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不請假!延時服務讓政務窗口更有溫度

2020-03-24     長安觀察


《北京市政務服務標準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日前公布,從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再到服務流程、監督評價等方面對政務服務劃出明確標準。其中,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早晚彈性辦」「午間不間斷」「周末不休息」等延時服務,引發廣泛關注。

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人們的辦事體驗已大幅提升,門難進、臉難看少了,一等就是大半天的低效也少了。如今,人們的辦事焦慮,主要體現在窗口開放時間與自己工作時間重合,一辦事就得請假,而在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常態之下,許多待辦事項只能一拖再拖。按照新辦法,各級政務服務中心不只在工作日開放時間的前後一小時以及午間提供事項辦理,還針對個人高頻事項,提供周六正常工作時間的全天辦事服務。人們辦事負擔減輕,窗口工作時間增加,一減一增間,折射出深刻的服務意識。

辦事窗口是群眾與政府打交道最多的地方。辦事是否高效便捷,直接關乎政府形象。這些年,本市不斷在辦事窗口改革上下功夫,推出一系列實招、新招。比如,設立綜合窗口,簡化辦事程序,削減合併事項等,一次次優化流程、升級服務。如今,僅在一個綜合窗口,就可以實現90%市級服務事項的「一站式辦理」,效率極大提升。許多到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的人,都會注意到一系列暖心舉措:冬天提前半小時開門、熱水免費供應、智能服務無聲叫號還有簡訊提醒……行勝於言,「為人民服務」就在一點一滴的細節里。人們在少花些時間、少跑一趟腿中,體驗到的不只是好辦事的暢快,更是滿滿的獲得感。

為民服務沒有完成時,辦事窗口必須與時俱進。正在徵求意見的管理辦法,針對線下辦事明確提出了一系列標準。而隨著信息化應用場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人們對事項辦理顯然有更高期待:參照動動手指就能購物、點餐、買單的快捷,能否有更多事項在掌上實現?如今,電子政務正火熱開展,但「萬碼奔騰」的數據割裂,又提醒著信息整合,平台互通的必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對接水漲船高的期待,進一步釋放電子政務的紅利,就能讓數據跑步替代百姓跑腿,同時減輕窗口負擔。

回應期待的過程,也是不斷進步的過程。多想一點、多做一步,就能用窗口的「服務指數」提升群眾的「滿意指數」,從而提亮城市的「宜居指數」。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l9RD3EBrZ4kL1Vi-2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