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說好了不做電視,為何突然出了智慧屏,難道是言而無信

2019-07-30     行者啊

華為曾經說過不做電視,而現在卻發布了智慧屏,將智慧屏定義為新品類看起來非常勉強,實際上智慧屏就是電視。從歷史來看,顛覆者多來自行業外部,看來這次,家電生態將重新洗牌。

就算華為實力再強,面對如此龐大的家電行業,憑一己之力也難以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升級,更不要說重構行業生態。華為能做的,只能是順勢引領,在新的技術接近成熟,形成趨勢前,切入家電行業。這種顛覆,即使華為不做,也會有其他廠商來做,實際上,小米憑網際網路電視已經在這個領域耕耘了多年,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只不過小米電視定位於網際網路,而這一次,華為智慧屏定位於物聯網。

產業升級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動力來自於外部需求和內部革新,家電產業升級的步伐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電視機一代代的更新換代,和八十年代相比已經面目全非。硬體方面,陰極顯像管被液晶顯示器代替,內容方面,除了央視,各地方電視台的節目豐富了內容,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更是將網際網路視頻引入電視,內容極大豐富。

通訊業已經進入5G元年,網際網路升級為物聯網已經具備了產業升級的通訊基礎,不僅如此,谷歌和華為準備的Fuchsia和鴻蒙作業系統也為物聯網準備好了軟體平台,尤其是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的低延時特性,配合5G的低延時特性,可以說和5G珠聯璧合。此外,雲計算已經相當成熟,各種場景下的解決方案初具規模。行業升級的軟硬體基礎已成熟,不僅是家電,所有的行業都將因物聯網而改變,家電只是一個開始,而電視是一個焦點。

在家庭場景里,對於出入口和控制權的爭奪一直沒有停止過,從一開始的試圖將路由器作為中樞,到後來的智能音箱,都沒有成功地形成行業共識,兩者的共同缺陷就是沒有螢幕,不直觀,不便於操作,看起來這次華為押寶智慧屏,意圖將智慧屏作為家庭場景在物聯網階段的入口和樞紐,螢幕的作用意義明顯,我們可以把智慧屏看作一個超大螢幕的8k手機。我們從華為發布會的公開信息,能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

這是華為首次涉足家庭智能終端,智慧屏將安裝鴻蒙作業系統,利用低延時的特性,除了能承擔大屏本身帶來的家電屬性以外,它還可以承擔IoT中心、大小屏交互的角色。

智慧屏可以通過語音、視覺和傳感三種控制方式實現人與電視產品之間的交互,相比傳統電視,華為智慧屏內置了更多的傳感器,包括人體感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等,完全脫離傳統的遙控來使用。智慧屏會成為IoT在家庭環境中的一個樞紐,通過智慧屏可以控制超過900個型號、100多個品類的IoT產品。在電視功能之上,華為通過麒麟處理器、鴻鵠顯示晶片和凌霄WiFi等自研晶片打造完整的電視內部核心組合,並通過HDR、7.1聲道等技術實現更好的影音效果體驗。內容方面,華為智慧屏已經和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喜馬拉雅、蜻蜓FM等簽署了內容合作協議。

智慧屏作為家庭智能設備樞紐和中心,離IoT設備更近,可以進行更加高效的邊緣計算,實現家庭場景的智能控制,比如:家庭安防、智能插座、室內燈光、室內溫度調控、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智能烤箱、智能牙刷、智能體重秤、智能馬桶、智能植物監測儀、智能魚缸、掃地機器人、AI音箱、智能衣櫃、智能檯燈等等。

3月14日在上海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1)期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鄭重表態,加大IoT智能家居戰略投入,強調不會進入家電市場。現在看來華為可能真的沒打算進入家電市場,但可能會顛覆這個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eOBQmwB8g2yegNDn8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