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封城」,為何中國就是「反人權」,義大利則是「崇高的」?

2020-03-10     長安觀察

近日,《紐約時報》連續發布推文,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義大利封城則是「為遏制冠狀病毒肺炎,冒著經濟風險」。兩條信息發布時間僅僅相隔20分鐘,卻充分展示了這家標榜「客觀公正」的媒體是如何「雙標」的。

同樣是「封城」,為何中國就是「反人權」,義大利則是「崇高的」?在《紐約時報》看來,這與封城的執行程度有關。儘管義大利已經將封鎖措施擴大到全國範圍,但商店、酒吧照常營業,封鎖區里沒有檢查站……這樣的「自由」代表了國家崇尚「民主」。

國情不同,文化有別,防控措施自然因地制宜,同樣措施的執行程度也大為不同。義大利衛生部長曾明確表示,「將依據刑法,嚴懲已知自己感染病毒還逃離隔離區的人」,意政府嚴格隔離制度的決心可見一斑。但在西方體制下,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管轄權力十分有限。義大利的一些地方政府,出於經濟、選票等因素,並不願意實施中央政府的決策。米蘭市長還痛斥義大利疫情被誇大,歡迎人們來米蘭旅遊。同時,義大利民眾也長期受「絕對自由」意識形態的薰陶,對於戴口罩表現出抗拒態度。對此,我們保持尊重,更無意進行對比。但以《紐約時報》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媒體,非要捧一個踩一個,什麼都拿著中國說事,這就讓人不吐不快了。

從世界傳染病史來看,危急情況下進行有效隔離乃至區域封鎖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也正因此,中國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以巨大勇氣開展了封城行動。事實證明,這一巨大犧牲獲得了回報,不僅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還為其他國家採取行動爭取了寶貴時間。但這些似乎是一些西方政客所不願意看到的。一些西方媒體一邊拿著放大鏡尋找中國防疫的「黑點」;一邊吹捧「民主國家」尚未見效的防疫舉措。於是,中國被造謠出現了「集中營」「鬼城」,韓國大邱成為「民主社會的範本」,義大利的「佛系」更成為否定中國的論據……我們不禁要問:每每「踩一捧一」到底是為什麼?是害怕中國的經驗成功嗎?

生命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積極防控疫情,守衛國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一國政府保障人權最生動的表現。但《紐約時報》之流似乎並不擔心病魔會奪走多少生命,而是反覆算著政治帳還有經濟帳。這種赤裸裸的「金錢至上」觀念,似乎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情流露」。放眼望去,這也並非孤例。在美國,特朗普宣稱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遠比流感少,不用擔心;彭斯放言病毒檢測包含在醫療保險中,面對「沒有保險的人該怎麼辦」的提問卻拂袖而去……可見,在要人權還是要金錢上,一些人的選擇從來堅定。《紐約時報》還在拿著「人權」大棒敲打中國,真是徒增笑柄。

「中國人從來就不怕別人罵,也不怕別人侮辱」。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已經關閉,湖北省外多日新增病例為0,中國以實際行動交出了大考答卷。不必理會外界的聒噪,堅定走好我們自己的路,相信曙光就在前方。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xO2xXABgx9BqZZIoK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