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
這是很多人一直十分關注的問題。
近日,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S和L兩個亞型,這兩者的區別在於病毒RNA(核糖核酸)基因組的第28144位點。,L亞型是T鹼基(對應亮氨酸,Leu),S亞型是C鹼基(對應絲氨酸,Ser)。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突變多為近期發生的,變異並不大,病毒還算穩定。
而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的演變方式推測,L亞型和S亞型的傳播能力、致病嚴重程度或許存在較大區別。
L亞型:更為普遍,占比為70%,根據推測其特點是更具侵略性和擴散性。在武漢疫情爆發初期,該亞型更常見,研究者認為人為干預的壓力使L亞型在1月初後有所下降。
S亞型:占比30%。研究者發現S亞型新冠病毒與蝙蝠來源的冠狀病毒在進化樹上更接近,所以該亞型更為古老。
(圖源:攝圖網)
新冠病毒為什麼會發生變異?
根據病毒基因組核酸性質的不同,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其中很容易發生變異的是RNA病毒,它由一個單鏈的核酸組成。由於病毒並沒有獨立的生命系統,必須寄生於其它生物的細胞中,並在宿主體內快速複製。
作為自然界最簡單的生物,病毒在複製過程中也會難免出現錯誤,因而也容易發生變異。像流感病毒、愛滋病毒、SARS病毒、C肝病毒以及冠狀病毒等都屬於容易發生變異的RNA病毒。
在病毒進化過程中,由於致病能力弱的病毒有利於寄主的生存,傳播能力強的病毒有利於病毒的擴散,所以致病能力弱而傳播能力強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隨著病毒的不斷進化,病毒的致死率會越來越多,最終處於一種和人類「溫和」共處並長期存在的狀態。
當然,在病毒的變異過程中,也是有可能出現傳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強的病毒,比如SARS病毒和伊波拉病毒都屬於這種類型。
病毒變異了,怎麼辦?
病毒變異是自然界的自身選擇,也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病毒變異帶來的最糟糕的情況,恐怕就是會給疫苗的製造帶來干擾。就像大家熟悉的流感病毒,就是非常容易變異的病毒類型,所以流感疫苗也不是終生免疫的。
因為每年的流感病毒都不一樣,所以流感疫苗中的毒株以及你最終需要防護的毒株每年都會不同。疾控中心會根據大數據,預測每年可能會流行的幾種流感病毒,提前製作針對性疫苗。
目前,我國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正在日以繼夜地加緊研製,據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介紹,力爭最快的疫苗在4月份開始臨床試驗。
但由於新冠病毒已經發生了變異,那麼適用於中國患者的疫苗可能就不適用於其它國家,這也使得疫苗和診斷試劑在設計上會變得更加精準。
不管疫苗是否變異,我們都無需為此感到恐慌,相信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會使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不斷降低。只要我們堅持做好自身防護,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