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一看到寶寶發熱,或是咳嗽,家長們特別害怕寶寶得肺炎。得肺炎有什麼症狀?如何預防?這些問題還是需要家長多了解的。
肺炎的症狀起初與感冒有點相似,但比感冒要嚴重。從下面的一些表現就可以看出來。
1.發熱
大多數寶寶患肺炎時會有發熱症狀,體溫多在38℃以上,持續兩三天時間,退熱藥的效果不明顯,只能使體溫暫時下降一會兒,不久便又上升。
2.咳嗽和呼吸
判斷孩子是否患肺炎還需看孩子有無咳、喘,呼吸是否困難。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陣發性,一般不會出現呼吸困難。嬰兒患肺炎時呼吸次數明顯增加,若咳、喘較重,靜止時呼吸頻率增快(即不到2個月嬰兒呼吸次數≥60次/分;2~12個月嬰兒≥50次/分;1~5歲幼兒≥40次/分),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青或發紫,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提示病情較重,要趕緊看醫生。
3.精神狀態
精神狀態能真實地反映孩子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孩子在發熱、咳嗽、喘的同時精神很好,能玩,愛笑,則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若精神狀態不佳、口唇青紫、煩躁、哭鬧或昏睡、抽風,少數可出現譫語,則說明病得較嚴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較大。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並無明顯變化,也可能精神狀態不佳。
4.食慾
得了肺炎食慾會顯著下降,寶寶不吃東西,或一吃奶就哭鬧不安。
5.聽診
由於寶寶的胸壁薄,有時不用聽診器也能聽到水泡音,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聽聽他的胸部。聽兒童胸部時,要求室溫在18℃以上,脫去孩子的上衣,將耳朵輕輕地貼在孩子脊柱兩側的胸壁,仔細傾聽。肺炎寶寶吸氣時會聽到「咕嚕兒」「咕嚕兒」的聲音,醫生稱之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徵。
同時仔細觀察孩子有無胸凹陷(在吸氣時,兩側肋骨邊緣處內陷隨呼吸起伏)。如果出現此情況,需馬上送孩子去醫院確診以便及時治療。
新生兒肺炎很特殊——吐沫兒
在新生兒期患肺炎寶寶的又一明顯症狀,就是嘴裡吐沫,很像吐泡泡,特別是在睡著的時候,通常肺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吐沫。
咳嗽嚴重≠肺炎
很多媽媽會擔心,寶寶一直咳嗽,會不會咳成肺炎呀?
其實咳嗽並不意味著肺炎,咳嗽是一種症狀,不是病。要知道,肺炎是因為寶寶感染了跟肺炎相關的病毒、細菌等原因引起的,並不是咳嗽給咳出來的。這兩者是有點兒關係,比如咳嗽是肺炎的一種主要症狀,但是咳嗽是不會咳出肺炎的,也不是所有的肺炎一定咳嗽。
當呼吸道發生炎症產生痰液的時候,咳嗽能把痰排出來,反而是件好事呢。所以媽媽們一定不要盲目幫寶寶止咳,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別拿肺炎當感冒
有時候肺炎會被誤認為感冒,但仔細分辨,肺炎的症狀比感冒嚴重,當寶寶出現呼吸困難,嘴唇青紫,高熱不退,嗜睡或煩躁不安等現象就要引起警惕,一旦發現有可疑的症狀,應該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會用聽診器聽呼吸音並配合做其他檢查,來幫助做出診斷。
媽媽經驗分享
我家寶寶現在2歲多了,1歲多時,三天兩頭兒生病,而且得了兩次肺炎,實在是太遭罪了。對於孩子愛生病,我開始尋找原因。我家孩子是姥姥帶,比較寵著,姥姥怕冷,於是給寶寶穿的特別多,寶寶又好動,在外面玩會出汗,出汗後冷風一吹,就生病,然後就肺炎。後來,我和姥姥溝通,給寶寶穿少一些,經常洗手,我們到家後,也是先洗手再換衣服然後抱她陪她玩,後來寶寶沒再得過肺炎,也很少生病了。我覺得家長還是要注重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照顧好寶寶。
編輯/孟琪 文/慧子
《母子健康》雜誌創刊於1992年,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日友好醫院主辦。透過嚴謹而感性的編輯團隊,專業並權威的專家顧問,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中國女性提供專業的婦產、兒科等方面的指導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兒健康新知,關注身心協調發展,將醫學常識融入實際生活,與父母一起共創和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