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典即將出台,中藥企業難了

2020-03-22     賽柏藍



賽柏藍2020年第271篇文章

來源:賽柏藍 | 特約撰稿:月下獨酌

新版藥典即將出台,中藥企業將面臨一系列難題

藥企投機取巧將成歷史

以蒲公英為例,這味藥材在2015版藥典中,是以檢測「咖啡酸」成分含量為主要對象。咖啡酸達到藥典標準0.020%。就被判為「合格」,達不到既判為「不合格」。

蒲公英產區較廣,一般產在甘肅隴南地區的蒲公英藥材「咖啡酸」含量就很高,達到藥典標準沒有問題。而山陝二省、河南、湖北等產地的蒲公英,咖啡酸含量就稍低一些,介於合格與不合格之間,往往被藥廠退貨率較高。

因此價位上也出現了差別,一般甘肅隴南產的蒲公英市場售價多在14元kg左右,山陝二省、河南、湖北等地產的蒲公英藥材市場價格多浮動在7~9元Kg之間。這讓山陝二省、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收購、經營商家心理很不平衡。

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麼多年來,這些產地的收購商販和市場商家,為了能讓自己收購的蒲公英藥材達到國家藥典標準,苦心鑽研,就「研究」出了一個「土經驗」。比如把那些收購後晾曬至八、九成乾的蒲公英裝包堆放一處,靠悶捂發熱或經夏過暑存儲發酵的辦法,以此來提高蒲公英的「咖啡酸」含量,並且效果極佳。

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靠這種辦法投機取巧的日子恐怕很快就要結束了。

在2019年9月2日,藥典委發布了2020版藥典相應品種檢項「修改徵求意見公示稿」,其中上述容易讓人投機取巧獲得「合格」標準的蒲公英咖啡酸檢項,已經被菊苣酸檢項取代。

當然,如此也並不是說經過此次修改,甘肅隴南產地的蒲公英藥材品質依然最佳,山陝二省、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藥材今後成分含量仍難合格。而是此次修改的結果,或許對於山陝、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藥材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和機遇。

在原「咖啡酸」檢項桎梏被去除後,如果山陝、河南、湖北等地的蒲公英「菊苣酸」成分含量亦很高,那麼,這些產地的蒲公英藥材,或將會和甘肅隴南產地的蒲公英藥材一樣,從此拿上成分含量完全符合藥典的「通行證」,不再靠「悶捂堆垛發酵」等投機取巧手段過關了。

一些道地產地或被摒棄

2018年6月,筆者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探析:中藥材道地產地的「消亡」與「被消亡」!》,文中談到一些中藥材品種,雖然生長區域屬於被歷史公認的傳統道地產地,但由於受現行藥典檢項影響,成分含量出現與藥典要求差距甚大,最終被藥農棄種,導致這個品種的產地逐漸被摒棄。

隨著2020版藥典的實施,類似情況或將同樣會出現。

首先,2020版藥典意見稿已經擬對544種藥材增加農殘、重金屬檢項。但重金屬污染的來源不一,多與藥材生長區域自然生態環境有關。

其次,土壤、水源、空氣的污染,都有可能導致生長區域內的藥材重金屬含量超標。

再者,根據有關資料分析,我國西南地區某些省份土壤含砷量較高。相對而言,這些個省份種植的某些對重金屬物質吸收、富集性較強的個別中藥材品種含砷量就可能會高。

從生產企業採購的角度出發,凡屬新藥典544個農殘、重金屬必檢的品種,如果該藥材道地產地較多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刻意避開該產地。而去轉向其它省份道地產地採購這味藥材。

如此久而久之,這些產地的某些或某個藥材品種,便將會因為砷含量較高,無法符合藥典標準,而被藥農放棄種植並逐步淘汰,甚至這些藥材的產地也或將從此消失。

當然,相應不樂觀的問題不止西南地區,對於礦采、農田農藥噴施嚴重、重工業城市較多廢水、廢渣排放量超大,水源、空氣、土壤污染較為嚴重的中原地區或北方某些地區來說,如果今後該產地某個對重金屬物質吸收、富集性較強的藥材品種,屬於新藥典中規定544種「必檢」範圍內藥材,經檢測又重金屬超標嚴重,恐怕這個藥材產地也很難再獲得生產企業的青睞,同樣面臨被淘汰風險。

藥企採購方向改變

筆者認為,隨著2020版藥典實施,關於農殘檢項同樣影響眾多中藥生產企業,尤其是改變其原料採購方向。

比如像黃柏、杜仲、桂皮、厚朴、秦皮等樹皮類藥材,以及花葉草類、根莖、種子果實類等品種,這些藥材有的生長於田間地頭、或直接種植於農田,而有的卻是生長於山地、林下、荒坡灘頭之地。

生長於田間地頭,或栽種於農田的藥材,因為與莊稼鄰近或為伍,經年受農藥噴施薰陶,農殘超標係數自然增大,藥企採購時難免心中惴惴,遇到被新藥典納入544種必檢農殘、重金屬的品種,這種環境生長的藥材,自然不能成為藥企採購的首選。

而生長或種植于山地、林下、灘頭荒坡之地的,由於這些地方從來無人噴施農藥,甚至連重金屬污染源也接觸不到,幾近於野生或仿野生自然放逐生長,這種來源的藥材,往往重金屬、農殘成分都不會超標,自然會得到藥企的追捧和青睞。

隨著藥典標準的逐步完善以及監管層面的趨嚴,未來最受生產企業歡迎的中藥原材料,是那些目前已經步入管理規範的GAP種植基地、農業合作社或相關種植聯盟產出的藥材。

此外,同類品種或相同品種,野生藥材將更能被藥企優先採選。因為野生藥材的生長環境比較特殊,農殘、重金屬污染幾率比較小,這類品種今後自然會成為生產企業追捧目標。

其實,對於中藥材農殘、重金屬超標現象,已經引起政府及相關部門注意。2019年10月20日,國務院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第三章第七條「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中亦給出了簡明扼要的防控措施,既「分區域、分品種完善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標準…」的指導意見。

未來,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一定是中藥企業必須深入了解並解決的問題,按照即將出台新藥典的要求,若這一指標沒有達標,等待他們的結局只有一個——被市場淘汰。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9_HA3EBfwtFQPkdV3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