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輪之困,一艘船上裝幾千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2020-02-10     李牧


被隔離在日本港口的鑽石公主號

「鑽石公主」號郵輪3700人正在日本被隔離;「威士特丹號」郵輪被要求返回香港;義大利郵輪6000多名乘客被暫時禁止下船,所幸虛驚一場……

無論譯成郵輪還是遊輪 ,Cruise,英文單詞都是一個。當代,肯定是指大型遊樂綜合性海洋客船,近代則包含郵政、航運業務在內,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鐵達尼號,既有高檔消費,又是橫渡大西洋的客運船,所以也翻譯成郵輪。簡單說,遊輪就是一艘大船,裝上少則2千多則6千遊客,在船上吃住玩兒一體,沿近海走上幾天,逢港口停下來遊覽名勝。

出於複雜的海洋業務管理,遊輪的利益關聯方層層疊疊,船舶註冊一般在巴哈馬這樣的免稅天堂,船東往往來自一些擅長製造遊輪的國家(能造航母不見得能造遊輪),船員遊走在世界各地,銷售委託給旅遊公司……在這一系列神操作中,有一個不可或缺,但一般人往往注意不到的要角:衛生官。

做服務業任何生意,做到一定規模,想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賺錢,而是客人別出事兒。客人有個三長兩短,這生意就沒法做了,賠得稀里嘩啦。遊輪這種買賣,是百分之一萬的重資產,不是說想停就能停下來的,出了事兒,逃都逃不了。現代遊輪,在安全方面下足功夫,上船第一件事,就是逃生演習,在什麼地方集合,怎麼穿救生衣,等等,鐵達尼號那種悲劇,基本可以避免了。於是防疫,就成了空間狹小的遊輪頭等大事。這麼多人擠在一起,細菌病毒傳播起來太嚇人了。

洗手。所有的餐飲場所,都要洗手後進入,餐廳門口,有的船是自動消毒液機,有的船是放個船員,手持噴壺,過個人攤開雙手,噴一下。

遊輪,往往有多個餐廳、酒吧,提供不同風格的餐飲服務。但主餐廳,肯定是自助餐。在遊輪上吃自住餐,有一條遠嚴格於其他自動餐廳的規則:盤子必需取一次餐換一次,照說一客一用,盤子吃光了,端著再去盛就是,不可以。這就是為了防疫,寧肯多洗個盤子,也要避免交叉傳染的機會。衛生官穿流不停的巡視,就是為這個。


遊輪這種旅遊產品,起於歐洲,餐廳多是西餐廳。西餐桌上必備兩個小瓶,上圖,一個是鹽瓶一個是胡椒瓶,相當於中餐桌上的醬油壺醋壺。這東西不是一客一份的,是誰來誰用。手摸,大機率碰到容器,船上一旦有細菌病毒傳播,這兩個小瓶就成了傳染中介。有經驗的人,一看遊輪上餐廳鹽瓶胡椒瓶被收起了,就知道病人出現了。瓶子換成小紙袋分裝的,這就一客一份了,拿就撕開扔掉,不會有下個客人再接觸。

遊輪上房間的水不夠飲用標準,大家都到餐廳去接水喝,中國人還要喝熱開水,有經驗的人往往攜自己的水瓶上船,方便,一次打一大瓶,不用總往餐廳跑。中國人多是保溫杯。平時,用自己水具接水是沒問題的,鹽瓶胡椒瓶一收,飲水器旁邊會專門有個衛生官,要求用船上的乾淨水杯接水,再倒到自己容器中,減少未消毒的個人水具與公用設備接觸。

以上,不是因為這次防疫才出現的。歷史上,經常出現遊輪集體感染的事例,上述防疫經驗,就是一次又一次積累起來的。遊輪的防疫,包括這種旅遊產品的先天缺陷,今後還將繼續討論下去……

(全文完)

被隔離的遊輪內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riVMHAB3uTiws8KV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