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結束了,孩子的成績你滿意嗎?如何正確的和孩子談成績?

2019-11-14     小風車媽咪

讓我們家長既擔心又充滿期待的期中考試結束了,大部分孩子的成績也出來了。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家長臉上的表情,表現出來孩子成績的好壞:家長興高采烈,孩子成績很好;家長愁容滿面,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氣憤萬分,孩子成績慘不忍睹。

有些家長可能已經狠狠的教育過自己的孩子了:為什麼考成這樣?為什麼不認真?為什麼不好好學習?

但是無論孩子考成了什麼樣子,期中考試都已經結束了。作為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來說,我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們還要陪孩子進行下一場戰爭,迎接下一場的考試。

誠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能完全代表孩子的水平,更何況還有一些孩子天生似乎就不是學習的料,心思根本就不在學習上。但是,不管孩子喜不喜歡學習,不管孩子學習怎麼樣,作為一個學生來說,學習就是他的本職工作,是孩子必須要做的一件事。而作為家長來說,我們就是要在孩子學習的道路上做好引導和監督的作用。

因為我們都知道,作為平民的我們來說,學習、高考,是孩子唯一的出路。雖然很多人都在痛斥高考是萬人闖獨木橋,可是這入場券是公平的啊。只要你好好學習,就會獲得入場券,獲得走上獨木橋的機會,而不需要任何其他的附加條件。

所以,我們家長不能放鬆對孩子的學習要求。

那麼我們該怎麼樣和孩子談論學習成績,有效的激勵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呢?

首先要正確的看待成績

期中考試的成績下來了,已經無法改變了。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態,以平和的心情去看待這次考試成績。孩子考的好的科目,我們要鼓勵孩子繼續努力,不能馬虎和驕傲,以刺激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積極性。孩子考得不好的科目,我們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減輕孩子內心的壓力。

成績只是代表孩子這一次的考試結果,並不代表孩子以後的學習狀況。所以我們家長要冷靜客觀的對待孩子的成績。

表姐家的孩子這次的期中考試數學和英語都考的不錯,英語還考了滿分的好成績。孩子說到這兩科的成績的時候,滿臉的得意和滿足。可是語文就不太好了,只考了70多分。孩子再給表姐說語文成績的時候,先對表姐說了一聲:「媽媽,對不起,語文沒有考好。只考了70多分。」表姐聽了先是一愣,因為確實沒有想到孩子會考得這麼少,然後她很快的抱了抱孩子:「沒有關係啊,等試卷髮下來,讓媽媽看看哪裡錯了,咱們繼續努力,好不好?」孩子點了點頭,心裡的一塊石頭算是放下了。他原以為表姐會訓他。

其次要和孩子一起查漏補缺

因為每一次的考試,都是對孩子目前所學知識的一個總結,一個檢測。孩子對所學的知識有沒有掌握牢固,能不能熟練運用,這通過考試都能檢查出來。所以我們在考完後,第一時間要看一下孩子的試卷,找到孩子做錯的題目,做一個重點的標示,然後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輔導、鞏固這個知識點。

有一個老師曾經說過:「孩子在考試過程中,因為馬虎、不認真而做錯了題目,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孩子對所學的知識點掌握的不紮實。如果孩子對知識點都掌握了,根據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學校考試的目的其實就是對孩子的一個階段性的檢查,找出問題,然後解決。

表姐家的孩子就是因為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所以在閱讀部分被扣掉了十幾分。也可能是因為男孩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方式的限制,男孩在語文方面似乎都處於比較弱勢的位置。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文章的能力,現在表姐每天晚上給孩子講解課文,然後每周讓孩子做兩篇的額外閱讀理解,和孩子一起分析文章的內容,寫作手法,中心詞句等,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孩子的語文成績。

再次多給孩子以鼓勵

其實孩子沒有考好,心裡還是很難過的。每個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孩子對自己的認知,都來自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肯定,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評價。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考不好、學不會,就是因為笨,不是學習的料,可是作為父母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的關注過孩子的學習。一旦孩子考好了,就覺得孩子聰明;一旦孩子考不好,就覺得孩子笨。這種教養態度其實是不對的。

尤其是針對考得不好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付出,然後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這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體現出來:比如今天孩子的作業寫得很工整,我們可以誇獎孩子「這字寫得不錯呢,以後要堅持這樣寫啊」;孩子這次的考試,數學計算題一個都沒有錯,我們可以誇獎孩子「真認真呢,是個細心的好孩子」;孩子的作文寫得很好,我們也可以表揚孩子「你這篇作文真有想像力呢。」

通過家長的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並且堅持,孩子就會每天進步一點點,孩子的學習習慣也會不斷的改正,成績自然就會向好的方面發展。

最後讓孩子明白自己學習機會的不易,學會珍惜。

現在的生活條件很好了,我們家長都會為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孩子沒有吃過苦,沒有受過累,不知道珍惜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浪費了大好的時光。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記得前段時間,學校了讓孩子周末的時候看一部電影《孝女彩金》,講的是一個被遺棄的小女孩彩金,被一對殘疾夫婦收養,小女孩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獨立的照顧養父母的事情。她每天的上學路都是跑著的,因為她要在課間的時候跑回家,給養父母倒尿罐,放學了先去砍柴,然後回家做飯。

這是根據真人真事拍攝的電影。學校讓孩子們看這部電影,也是為了讓孩子感受一下主人公的不易,學習主人公的精神,更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家孩子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感動的哭了。他說:「彩金太不容易了,都這樣了,還要堅持上學,還自己掙錢交學費,還要做飯、、、、、、媽媽,我要好好學習,以後也要幫助你做家務。」

所以,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要學會珍惜,要用心的努力的去學習,這樣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只盯著孩子的一次考試成績,因為每一次考試,對於孩子來說,既是終點也是起點,既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新的開始。我們要用心的引導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積極的去學習、去思考、去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bAWcW4BMH2_cNUgDG8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