諡號名稱的變化

因為臣屬的諡號名稱一直在發展變化,而諡號最高為文正,實際上是在宋朝才正式確認下來。

像唐朝的最高諡號是「文貞」,名臣魏徵就是諡號文貞。到了宋朝,因為避諱皇帝趙禎的禎字,司馬光建議文貞改為文正,後面的朝代才基本沿襲了這個諡號的名稱。

千古人鏡—魏徵魏大人

所以這就間接導致了文正的人少了,其實宋以前的大臣根本就沒有這個諡號。

諡號量化標準的發展

諡號量化的標準發展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諡號給予的級別範圍的發展,一個考核機制逐步的規範化。

關於諡號給予的範圍,前文也略有提及。周朝只有周王有,而後再推廣到諸侯,漢代是皇帝特批之下,還必須要是公侯身份,唐宋二品以上官網才能給予諡號,而清朝反而回收到一品及以上官員才有諡號。

千古完人-曾國藩(諡號文正)

而關於諡號的量化考核機制,之前大部分情況是皇帝覺得這個大臣不錯,給個適當的諡號,如果大臣非常好,就給頂級諡號,但是後來就漸漸有了明確規定。

例如明朝就規定為官三年內不得有過彈劾等明文規定,並且還明文規定五年一議集中處理給官員諡號的問題。

這時候皇帝即使想給,也給不了。

諡號制度的非量化標準

如果當朝出過一個大名臣、大能臣得到文正,那後面一段時間的人就比較難,因為前者的標準太高。

這個因素到底有沒有影響,估計很難有明確的證據予以考證,但是我們從時間規律上來看,還是能發現一些端倪的。

例如,北宋給了文正諡號的人有9個,這前五個人的時間差就說明了問題。

李昉公元996年病逝,諡號文正;

王旦公元1017年逝世,與李昉相差21年諡號文正;

王曾公元1038年逝世,與王旦相差21年諡號文正;

范仲淹公元1052年逝世,與王曾相差14年諡號文正;

司馬光公元1086年逝世,與范仲淹相差34年諡號文正。

這前三個人基本都是21年的時間差,而范仲淹無論為政還是戍邊,均是立下赫赫大功,不給文正不合適了,但是范仲淹之後沒有像他這樣的文武全才。

於是范仲淹之後的文臣就比較難,等到司馬光得到文正,距離范仲淹就過了34年了。

范文正公

關於臣屬的諡號就淺淺敘述到這裡,其實諡號制度主要還是用於封建皇帝用於籠絡群臣使用。只是一家之言,僅是在一定歷史時期下,能夠發揮一定作用的產物!

想想張居正諡號只是文忠,王陽明諡號也僅是文成。

學以致用-王陽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ha2xHgBrsvY2_UuWp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