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醒了!隨著湖北交通逐步解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被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暫停鍵」的荊楚大地正在重啟。受疫情影響,不少鄂貨積壓、銷售受阻。為此,社會各界發起「買光湖北貨」的倡議,呼籲大家「幫湖北拼一單」。
俗話說,「湖廣熟,天下足」。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湖北,向來物產豐富:潛江的小龍蝦,是無數人宅家熬夜的必備伴侶;嘉魚的蓮藕,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秭歸臍橙,風味獨特,恩施春茶,沁人心脾……早些時候,在湖北毅然「閉關」之時,許多網友就通過對熱乾麵、小龍蝦、鴨脖子等的惦記,表達對湖北儘快好起來的期待。如今這一刻終於到來,大家缺啥買啥、啥好吃啥,不僅能收穫舌尖上的美味,也是在用最直接的辦法幫助湖北同胞,可謂一舉兩得。
萬事開頭難。重回市場的鄂貨,也面臨著一些現實困難。除了尚未完全恢復的物流、交通等,還要注意社會上一些擔憂和觀望情緒。據報道,過去「皇帝女兒不愁嫁」的秭歸晚熟臍橙,從被高價搶購變成了避之不及,一些銷售商不得不「隱姓埋名」,把產品說成來自其他地區。理性來看,經過科學防疫、嚴格品控,鄂貨應該是安全的。退一萬步說,貨物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長距離運輸已然「悶」死病毒。我們要防的是病毒,而非來自湖北的好東西。諸如臍橙、春茶等農產品季節性明顯,如若不能趁早進入市場,就面臨爛在地里的尷尬。談「鄂」色變純屬偏見,應該趁早丟掉。
以更大視野來看,「幫湖北拼一單」,體現著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作為穩定器和壓艙石,巨大的消費市場是我們抵禦風險、行穩致遠的底氣所在,也應該是擺脫疫情短期影響的關鍵。英雄的湖北人民,用兩個多月的自律堅守,為抑制新冠肺炎肆虐作出巨大貢獻;在他們的經濟復甦之路上,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購買意願,正是新的消費增長點。「我為湖北當吃貨」「為湖北而剁手」「眾籌大湖北一季度GDP」的聲音之下,涌動著巨大的消費熱情。充分挖掘消費潛力,釋放消費紅利,幫助湖北快速回到經濟正軌,也是為祖國經濟發展貢獻屬於吃貨的一份力量。
在一份用心的推介名單上,鄂貨獲得了別樣的名字:「橙心橙意,為鄂助力」 「魚傳尺素,以寄吾心」「蓮藕連心」「別讓香菇『藍瘦』」……每一種貨物背後,都關聯著廣大湖北家庭的生計冷暖,是他們自食其力的努力,與疫後生活重建的期望。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用「買買買」拉湖北一把,讓更多湖北人徹底度過「寒潮」,看到春天的希望。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WGyPHEBnkjnB-0zla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