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宣布替代Windows方案,Linux開始出擊

2020-02-15   行者啊

據微軟官網發布將於2020年1月14日對Windows 7終止支持的消息後,韓國政府起草了一份戰略,準備用基於Linux的 Open OS全面取代對Windows 7。韓國計劃到 2026年對所有公共機構和地方政府全面採用Open OS。另據 Newsis 的報道,韓國國防部已經在使用基Ubuntu 18.04的 Harmonica OS,郵政部門也將使用TMAX OS。

無獨有偶,去年12月9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政府已下令所有政府服務機構部門在未來三年內更換所有運行非國產軟體和作業系統的計算機。據報道,中國政府已下令在2020年更換其設備的30%,在2021年更換其50%,在2022年更換剩下的20%。相關分析公司估計,此舉將更換約2000萬至3000萬套計算機,替換為純國產硬體和國產作業系統的計算機。

雖然兩國面臨的實際問題不同,但其背後的邏輯相同,不論中國還是韓國,都是在為自主化做準備,以備不時之需。顯然,相比韓國,中國軟硬體同時替代的做法較韓國更為徹底。

​而兩國不約而同而將作業系統指向Linux,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我們知道對於PC,除了蘋果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剩下的就是Windows和Linux,別無選擇。雖然說作業系統開發起來並不是特別困難,但一個生態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功,形成一個生態的因素也極為複雜,是技術路線、軟體管理機制、開發環境、資本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中韓兩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Linux為基礎開發作業系統,而不是從頭再來。這樣既可以利用開源體系的優勢,又可以利用現成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當前最佳的選擇。


據悉,國產作業系統目前已經形成商用的有UOS、深度OS、優麒麟(UbuntuKyLin)、中標麒麟(NeoKyLin)、威科樂恩Linux(WiOS)、起點作業系統(StartOS)、凝思磐石安全作業系統、共創Linux、思普作業系統、中科方德桌面作業系統、普華Linux、RT-Thread RTOS、中興新支點作業系統、一銘作業系統、springLinux等等,基本上都是基於Linux開發。


Linux目前的成熟應用集中在辦公領域,其他領域軟體少,很難替代Windows平台軟體,所以當前也只能在部分公眾領域進行替代,以後可能出現的情形是Windows和Linux生態並存,在硬體和作業系統層面分離,在應用層互通的局面。


實際上,微軟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去年12 月10日,微軟發布Microsoft Teams for Linux公共預覽版。據悉,Microsoft Teams 是這家公司移植到Linux平台上的第一個 Office 應用。


還是在去年底,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最大的軟體開發平台GitHub計劃在中國開設一家分公司。GitHub是一家為私人公司託管和管理軟體開發的公司,去年被微軟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這兩個動作都與微軟有關,是否能看成在新的情況下,微軟對於Windows產品的重新定位,或者說微軟對Linux生態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可以說Linux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來自於Windows,微軟試圖爭取更大的利益。而無論如何,中韓兩國替代Windows的動作,既是市場反應,也是國家戰略,對於Windows和Linux的生態必將產生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