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鹽說蜜
——吃鹹的說甜的胡謅亂侃
生活有多不易,來看看泉州東門橋頭這位賣草藥的阿姨。
大毒日太陽底下,一地雞毛。
散落一地的雜物,據說是旁邊人家給小孩的玩具,阿姨正慢慢收拾。
正午陽光高照,行人稀少,阿姨看到我來,趕忙立起身,一臉錯愕,應該在心裡嘀咕:這位老妹,是買涼草嗎?
阿姨的攤子以草藥為主,附加賣衣服,那種很廉價的睡衣,還有蜂蜜、鵝蛋、花生、紅豆、黑豆等。
我對衣服和鵝蛋不感興趣,一堆的草藥則讓我很興奮不已。
我問:「阿姨,這叫啥?」,我指著三籃子草藥問。
「魚腥草、馬蹄金、五斤草。」,這三籃子草藥名,阿姨重複了三遍,因為我,記!不!住!
「這是寒草根,我懂的。」,有認識的,就如多年不見的朋友,一下子興奮起來。
「還有淡竹葉!」,這是小時候老媽常熬的涼茶,夏日必喝!
尤其是寒草根,泉州人稱為「含草干」,簡直是夏天常備良藥。
而這一車寒草根和淡竹葉,旁邊的棍棍是啥?阿姨說:「這是青干龍。」。阿姨依然說了三遍,我還是忘了這是幹啥用的!
人一高興起來,就沒了人形,東瞧瞧西看看,什麼都好玩。看到一袋樹根,又覺得是老相識,說:「這個我知道,是牛奶根!」
阿姨搖搖頭,用略啞的聲音,很無奈地對我說:「不對,這很貴的,一斤兩三百元,是墨魚須草。」
我:「旁邊的呢?」
阿姨:「含草乾花。」
我:「還有這幾袋呢?」
阿姨:「豬母草、金干真。」
我實在記不住阿姨說的這些花花草草,而且她說的泉州話有點小地方腔,我搞不清楚要怎樣把這些草藥名翻譯成普通話,於是問了一遍又一遍。
特別是阿姨手上的這根不知所云的草,她跟我解釋了不下五次,「黃介來」。
這是個人名嗎?咋叫我記得住呢?阿姨還是繼續用她帶著疲勞的煙燻嗓說:「黃介來,熬水洗,專治皮膚瘙癢,特別有療效。」
阿姨最終還是被我問得不耐煩了,嘆氣道:「和你說話,真的很辛苦。」
「噗嗤」一聲,我被自己的蠢,笑出了豬叫聲。
趕緊的,向阿姨買了一把寒草根,頂著大太陽,回家煮涼茶!
走過路過的,覺得阿姨不容易的,就關照一點吧!
(文中的草藥名都是阿姨的本地音直譯,估計有些翻譯得莫名其妙了,超難為情。
如有知道的,歡迎來評論區介紹介紹哦,先謝為敬了!)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
喜歡請點贊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
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
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