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國強:阿里雲入選Gartner 全球魔力象限 引領國產資料庫

2019-12-06     李牧

在2019數據技術嘉年華大會上,阿里雲資料庫掌門人李飛飛博士引用了AWS創始人Jeff Bezos的一句話說:資料庫是雲上的終極之戰。顯而易見,在這一點上,阿里雲和亞馬遜達成了一致。

在Gartner剛剛發布的2019年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中,Alibaba Cloud進入了『挑戰者』象限,這是阿里雲連續兩年入選;在上一次,阿里雲的位置是在『遠見者』象限。

花開兩度,阿里雲距離『領導者』只有一步之遙。而在領導者行列中,AWS和Google也都是從雲生態跨界進入資料庫領域的,資料庫領域的競爭悄然而變。

2019年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

縱觀資料庫領域的格局,Oracle和Microsoft原本以資料庫見長;在雲時代,兩家公司都在努力從私有環境部署向雲上轉型。微軟的成績有目共睹,也正因此,在魔力象限里微軟曾多次超越Oracle占據第一的位置,Oracle Cloud如今也在和微軟展開積極的雲上合作;而AWS、Google和阿里雲則是在雲上取得了成功,然後開始擴展資料庫能力,在IaaS的基礎之上,只有貫穿了PaaS環節,才算打通任督二脈,而後見龍在田。無論是傳統資料庫廠商從雲下向雲上擴展,還是雲資料庫廠商從雲上向雲下滲透,雲無疑成為了資料庫新的角力之地、決勝之所。

根據Gartner的一份統計數據,阿里雲已經位居全球雲資料庫市場份額第三位以及中國市場第一位,年增長率達到了116%。Gartner更加激進地預測,到2021年,雲資料庫在整個資料庫市場中的占比將首次達到50%,而到2023年,75%的資料庫要跑在雲平台之上。由此可見,雲上的資料庫之戰實在是雲的終極之戰

然而雲資料庫的地位確立,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正如我在今年的數據技術嘉年華大會上提出的觀點:雲資料庫的成功必須要在to B市場接受考驗。

在雲計算的上半場,小微企業和中等規模企業都已經全部或部分將業務系統運行在雲上環境,而中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因其業務複雜性、數據敏感性很難一攬子的接受雲化解決方案,所以在雲計算的下半場,雲如何下移到企業級環境、雲資料庫如何在私有雲場景贏得企業的信任,則顯得舉足輕重。

根據報道,在2019年雙11的交易中,OceanBase資料庫處理峰值達到6100萬次/秒,而POLARDB資料庫處理峰值更是達到了8700萬次/秒。在雲上的交易中,無論是應對海量並發能力,還是卓越的性能表現,國產的阿里雲資料庫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那麼下一步向何處去?

2C場景2B化,雲上體驗雲下化,我認為這是雲資料庫獲得進一步成功的必經之路:

• 將2C場景的成功複製到2B領域,才能讓雲資料庫經受進一步的考驗並最終成長為企業級產品;

• 雲上體驗雲下化,才能進一步消除公有雲和私有雲之間的壁壘,達成雲上雲下的一體化、一致化,並讓傳統企業真正享受到雲的技術創新。

在2019年9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發布了POLARDB BOX一體機。我認為正是這樣嘗試的一個開端,可以預見圍繞國產資料庫的一體機生態一定會加速興起;而OceanBase也已經通過阿里雲對外輸出,贏得了網商銀行、興業銀行、天津銀行等金融客戶,面向2B行業堅定的邁出了實踐探索之路。

然而僅有這些還不夠,一個資料庫產品的成功和成熟,還必然需要深厚的內功積累,沒有學術上的思考和創新,就難以成就國際化的資料庫產品;而對於阿里雲來說,李飛飛博士的加盟,為阿里雲資料庫增添了濃重的一筆。2019年,阿里雲資料庫多篇論文入選ACM SIGMOD,已經將中國資料庫力量展示在國際舞台,期待有更多的中國資料庫聲音和思考能夠與國際爭鳴

國產資料庫向何處去?從雲上到雲下,從2C到2B,我以為,阿里雲已經引領和開啟了國產資料庫新的奮進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FbQ424BMH2_cNUgyFc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