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萬名科學家吹響集結號:警告地球氣候危機

2019-11-08     李牧


近日,來自153個國家的超過11000名科學家,在專業刊物《生物科學》(BioScience)發表一份共同署名報告,稱若不根本性、永久性地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地球將無法阻止發生徹底的氣候災難。人類現在的生活方式,導致產生溫室氣體排放,引起氣候變化。氣候緊急情況正在逼近。聯合國會員國共有193個,153個國家的科學家參與,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這份報告以科學態度,列出了諸多地球氣候危機表現。衛星數據顯示,2019年10月是有氣候記錄以來最熱的10月。報告稱,僅測量地球表面溫度,不足以描述全球過熱的真正危險。研究者們囊括了一系列相關數據,論述過去40年,氣候變化的一系列重要指標。指證的人類責任,包括人類和動物數量增長、肉類產量上升、樹木覆蓋面積減少及化石燃料消耗過高。

報告的主要執筆者,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學者托馬斯-紐森稱,科學家們有道義責任,向全人類發出災難警告。這個報告的一個主要著眼點,是地球升溫已經討論了40年,各國政府和民間,卻並未做出實質性行動,認真應對危機。報告指出,氣候變化現實存在,並且比此前學術界預期的加快。雖然近年可再生能源使用顯著增加,風能和太陽能每10年增長3倍,但2018年可再生能源仍比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少28倍。

末日設定,已經是當代科幻創作的常規類型。指出危機並不難,如何應對危機,才是全球萬名科學家聯署的目的。畢竟他們不是搞文學創作或者拍電影兒的。

報告中,科學家們要求在6個領域立即作出改變:1能源消耗轉向再生能源。2減少甲烷和煤煙等氣體的排放。3加強對森林和濕地等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4鼓勵多吃植物性食品,少吃動物性食品。5將世界經濟模式轉向環保優先。6抑制全球人口增長。

地球未來寄託於現在能否採取行動。比如碳減排可以在未來幾十年內,讓變暖趨勢放緩一半。說起來簡單,操作上,這意味著必需減少石油類和煤碳類產品的消耗,以清潔能源替代。停止開墾土地,恢復濕地、森林和草原,植被有助於吸收二氧化碳。所有這些措施,都直接涉及經濟利益,清潔能源成本較高;傳統能源企業也會倒閉;原始植被不能給地產商帶來巨額利潤。

這篇萬人聯署報告,是從技術角度討論地球危機。而阻止人類採取行動的,永遠是搞政治的。就在這篇報告發表的同一時段,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退群《巴黎氣候協定》。早在2017年7月,特朗普就已威脅將走出這一步。特朗普以前曾抨擊《巴黎協定》對美國過於昂貴,不公平。這是他的老套路,要麼拿到一個讓他非常滿議的協議,要麼不簽。如果氣候協定讓這樣一個老無賴滿意了,全人類就虧大了。

(全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Y7qXW4BMH2_cNUgLo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